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生缺乏运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对于智能手机中适合英语学习的资源和功能了解不够、使用不充分;高职生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困难主要是易受手机娱乐功能的干扰、学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深入性等。对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学校应营造利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氛围、推广利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加强对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智能手机对在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校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在社会上也是争论不休,有的人还把使用智能手机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扯上关系。最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均采取了禁止使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校园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历史学科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历史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与其堵塞不如疏浚通道,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并将智能手机引进历史课堂,利用智能手机扩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萍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4):176-178
随着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发展越来越迅猛。针对大学生应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情况开展研究,对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优势、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帮助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越发普遍,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性,更是给子女独自配备一台智能手机。在相关的调查中,则发现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后对学生心理带来的更多是负面的影响。故本文对智能手机对小学生心理危害的基本现状及应对措施做主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智能手机在给学生带来必要帮助同时,也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问题,学校家长应采用"疏"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堵",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专业课学习情况及对基于智能手机的专业课APP的期望与使用意愿,建立高校专业课APP设计研究框架,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课APP有效、快捷地进行专业课学习,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碎片化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一种趋势和潮流。传统的电子设备完全可以移植到智能手机。本文就是研究如何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拍摄学生作品,并上传到服务器,解决相机拍摄收藏学生作品的复杂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9.
国际     
《教育》2013,(12):15-15
马来西亚:禁止中小学生携智能手机到校 据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即将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据悉,当局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上学,但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保障教学质量及减少相关窃案等原因,禁止学生带手机。不过,一些学校及家长一直希望能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具有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马来西亚教育部之前对是否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也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的手机都具备上网等功能,让学生带着这些手机到学校,将影响他们的专注力。马来西亚教育部经过审慎评估后,允许中小学生在校内电脑室使用校方提供的器材上网,但不准他们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决定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  相似文献   

10.
在"后智能手机时代"中,智能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通信活动。利用智能手机信息处理功能,结合周口店实践教学要求,探讨智能手机在地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验,我们认为智能手机可以在地质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智能手机的使用并进一步提升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智能手机在给世人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世人利用智能手机整日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等.调查与了解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生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对于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意义.并对100位大学生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不间断上网或者打游戏的实验,旨在研究长时间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或者打游戏对于大学生的视力影响及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W县13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看法更具有反思性,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包括限制型干预措施、积极型干预措施、共同使用等。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往往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子女有害,大多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看,不能轻松使用智能手机的父母倾向于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从对于潜在结果的考虑来看,父母如果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子女的学业发展有消极影响,则更倾向于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展,使其成为最大的网络使用终端,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简要分析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论述学生手机成瘾的主要危害及教育策略,旨在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智能手机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基本的日常电子用品。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和过度使用手机对身体、心理和学业的影响,提出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能手机已经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普及,由于其兼具影视观看、购物聊天、网上支付、游戏等强大功能,智能手机深受学生的推崇与喜爱,甚至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要合适地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所以,本文将主要从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根本原因、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具体应对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减少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线上学习普遍化和电子设备使用经常化,也使得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问题进一步凸显.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受环境和教育观的影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会给小学生带来一些危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克服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小学生自身、家长、学校及社会等各方正确认识其利弊,建立齐抓共管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69):78-79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多模态、多符号的特点吸引学生利用其进行英语学习。本文针对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高频人群——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开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释高校英语专业两类学生在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中的不同,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都产生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课堂玩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手机娱乐较多,难以实现学习工具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拍照代替记笔记,对学生不利影响较多;经常使用手机让学生产生依赖,减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缺乏明确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提高学习意识,减少课堂娱乐;教师督促学生,复看学生笔记,课堂设置开放式问题;学生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制定课堂规则。为解决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是指借助智能手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目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提出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包括利用手机音频视频软件,微信,网络及在线试题库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实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智能手机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对于初中生来讲,智能手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的频繁。因此,为了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教师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文章结合案例探讨智能手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