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两会”代表、委员新闻按照人物消息或人物通讯来写。就会遮蔽新闻的政治内涵,将导致政治新闻泛化或者娱乐化而流于平庸。无论是描述性还是实质性代表、委员新闻报道理念,以及关于“回应性”代表、委员新闻、“人民的好代表”的新闻选择标准问题.无不体现代表、委员新闻固有的政治逻辑偏向性。  相似文献   

2.
卢焱 《声屏世界》2001,(6):40-42
两会已经结束,两会新闻大战的硝烟也已经散去,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技术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有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就将“两台“在“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并将遗憾之处指出来,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吸引了国内外无数人的目光,也成为了新闻媒体竞争的主战场。无论是在代表或委员的驻地还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灿若星空的穹顶下还是在39级台阶上,全国“两会”期间,到处都能闻到新闻大战的硝烟。  相似文献   

4.
涂晶 《新闻世界》2012,(5):235-236
每年“两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历年来都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就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国际问题发布.新闻和阐述立场,还是塑造我国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着重分析了杨洁篪外长今年“两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新闻学教育超常规发展.其进程突飞猛进:新闻学教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研究生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发展:人才培养从报纸采编人员到广播电视、媒介管理、网络传播、广告经营到企事业宣传等多种专业人才:新闻专业教学点也在全国各类高校遍地开花。一时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性、师范类学校.  相似文献   

6.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网络直播广泛使用,传播时效充分彰显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网络直播、实时报道的次数大大超出往年,现场新闻战骤然升温。无论是两会的重要场次还是记者招待会,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的直播工作台上,工作人员敲击键盘,轻移鼠标,会场讯息、会场图片分秒之间就出现在各大网站上。网络媒体拼的是速度、比的是技术,以现在进行时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两会进程。  相似文献   

8.
何瑶 《新闻前哨》2010,(2):89-90
在现代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市电视台.无论是重大新闻报道还是民生新闻。我们都可以看见不少记者从幕后走到银屏前.向受众讲述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新闻事件。他们的出现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为电视新闻报道增加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各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重头戏。每年的“两会”报道,实际上也就成了中国新闻界的“大会战”。作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不能像众多中央级媒体那样直接进入主会场面对面报道大会盛况,无论是新闻资源的获取,还是报道形式的运用,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北京“两会”,还是全国“两会”,一个重要内容和话题,就是如何总结北京奥运的经验,固化北京奥运的成果。在北京奥运中,中外媒体,尤其首都媒体及广大新闻从业者都有不俗的表现,也创造了许多难能可贵的经验,值得加以总结和固化,从而成为我们新闻传播领域的宝贵财富。笔者结合对北京奥运新闻传播的研究,尝试在这方面作出探索,并将其中部分成果供新闻界同仁共享,特别是为今后进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盛事的宣传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宁 《记者摇篮》2010,(8):15-16
近年来,新闻同质化已成为学界和业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现象。无论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视、收音机,无论是上互联网还是点开手机报,人们看到、听到的新闻尽管海量,但内容却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缺乏原创性。从标题到内容以及结构完全趋同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王廷龙  安国平 《新闻采编》2006,(3):10-11,1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部六省广播电台(准确地说新闻综合广播)首次实行了跨地域之间的广播强强联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共同设立“中部六省广播电台2006全国‘两会’直播室”,以“立足中部、放眼全国”的理念,精心策划、制作,从3月5日到15日联合播出了十一组节目。在六省广大听众和上会媒体中引起很大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及省市媒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宣部听评专家为此撰写了《新闻阅评》。这次联合直播无论是在宣传报道全国“两会”还是在延伸广播平台、组建广播联合舰队方面都可以说是广播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境遇下.无论是综合性报纸。还是各类都市报.都在努力加大报纸的信息量。为了做到当日新闻资讯的完整,各家报社纷纷作出规定.对漏报新闻进行处罚,于是.报纸上的新闻量增加了,而新闻同质化问题却日趋严重了。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报道领导人的活动,还是奔赴抗洪第一线,无论是两会、党代会还是重大的国际会议,甚至身临英国多佛惨案现场寻找新闻线索,她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重大的报道任务,受到各方好评。为改进领导人外事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经跨入2.0时代的今天,新闻早已无处不在。无论是你登陆QQ/MSN,还是用迅雷下载,还是玩网络游戏,甚至连暴风影音都会弹出新闻页面,说不定什么时候搜狗输入法、杀毒软件也能弹出个新闻框。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新闻版面编辑中,无论是增强版面的美观性还是新闻的多样性,都需要用到图片。图片新闻以其新闻内涵的丰富性、图片形象的直观性,在报纸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能到两会上采访的记者数量不少,今年达到了3000多人,但绝大多数记者还是到不了两会现场进行采访的.作为到不了现场采访的记者,尤其是在地市一级的报纸工作的记者,在采访时如何重视、关心民生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采访写出读者感兴趣的民生新闻,是每个记者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建虎 《新闻传播》2009,(8):121-12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两会”的召开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内涵。两会的信息最终会通过新闻方式发布.因此利用西方新闻自由主义追寻我国“两会”的召开应有较为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这次两会会风特别好,报道也透出一股清新之风.清新之风体现在:报道的主题鲜明、记者的眼睛向下、方法是紧盯热点、作风是见缝插针. 一、主题鲜明:"中国梦" 今年两会报道,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省市级媒体;无论是党报系列,还是都市报系列;无论是纸媒,还是广电;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围绕"中国梦"主题来进行.就拿我本人来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到北京第一天,人民网的记者就请我参与他们举办的"代表委员热议‘中国梦’"活动.会议期间,又有一家报社向我约稿,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无论代表还是读者,每天都沉浸在"中国梦"中.  相似文献   

20.
今年省两会期间,两会新闻中心组织策划了五场新闻发布会。这五场新闻发布会,从动议、策划、主题选择到新闻呈现形式,每个环节都在"创新"和"新闻贴近性"等方面,做足功课,使其成为今年省两会新闻宣传的创新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