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工业化势必引起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又将加速农业工化;老区经济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以吉安地区为例,探索了老区农村城市化的模式、目标、方针,并就吸引农民投资建设城镇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生态型农村小城镇对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但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暴露了大量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这是在重复着传统城市化模式的老路。要克服这种弊端,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整合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走生态型农村小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农民的生活水平显提高,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及实现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大事。  相似文献   

4.
从消费和供给两方面都显现出福建农村市场发展的滞缓,章分析了其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认为拓展农村市场的动力在于针对福建的特点快速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并积极的培育农村消费的新热点,着重阐述发展乡镇企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构建福建区域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应当培育农村服务业、信息产业、教育事业、小型会展业等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问题。城市化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出路。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托,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强调,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谋划农村经济;要尊重和维护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农村经济发展要经历和实现两次飞跃,逐步向第二次飞跃迈进。这些构想,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1世纪中叶 ,我国将要实现中等发达水平的现代化。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工业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西方第一批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一些国家走的是“先集聚后分散”“先发展后治理”的“大城市化道路”。吸取西方城市化的经验教训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小城镇 ,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变农村社区为城镇社区 ,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瞿振元我国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成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开辟了一条在中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崭新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9.
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城市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要快速推进农村城市化,关键是要选择一条适合落后地区特征的农村城市化路径.文章从市场失灵和落后地区经济特征的角度,论述了在落后地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应强化政府的作用,走政府推动型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我国农村过支0多年改革的经验,本文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邓小平同志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精髓-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发展和农业改革,分析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推行和“第二个飞跃”-发适度规模集体经济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强调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改变当前农村住房阻碍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弊端,实现农村城市化建设,建设农村小城镇。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必然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以及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影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走城市化道路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 ,并改革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体制 ,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实现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是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中国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农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不能走西方式大量农民进入大中城市的道路 ,而只能走以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道路。但是 ,建设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 ,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建城 ,必须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稳妥健康发展的前提是 :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注重结构 ,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4.
农民非农化不只是关乎农民工城市化问题,而且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特色的农民非农化道路,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道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就地转移,为农民非农化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村经济随宏观经济软着陆后再腾飞希望之所在。农村经济的实践表明,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农村经济体制转变是完成农业产业化使命的首要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可以改变传统农业产业组织状态,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认识并发挥政府宏观行政职能,可以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和两个根本性转变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政策春风劲吹下,农村在经历着伟大的变革。八亿农民正以空前未有的积极性,走劳动致富的道路,自给半自给的农业经济,正在变为工农业商品经济;传统农业,正在变为现代化农业。农业户、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和小城镇工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真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荣 《天中学刊》2003,18(3):33-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国农村必须走城市化的道路。当前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及行政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影响到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和道路的选择,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入手,深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农村城市化带来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并为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莉梅 《天中学刊》2001,16(3):112-114
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它既是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又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力很强的结合部。以小城镇为载体,集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一、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状况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联系的枢纽,是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是农民自己的城市。3-5万人口的小城镇就能正常发挥其在农村经济中的聚集、辐射和带动效益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