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手机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被公众所广泛认知的"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内容作为无可置疑的著作权法涵盖客体是手机媒体传播的主要对象,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手机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而受到巨大威胁。手机媒体内容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是著作权法学理论应用于手机媒体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手机媒体内容的作品性为研究基点,探讨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与特征,进而界定了常见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2.
吴哲 《青年记者》2013,(15):13-14
在期望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更加严格有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对于著作权的保护需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著作权的调控范围已不再拘泥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网络和手机媒体点播视频音乐、获得图片和文字信息。"我国著作权,特别是新闻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维权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具有平民性、自主性、交互性强、传播快等特点,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平台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角色,逐渐打破了传统媒体"一言堂"的局面,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但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对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予以保护,以现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难以妥善解决自媒体时代出现的许多著作权侵权问题.鉴于此,立法者需完善著作权法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自媒体提供商的监督,采用实名制等措施以改进保护现状,提高自媒体服务商的技术保护等措施,最终构建我国自媒体著作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梅  尚文 《今传媒》2016,(5):8-11
随着由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因自身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与模式,在现代传播体系中占领了重要的地位.电视综艺节目作为视听产业的支柱产品,是使观众与电视台产生黏连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做好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传播对于电视行业的主体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牌传播为切入点,在分析媒体融合对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形成影响的同时,探究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电视综艺节目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及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发展应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不断凸显。电视媒体离不开地方民俗,因为电视传播与民俗传播有着高度的趋同性。民俗文化使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易懂、真情和谐,让观众喜爱。传承民俗文化,取悦于民众,引导民众,是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电视媒体的灵魂文化创新是电视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更是电视媒体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更好地履行各种社会责任。电视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及时、画面直观形象、传播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但也有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保存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扬长避短是电视媒体创新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和电视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具有强悍的传播力,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大众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城市宣传片在电视媒体上的传播途径,探讨电视媒体在城市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凌 《当代传播》2013,(2):83-85
从传播法角度分析电视低俗内容制作与传播,对于从法律上规范电视媒体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人格权,净化信息传播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隐私支配权受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限制,公民行使隐私支配权不能突破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底线,更不能对抗公共利益需要。电视媒体具有公益性质,不仅要承担消极义务,还必须依法履行积极义务。依法维护信息传播秩序,是解决电视传播低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9.
广电传播媒体包括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大众传播声音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收听成本低、收听人数多等优点,如果恰当地运用广播媒介这些优点,能够以少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电视媒体是指以电视宣传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平台,与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合称为六大媒体.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间未经授权转载作品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报社、网站等媒体对新闻传播和作品转载的合法规则认识误区有关.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法定规则与以著作权相关者合意约定为基础的意定规则,是异质媒体间转载作品的秩序规则.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遵守秩序规则首先要对秩序规则予以释明.异质媒体间转载作品应遵循“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规则,同时可通过合同取得版权专有,通过转载协议获得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式。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具有内部性、能动性、运动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受到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外因包括:传媒环境、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国外媒体与国外受众,内因则包括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传者素质、媒体信息传播艺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轩 《新闻爱好者》2012,(14):53-54
突发性事件的爆发不仅为电视媒体带来了较高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也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的塑造带来了契机。宣传片是电视媒体传播理念和品牌价值的体现,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度与广度。在突发性事件的不同阶段,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具体的创作手法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曹丽 《新闻世界》2009,(5):46-46
电视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媒体,它具有不同于报纸、网络等其他媒体的传播规律。现代传播学通常这么概括电视的传播规律:电视最擅长的是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最动人的是真实,最珍惜的是随机发生的事情,最不利的是非专注性。廉政专题片,从体裁上来讲,首先是电视专题片。既然如此,它就应该遵守电视媒体的一般传播规律。一部让官员和百姓都满意的廉政专题片,必定是遵守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字传播时代,媒介的汇聚让即时的视听信息传播功能不再为传统的电视终端所专有,渠道的融合和信息接收终端的功能趋同让视听媒体竞争呈同质化趋势.本文认为,电视媒体与新兴视听媒体的竞争实质在于各自传播特性的竞争,数字化浪潮中的视听信息传播竞争也必将走向传播差异性竞争之路,电视媒体需要在传播特征与内容的深度结合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的研究,首先,阐述全媒体时代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具有实现内容丰富化、实现传播平台丰富化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全媒体时代下更好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给出完善传播渠道、积极联合网络企业、传统媒体企业加强合作、创建新媒体共享平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炎龙 《新闻界》2007,(4):86-87,90
公益传播的逐步兴起,推动了电视与企业在公益领域的传播联姻。拓展原有的公益传播方式,调整媒体与企业公益传播的失衡状态,是电视媒体应有的传播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鲤 《当代传播》2014,(2):67-68
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现有尝试和可行路径,提出SoLoMo趋势下我国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三种模式,即构建用户关系与维系模式、基于定位功能的渠道模式以及借船出海之手机电视模式,以期为电视媒体与移动互联媒体的跨界整合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霞红 《视听纵横》2005,(2):108-108
人类传播是信息的传播,而媒体则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作为当今能同时延伸人的视听官感的电视,是集多种符号于一身进行传播的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字幕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之一,不仅具有字传播的功能,而且在整个电视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品牌是电视传媒整体形象高度集中的反映,是电视传媒在传播信息、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核心价值,对电视传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电视传媒品牌的传播策略问题。本文以凤凰卫视为例,对电视传媒品牌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郑艺 《新闻爱好者》2011,(22):94-95
电视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电视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媒介,是推进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在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所有符号系统中,语言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基本载体,可以说,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是电视媒体承担的双重使命。反过来看,"语言传播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而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