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国会图书馆2004—2008战略计划(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 1.1国会图书馆的背景与未来方向 美国的变化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广泛的充满活力的民主.多样化种族统一于一部持久的宪法与相应的政体下。她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因为自由的人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利用人类知识进行创造与革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住宅建筑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人类本身的生存生活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享受温馨舒适的生活。当前,建筑的进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已进入了一个自觉的生态建筑时期。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节能节地,因此“生态住宅”的新概念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贺军 《声屏世界》2003,(12):35-35
歌德曾经说过:“所有的艺术形式中,以音乐最具灵性。”就音乐来讲,她与其它艺术的同一性就在于通过曲调和旋律表现精神,表现情感,表现艺术美。电视音乐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应当如何给人们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象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说的那样:“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精神追求呢?首先,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形态,是当今的电视音乐节目产生与发展壮大的根本。早期的电视音乐节目一律是简单的统一的类型,象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音乐桥》节目。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水…  相似文献   

4.
水云 《新闻天地》2007,(10):22-25
2007年的新闻不再是被大家戏称为“美女主席”的铁凝,而是大家关注的美女主席双喜临门——她终于做了新娘。 中国作协主席向来由中国作家中的德高望重的泰斗级巨匠担任。此前两任主席分别是得到毛泽东定评的茅盾与巴金,亦被认为是中国文坛毫无争议的领袖。对于年仅49岁、同时也成为历史上担任这一职务首位女性的铁凝,作为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旗帜,她的不少作品多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其实,生活中的她也永远溢着明媚的笑脸……  相似文献   

5.
梁佳丽  孙巧珍 《大观周刊》2012,(25):137-137
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居住空间,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组成部一,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则需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节约能源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物──新世纪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出版业受到了强有力的震憾和冲击,在人类文明史上掀起了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次革命以电子出版物为标志,来势之猛,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范围。本文拟对当前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状况作一系统、全面地考察,以求对中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一、印刷技术的演变与电子出版物的产生随着人类又明的进化,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了文字。在文字形成和演进的同时、保存文字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在纸张发明以前、人类的刻写工具和记录文字的载体极其低下。人们用手工打磨的尖石…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与人类生活的不断融合.人类从信息交流到生产、生活,最终将完全置身于各种新技术所营造的生产方式中,这势必将影响到人的生活行为、工作行为。以至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行为。面对先进的传播技术,现代广播对每个广播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带给我们的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谈论当今社会生活的时候,很难避开体育和电视。这是因为,竞技体育的竞争,刺激,悬念,极限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既能参与,也能欣赏,形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具有较少的种族,文化,距离等障碍,促进了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最好还是忘记更好。但不幸的是,对于某些人,忘记却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奢望。比如,美国加州有一位42岁的妇女AJ,她记得她从十几岁开始每天的详尽生活细节。只要提到从1980年开始的任何日期,她就能立刻描绘出当时她在哪里,在干什么,和那一天的新闻,人们称她为“活日历”。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年仅;34岁的记闫阿红,离开了这个她多么恋恋不舍的世界,却留下她的一双角膜,给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重见光明的机会,也因此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第一位眼角膜捐献。据报道,她生前更是一名想方设法为百姓解决问题、为民生呐喊尽职的好记。因为她不仅仅只是为了工作去接触生活艰难的人们,而是真心实意地去帮助群众,用“心”去贴近百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好评。新闻界需要更多的将百姓放在心上的记……  相似文献   

11.
凭江遐思     
陈响平 《湖北档案》2005,(10):32-32
人们珍惜每一班远行的机会.而越是靠近的景致.往往去得最少。面对名山大川,人们往往趋之若鹜.而对近在咫足的景观.总想着有的是机会,并不那么刻意去,因此许多地方,即使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却一直被冷落着。比如长江,虽然穿插在我们这个城市.我的居住地离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很少走近她。即使因过路需要走近她也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她。  相似文献   

12.
灾难性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火灾、水灾,工程交通事故治安刑事等猝发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这些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也是媒体十分关注的对象。应当说,每一次灾难性的突发事件,都是人类和社会的不幸。但是人们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不幸,这些惨痛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并通过改善技术工程和社会的手段,来避免再次发生同类的灾难性事件。作为沟通公众,传播信息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如何迅速反应,报道好灾难性的突发事件,不仅反映了一个媒体的整体实力和权威性,也透视出她对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感,更…  相似文献   

13.
宋毅 《记者摇篮》2006,(11):41-42
与快速发展的物质世界相合拍,人类的精神生活如今也在以加速度的方式丰富着。电视有幸成为这种丰富的一个证明。尽管有人说电视肤浅,缺少内涵,但必需承认的是它作为一种最受大众认可的表达形式和途径,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与网络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更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内心精神世界。它带给人们兴奋、惊喜之余,也给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带来众多挑战。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评价标准受到质疑,但新的网络伦理和网络价值观念究竟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从学理的高度审视网络时代的社会物质与精神变革,是对现实的网络社会给予实践把握的前提。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对网络时代的特征及引发的问题,略述自己一孔之见,求教于大方。一…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大观周刊》2012,(5):203-203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与化学有了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化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每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给人类进步的今天.却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化学问题:食品安全、环境恶化、能源枯竭等等。人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化学现象.怎样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人们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人类面临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具有不同历史意义、文化意义的生活图景,是古老文化的集中反映和语言凝练。近年来部分学者从概念隐喻视角研究谚语的应用情况。概念隐喻作为一种人类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融合,也为人类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分析概念隐喻与谚语的内在关联发现,概念隐喻蕴藏在不同语言的谚语之中,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多维研究相关文献,以期增进人们对谚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幅中国摄影记者摄自战火纷飞的南斯拉夫战地的新闻照片:战斧式导弹爆炸引发大火,工厂和民宅正被烧毁,瓦砾上迷漫着硝烟。一位老太太正从导弹爆炸引发大火的余烬中走来。她双手捧着白发苍苍的头,饱经风霜的脸上显现出无尽的愤怒与哀愁。南斯拉夫的平民百姓生活在美国和北约制造的空袭恐怖之中。这就是这幅新闻照片在画面上传达给人们的视觉信息。她的国家正面临着空前的灾难,她的同胞正面临着战争的屠杀,这是毫无疑义的。她家的房屋是否已被炸毁,她的亲人是否已经死难?画面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忧虑与不安。是谁在制造人类这空前…  相似文献   

18.
遆艳 《新闻爱好者》2006,(3S):38-39
电视像一本百科书,告诉我们许多知识;也像一个令大家快乐的小丑,送给人们笑声与欢乐;它更像一个身世凄凉的小孩儿,用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赚取大家的热泪。电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如同镜子一般把社会和人类生活的真、善、美反映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肖俊  滕云 《传媒观察》2007,(7):12-1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消费生活方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出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新闻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一种主要的消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荆浩 《天津档案》2006,(8):54-55
休闲是人生的一大需求。21世纪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休闲是人类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它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我国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它意味着人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休闲中度过,休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影响到人能否完整、全面、踺康地发展自己。毋庸置疑。休闲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重要。因此。关注和研究人的休闲需求与休闲空间的互动关系。就成了一个在理论、实践等层面上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