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复——覆——伏 复fù ①再,又:死灰复燃。②恢复:收复失地。③报复:复仇。④还,返:循环往复。⑤回答:复信。⑥重复:复制。⑦繁多的:复杂。 复”是“復”和“複”的简化字,上边①~⑤是“復”的意思,⑥⑦是“複”的意思。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中说明:“‘复’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所以,“复”不是。“覆”的简化字。 覆fù ①遮盖:覆盖。②翻倒:覆舟。③同“复”(復)。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章易混字词辨析(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 (xi仭o)与销 (xi仭o) “消”有 4个义项 :①消失 ,如“红肿已消” ;②使消除 ,消除 ,如“消毒”“撤消” ;③度过 (时间 ) ,消遣 ,如“消夜”“消夏” ;④需要 (前面常带“不、只、何”等 ) ,如“不消说”“只消 3天”。“销”有 6个义项 :①熔化金属 ,如“销金” ;②除去 ,解除 ,如“撤销”“销假”“销声匿迹” ;③销售 ,如“供销”“畅销” ;④消费 ,如“开销” ;⑤销子 ;⑥插上销子。可见二者有的词义相同 ,可以通用 ,但应分首选和参选 ;有的词义不同 ,不能混用。常见通用的组词如下 :消 :消魂 消歇 撤消销 :销魂 销歇 撤…  相似文献   

3.
溶化 (r幃nghu劋)、熔化 (r幃nghu劋)与融化 (r幃nghu劋) “溶化”有 2个义项 :① (固体 )溶解 ,如“砂糖放在水中就会溶化” ;②同“融化”。“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如“铁熔化为铁水”。“融化”指 (冰、雪等 )变成水 ;也作“溶化”。可见 ,“溶化”与“融化”通用 ,但首选“溶化” ,冰、雪等变成水最好用“融化”。固体加热变成液体 ,但不是溶解 ,则用“熔化” ,而不用“溶化”。沙 (sh仭)与砂 (sh仭) “沙”有 5个义项 :①细小的石粒 ,如“风沙”“沙土”“防沙林” ;②像沙的东西 ,如“豆沙” ;…  相似文献   

4.
常听科技文章作者和科技书刊编辑同仁问:“连”与“联”,“连接”、“连结”、“联接”与“联结”用法上有什么异同?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和举例,按笔者的理解,对此问题做一简析,供参考和讨论。“连”有以下6个义项:①连接,如“心连心”“藕断丝连”;②连续、接续,如“连阴天”“连年丰收”;③包括在内,如“连我在内共5人”“连根拔”;④军队的编制单位,如“消灭了5个连的敌人兵力”;⑤姓;⑥表示强调,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如“他醉得连人都不认识了”。而“联”只有3个义项,即:①联结,如“把××与××…  相似文献   

5.
考查(k儯och偄)与考察(k儯och偄) “考查”指考核、检查或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活动等,如“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考察”指实地调查或仔细观察,如“考察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考察和思索,才能有成就”。二者用法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棵(k叆)与颗(k叆) 都是量词:“棵”多用于植物,如“3棵树”“5棵苗”;“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如“1颗珠子”“2颗黄豆”“3颗子弹”“4颗牙齿”。刻画(k埁hu劋)与刻划(k埁hu劋) “刻画”有2个义项:①刻或画,如“不得在公物上随便刻画”;②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  相似文献   

6.
预订 ( y敶d尙ng) 与预定 ( y敶d尙ng)  “预订”指“预先订购” ,如“预订杂志” ;而“预定”意为“预先规定或约定” ,如“预定计划” ,“这项工程预定 2 0 0 2年完成”。显然 ,二者意义和用法是完全不同的。愈……愈…… (y敶)与越……越…… (yu埁) 意义与用法相同 ,但建议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中采用其一。缘由 ( yu偄ny幃u) 与原由 ( yu偄ny幃u)  通用 ,但首选“缘由”。缘故 (yu偄ng敶) 与原故 (yu偄ng敶)  通用 ,但首选“缘故”。约莫 (yu叆·mo)与约摸 (yu叆·mo) 通用 ,但首选“约莫…  相似文献   

7.
影视文化三论(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关于“影视文化界定”,涉及到:①电影、电视与影视;②“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③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广义的)构成”,涉及到:①物质层面;②制度层面;③观念层面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狭义的)几个基本关系”,涉及到:①社会历史与“影视艺术本体”之关系;②影视艺术本体自身的几个关系;③影视艺术本体与受众的关系等问题。本刊将分两期连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一稿多投有利也有弊。我认为,它的好处主要有:①有利于医治某些报刊电台编辑的“慢性病”,促使加快编稿和退稿速度;②有利于促进新闻单位的竞争,提高业务水平和宣传质量;③有利于写作新手脱颖而出。它的弊端主要有:①将会给编辑部加重处理稿件的负担;②有的一稿同时命中数处,作者坐收多份稿酬。综上所述,一稿多投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四、选择(10分,在正确的答案上打了) 1、由鲁迅领导和支持的文学社团,1925年成立于北京的是: ①未名社,②创造社,③浅草社;④太阳社。 2、美国伟大诗人惠特曼的自由诗,对后代诗歌创作起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诗集是: ①万叶集;②草叶集;③三叶集,④九叶集。 3、中国话剧史上最早的剧作是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其作者是: ①洪深;②胡适,③田汉;④老舍。 4、被誉为“台湾新文学的奶母”、“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的作家是: ①杨逃;②吴浊流,③赖和,④张我军。 5、不朽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①托尔斯泰;②狄更…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10)
从“审”和“读”两字的义项看审读文/湖北·乾岗1980年版《辞源》对“审”的释义列了7项:①“详细;周密”②“仔细观察;研究”③“慎重”④“确定;安定”⑤“确实”⑥“讯问”⑦“姓”。1989年版《汉语大词典》对“审”的释义列了12项:①“详细;仔细”...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使”字句?简单点说,就是由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使”,充当前段谓语的一种兼语句式。例如: ①这喊声使他从述梦中清醒过来。②他的报告内容丰富,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③这是个好传统,要使代代相传。④对于文化水平尚低的职工,要使提高文化水平。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看出,“使”字句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动词“使”做句子的前段谓语,其后必须有后段谓语,如例①的“清醒”,例②的“受  相似文献   

12.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使用广泛、独具特点的句式。典型的“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而且具有极强处置意义的句式。如: ①他把苹果树锯了。②我把旧窗纸撕了下来。③炊事班把饭送上了工地。④这孩子把我们给忘了。⑤妇女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晒。以上五例是“把”字句几种常见常用的结构形式,从中可以看到“把”字句的一些主要特点:(1)句子原来的宾语用介词“把”提到了谓语之前,成为逻辑宾语,并与“把”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如例①的“苹果树”,例②的“旧窗纸”,例③  相似文献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注音版《论语》(2002年9月版),是专门给小孩子背诵用的,其中“曾”字的注音却有些问题。因为是给孩子读的,所以应该予以纠正。《论证·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以上二句中的“曾”,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均注为c啨ng,很可能是受成语“曾几何时”的影响。但实际上,这里的两个“曾”字都不应该读c啨ng,而应该读z叆ng。《汉字大词典·日部》“曾”收有以上两音,但在c啨ng音下有三个义项:①副词。尝;曾经。②深。③通“层”。而在z叆ng音下有9…  相似文献   

14.
同任 《编辑学报》2006,18(2):154-154
科技期刊的编排体例强调全刊一致,这已是编辑同仁的共识;但常见有的刊物在使用列项说明的序码时,往往未做到全刊一致。例如,列项说明分段时,采用了如下的序码:其步骤如下。1)××××。……2)××××。……3)××××。……4)××××。……而在不分段时,又采用另一种序码,如××××具如下4个特点:①××××;②××××;③××××;④××××。在同一刊物中,同一层次的列项说明,其序码这里用“1)”“2)”等,那里又用“①”“②”等,不一致。应将它们统一起来,比如全刊第1层次的列项说明用“1)”“2)”等,而第2层次则用“①”“②”等或…  相似文献   

15.
一八一厂习晓晨同志在该文中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秘书人员要注意理顺八种关系:①“纵向”与“横向”的关系;②“参与政务与管理事务”的关系;③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一个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就成为句子的一个构成部分,并和它前前后后相关的词语发生这种或那种语法、语义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正确运用词语、精心构造句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以下三例: ①故乡的春天异常美好。 ②春天的温暖与香色多么醉人! ③谁不喜欢这明媚的春天呢? 以上三例皆有“春天”这个词。在例①中,“春天”做主语,它的前边有名词“故乡”对其修饰限制,说明是何处的“春天”,做“春天”的定语,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它的后边有“异常美好”这个偏正词组,来陈述它,说明它怎么样,两者之间是主谓关系。在例②中,“春天”做定语,置于“温暖与香色”之前,对其修饰限制,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在例③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里字音相同,字义相近的字有很多,“作”和“做”就是其中的一对。 “作”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起也,从人从乍。”它的本义是“兴起”。由“兴起”引申出许多义项。《说文解字》中没有“做”这个字。《康熙字典》里说它是“作”的俗字。在现代汉语里,“作”和“做”的意义仍然相近。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和严格地区分它们,才不会用错。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作”(zuò)有 7 个义项:①起:振作/一鼓作气。②从事某种活动:作孽/作案。③写作:作曲/著作。④作品:杰作/佳作。⑤装:作态/装模作样。⑥当作,作…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贴近百姓?可在三个方面尝试:①要有“平民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②要有“平民思维”,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③采用“平民表达”,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话,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9.
刚愎自用其中的“愎”常被读成F敶(复 ) ,或读成F摮(幅 ) ,这是错误的。“愎”和“复”音义都相差很远 ,不能读混和写混。“愎”读b尙(必 ) ,“刚愎”是固执的意思 ,“自用”指自以为是。成语的意思是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愎”与“复”形、音、义差别都很大 ,要注意区分使用。鬼鬼祟祟这个成语被读成“鬼鬼ch幃ngch幃ng(崇崇 )”的时候很多 ,有时也被写成“崇崇”。“崇”与“祟”这两个字形体相近 ,要注意区别。“崇”是“山”下边一个“宗”字 ,读ch幃ng(虫 ) ,是高或重视的意思 ,如崇山峻岭。“祟”是“出”下边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的句子中,有多种成分,其中的定语和状语,在句子中起限制和描写作用,因此称之为修饰语。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个句子: ①在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②富贵的白人的孩子和贫穷的黑人的孩子,从他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不平等的。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地坐在绿茵般的草地上,望着眼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做游戏。例①如删去“首先”,意思就相反了。例②如删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