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以情态动词"笑""哭""惧"这三个基本范畴层次词为对象来研究其产生新范畴的方式。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数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笑""哭""惧"这三个基本范畴词产生新范畴的方式以隐喻和转喻居多。  相似文献   

2.
哭比笑好看完电影《笑比哭好》,苹苹对妈妈说:"妈,应该是哭比笑好。"妈妈问:"为什么?"苹苹说:"因为我一哭,什么东西都可以要到。"人是猴变的孩子:"妈妈,人真是由猴子变的吗?"妈妈:"是的。"孩子:"哦,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3.
谈笑     
周汝昌 《高中生》2009,(23):34-34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  相似文献   

4.
哭与笑     
小孩哭着来找妈妈。"怎么了,孩子?""爸爸不小心,榔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你哭什么?""因为刚才我笑了……"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出嫁女子哭是笑,落第举子笑是哭。"笑"本是愉快的表现,但也有特别;"哭"本是痛苦的体现,但也有例外。出嫁女子的"哭"表示出与父母分别的"痛苦",实则借此掩饰将与如意郎君共浴爱河的甜蜜;"笑"本是愉快的表达,但也有反常,落第的举子无情却似有情,以面露笑意来遮掩内心的落寞和失意,所以他们的笑比哭更使人感到可怜,甚至可悲。这位古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逆向思维,从而完成了"似此而彼"的立意,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佳句。  相似文献   

6.
谈笑     
<正>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脸,是笼统而言,笑,又与它的某些"局部"关系特别密切。  相似文献   

7.
香港歌手周华健在《哭与笑》中唱到:“该笑就笑,想哭就去哭,是一种享受,别忘记你拥有喜怒哀乐的自由。”但这种率性的享受和自由,在贾府中却不见得人人都拥有,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哭与笑所表达的不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策略。现在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的哭与笑,来透视贾府众生的形象性格.  相似文献   

8.
火车一直开     
"呜呜——呜呜——呜呜——""喂喂喂,你干吗哭呀?""才没有,是火车在跑呀,火车来了,来接我了呀!火车来接死小孩了!"你会不会笑一个小孩想半天也想不明白一加一为什么会等于二?为什么说我们的头顶是天空?明明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Case"插吸管"风波财财是班里年龄最小的男孩,圆圆的脸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甜甜的,是班里的"开心果",也是班里的"哭宝宝"。我们总是听到他的哭声"呜……,老师我不会剪。""呜……,老师我不会粘。""我不会"是财财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在幼儿园只要遇到问题、困难,这三个字就伴随着哭声出现,并且都要求助于老师。  相似文献   

10.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比如对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的描写."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微趣言     
《少年文摘》2015,(1):105
再过几年人们见面寒暄时会说:"你的孩子是我在朋友圈里看着长大的。"礼貌像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能减少颠簸。安慰别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比惨"。不知从何时开始,还钱成为检验友谊的重要标准……成长真是个可怕的蜕变过程。小时候,笑代表一种心情,长大了,笑代表一种表情;小时候,哭代表一种伤心,长大了,哭代表一种居心。  相似文献   

12.
奇怪的树     
高峰 《辅导员》2013,(35):29
白天"哭"晚上"笑"的树巴西生长着一种名叫"奠尔纳尔蒂"的灌木。这种灌木在白天不停地发出一种委婉动听的乐曲声,晚上,它又会连续不断地"哀怨啜泣"。一些植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种灌木能够白天"笑"晚上"哭",与阳光的照射有密切联系。实际上这些树木也怕黑,并会在无光的暗夜里"伤心流泪"。可做"牙刷"的树非洲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叫"阿  相似文献   

13.
说哭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表情,哭又何尝不是?只是哭表现的是内心的痛苦、忧伤,与笑反之。哭只反映内心的痛苦和忧伤吗?也不是。哭还可以反映内心的激动:当运动员为祖国夺得了金牌,在领奖台上,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听到缓缓奏起的国歌,他会感动得热泪直流!当你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家乡可喜的变化,你也会激动得眼眶湿漉  相似文献   

14.
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不论写"哭"还是写"笑",无不生动传神。作者正是巧妙地抓住这些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哭"一"笑"的特点,展示了人物复杂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们各自独有的情感世界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三笑与三哭     
全面理解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是学好《失街亭》的关键,是打开本文的钥匙。这三笑与三哭构成了《失街亭》一文的全部内容,笑是哭的根源,没有笑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哭,  相似文献   

16.
不少评论者把"宝玉挨打"中的贾政看做是封建卫道者,通过解读文本,从宝玉挨打中贾政的"三气""三打""三哭""三求"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贾政只是一个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是一个孝子。本文探讨贾政的形象以期引起人们客观全面的重新审视这一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7.
走过我自己     
"你笑,全世界的人都跟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在哭。"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目】请把题目"那一刻,我好想__"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简析】横线上可以填某个人、某个物、某件事、某种感情、某种行为等,如"妈妈""家""笑""哭"等。要写在"那一刻"的所为、所见、所想,而不能写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所为、所见、所想。"好想"二字暗示需写出较强烈的心理感受,重点记叙给"我"带来心灵冲击的"那一刻"的情景、事件、感受等。【课堂佳作】"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电视剧《春天后母心》的这首主题曲,我非常喜欢,经常哼唱。  相似文献   

19.
王惠芬 《早期教育》2005,(11):17-17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这是镜子、是生活,也是对我们家园合作的生动描绘.  相似文献   

20.
追星族日     
身为追星族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我们这个大家庭是为了明星而成立,我们是为明星而活。他们哭,我们会跟着哭;他们笑,我们会跟着笑。他们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是我们精神的动力。他们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为了我们心爱的明星,我们可以不顾一切地做任何事。明星演唱会时,不管门票价位多高,我们会"倾家荡产"去买,我们要为他们捧场。演唱会结束时,我们会冒着大雨在门口等待明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