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川 《青年记者》2013,(17):16-17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今年十月,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齐鲁大地拉开绚丽多彩的帷幕。十艺节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人民群众充满期待。今年"十艺节"的主题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节日期间将给公众奉献异彩纷呈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汉画是指现存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帛画以及嚣物画等,它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拘于"形"、据"形"而写"神";二是充满力度,富有动感;三是以线绘形,简约生动;四是结构严谨,层次明晰,繁而不乱.汉画对于研究中国绘画史和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五.针对十几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严重偏差,如,世俗关注的异化导致的平面化、庸俗化,作为理念反叛的解构主义对于艺术精神的消解和伤害,曾庆瑞教授给予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并对由此而蔓延的电视剧艺术"恶性娱乐化"的不良倾向表示了忧虑和愤慨,并寄希望于电视剧艺术批评担当起以言立说、净化荧屏的职责,推动中国电视剧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1,(1):51-51
1、《20世纪中国历史学》本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2、《中国艺术简史》本书以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线索及其艺术发展的规律,高容量的知识集合,全方位的介绍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3、《中国民俗概论》本书的主旨是以比较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中国民俗"这个概念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大概的发展来历,资料丰富,又有深厚的学理分析,是一部读者面较广的  相似文献   

5.
波普艺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随后凭借不断创新及特有的吸引力变成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美国迅速扩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波普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波普艺术也将美国更加推向世界艺术中心的位置.波普艺术广泛传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艺术从"文革"时期仅仅为政治服务的狭隘概念中解放出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的魅力,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元素开始创作中国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6.
民间杂技看临泉!临泉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杂技之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有一手。"临泉民间杂技艺术的兴盛,从当地流传的俗语可见一斑。起源于民间、活跃于民间,临泉杂技艺术具有鲜明特色和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临泉杂技团组建者多为农民。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二.本篇访谈立足于电视艺术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深入探讨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理品格以及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同时对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与中、西方理论资源的内在关系作了梳理,并着重强调了本土艺术传统的生命力与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大批的人才,有着"中国舞蹈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唐英是清代最著名的督陶官,他使中国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由他主持烧造的瓷器也多被誉为"国之瑰宝"。本文讲述了唐英督导陶务的人生经历,探讨了唐英制瓷的艺术理念,总结了唐英主持下的唐窑所具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美术院校图书分类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工作也因此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美术学院图书馆的分类工作应随着图书内容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实践出发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修改,如变"[J59]建筑艺术"为正式类目、调整"J5工艺美术"类目及修正其他艺术细类等。  相似文献   

11.
史亚丽 《中国出版》2017,(13):29-32
我国传统艺术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能为书籍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在进行设计时继承书法艺术与文化精神、吸收篆刻艺术的形式美,借用"设计水墨"的表现形式,将其转换成现代设计语言,使其成为中国风格的新视觉表现形态,会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艺术类文献的变化轨迹,暗含着古代艺术内涵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汉至清代多部公私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类文献,发现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门类从产生到最终定型,大致经历了唐以前的发端期、唐至宋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变革期和清代的定型期四个阶段。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种类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内容具有"重技艺—艺术并存—以艺为主"的特点。这些变化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数量和稳定性的差异,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服饰艺术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本文纵观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与古代灿烂瑰宝,根据马王堆出土文物详细描述了汉代服饰"形"、"色"、"质"、"图案"等方面的特色,并对中华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作了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14.
程禹 《传媒》2014,(10)
正水墨动画是传统水墨画与动画相结合的产物,以动画的方式为静态的画面赋予了生命,是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形式,也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的出现使中国动画打破了长久以来"只进不出"的局面,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的动画体验。诞生与发展1960年,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这是中国动画、乃至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碰撞的结果,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水墨画引进了动画的创作之中,将两种艺术的优点集于一身。这部水墨动画一问世,中国水墨所特有的意境气氛和优雅灵动的画面感,以及那些来自于齐白石笔下的动物造型使整个动画片带上别样的艺术情调,打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六.立足于视听艺术的本体,周华斌教授在影视剧艺术本体和载体、影视合流、视听艺术的媒介特性和艺术个性等不同层面对"大戏剧"这一戏剧美学观念展开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包括影视剧艺术在内的"大戏剧"观念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代国画笔墨艺术简约清逸,以极其求神写意的意境表现方式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新时代。元代绘画艺术不仅发扬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下朴素之大美"的禅道思想,其中也蕴含着深邃的人文精神,这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阮静 《浙江档案》2007,(11):32-33
一、黄杨木雕的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乐清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艺术中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它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一起,被誉为"浙江三雕"。乐清黄杨木雕之所以一直引入注目,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8.
成杰 《中国图书评论》2012,(12):119-120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智慧作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艺术辩证法与中医辩证法、军事辩证法,则堪称中国智慧的瑰宝,而艺术辩证法,作为艺术创造的高级的形而上的艺术哲学,突出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彩,对艺术创作与鉴赏,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姜耕玉先生的《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中国艺术智慧形式的著作,该书致力于对艺术辩证法的理论建构,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智慧形式的纷繁绚丽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八.杨伟光教授从世界电视发展的前沿入手,分析了中国电视与世界一流大台的现实差距,确立了经典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并就此展开了对中国电视艺术价值实现和内容生产的理论考察,着重分析了中国电视艺术生产战略中的优秀节目为王、精品意识、大制作等一系列论题,进而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电视在理论、机制、组织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何晓兵 《现代传播》2001,(2):110-119
中国的电视文艺类纪录片数量较少且成就不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文艺界在传统美学和商品文化偏颇的常识体系与价值观的误导下,将人类艺术极其多样的风格种类和多元的文化功能,削减为以经济发达民族、阶层或区域人群为中心的职业舞台艺术,和单调的审美或娱乐功能.这一偏颇观念和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电视实践,正在严重损害着各民族多样而鲜活的传统艺术文化这一多功能文化生存方式,并因此无形中损害着人类的文化生存能力.因此,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出场,就不仅仅意味着某种电视体裁的补阙或强化,而是意味着一种更为真实健康的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而这一观念的确立,有助于使我们在诸如树立艺术传播的相对宽容的价值观,揭示"艺术"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功能价值,保护和传承宝贵的人类传统艺术资源,乃至开拓"常销"型电视艺术商品等多个方面,弥补现有电视文艺的阙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