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怎么办呢?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二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三应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四要重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多让学生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微时代"的背景下,作文教学中的"微作文"应运而生。要写好"微作文",关键在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学生进行体验"微作文"的教学指导,应做到明确要求,多加练习;引导体验,积累素材;范文引路,有章可循;勤写日记,即时发表。  相似文献   

3.
袁小萍 《快乐阅读》2011,(12):120-121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着眼点,提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源,结合教材课文内容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本,指导学生写"创意"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之立足点,鼓励学生写作个性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活力之泉。  相似文献   

4.
记叙文写作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支架问题"写作教学从"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方面设置作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老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作文的写作内容。本文从"支架问题"作文教学对为谁写记叙文、写什么记叙文、怎么写记叙文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图画类记叙文、写人类记叙文和记事类记叙文进行论述,研究记叙类作文"支架问题"教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玲 《亚太教育》2020,(2):99-99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初中部编版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总结。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初中部编版教材作文教学策略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纵观写作单元,进行整体规划;二是紧贴生活案例,写作因势利导;三是强调课内文章,重视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A3):26-2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这种教学理念恰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7.
生态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生态作文。在遵循生态教育理念的前提下,作文教学以"二八律"作为基本主张,以"三三三工程"作为教学策略,以"三个大量"作为实践路径,以随笔、日记写作为抓手,以大阅读与微课程作为写作的基座,以自由表达作为策略,以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姿态为旨归,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写作、写好作文的作文教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写不出来;写出来的作文,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写得很枯燥,缺乏真情;有的千人一面,使阅者皱眉。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有畏惧心理;或是平时不善于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镜头"。老师无形中拔高作文要求,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让学生展示个性。笔者认为作文应追寻个性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的作文成为他们心灵的翻译家,鼓励他们"手写我心",把真生活,内心的真话、真实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自由地表达出来。可以从"生活──源头活水、构思──标新立异、想象——锦上添花"这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参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若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观察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议论文则是作文中的"作文","得议论文者,得作文;得作文者,得语文"。因此,高中生写好议论文这一高考常见的考题是多么的重要。对此,本文从探讨议论文的含义及其议论文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关于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的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微作文"是"微"环境下的写作。它更能触及作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能。"微作文"教学能够审视作文本质,让写作教学风驰电掣;能够探秘"微"世界,创造作文教学"微模式";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3.
"说"是"写"的基础。同时,说和写都是思维的载体,对发展思维又具有反作用。只有出口成章,才能笔下有文。笔者结合作为教学实践,提出应采取先说文,后写文,说文与写文并重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结合教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结合历史故事,成语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结合时事政治和平时生活实际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头痛于作文的学生,是因为作文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生作文难教。一是无话可说,无文可写;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似懂非懂,实际作文时无法下笔;三是教师的评语没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目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形成了这样一些思考。一、激发兴趣,开启"米"仓,让学生有话可说——想写让学生有话可说,先得消除其惧怕心理。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这是要给学生树立的观念。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形成。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学生作文导写包括:引导学生写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写好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的作文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但散见于各种文章、讲话、题辞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作文教学思想,以期对今天作文教学改革有一些启示.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是生活","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作文观,与新大纲注重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将作文"作为生活、生存方式对待"的主张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一贯强调"做人和作文的统一","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的写作态度,对今天革除学生虚假作文、"人文分离"的弊病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文源自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然而,很多学生在作文面前却毫无兴趣,"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他们写作的主要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写作教学更实用、更高效是我们作文教学要做到的。本文从现状、原因、方法三方面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7):127-12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作文教学的任务不可谓不艰巨。究竟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以为:一是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二是作文教学不能囿于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体验与感悟。三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阅读世界中获取知识、积累素材、学会表达、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写作指导普遍采用"技巧化"方式,即运用各种套路、模式加写作训练来进行写作辅导。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写作指导的可操作性,但另一方面却使得写作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写作的"写",指的是运用语文的方式来反映生活,表达自我见解,并服务于生活。因此,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在于,要将写作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作文回归生活,并用生活滋养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