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来,预应力管桩由于其具有施工工期短、单位承栽力及造价较低等优点,得到了迅猛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由于锤击法施工在环保等方面的缺点日益突出,故而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预应力管桩由于其具有施工工期短、单位承载力及造价较低等优点,在广东沿海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由于锤击法施工在环保等方面的缺点日益突出,故而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浅论静压管桩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压预应力管桩优点较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以下论述了静压管桩施工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压预应力管桩由于具有施工环境整洁无排污、质量稳定、单桩承栽力直观、施工效率高等特点,被设计院、业主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重视和采用。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以此提高施工技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静压预应力管桩是在预应力技术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静压或锤击的方法将空心圆筒体状的构件沉人地下,达到设计控制标高或承载力,以此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预应力管桩具有施工工期短、单位承载力及造价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很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介绍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的控制,以确保管桩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对静压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对静压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场地土特点,结合某工程预应力高强砼管桩的压桩施工,分析了软土条件下静压桩的施工及质量问题,做出发展该地区管桩应用的结论,以及今后静压桩应用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PHC)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利 《今日科苑》2007,(14):144-144
为了合理使用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PHC),保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介绍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特点,并对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2.
静压高强预应力砼管桩近年来在华北地区的工民建、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河北工专学生公寓基础工程介绍了静压高强预应力砼管桩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施工中注意的事项及挤土效应的防治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由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设计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列举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发展商、勘察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施工角度介绍了预应力管桩静压法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简要论述了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彭学田 《今日科苑》2009,(16):52-53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适用范围、力学性能、桩身构造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并以抱压式静压法施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施工验收。  相似文献   

17.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因其有广泛的地质适应性及无噪音、无震动、无污染、速度快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建筑界人士的认同,针对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保利·山水怡城工程为例,简述了静压预制管桩在坡地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质量通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静压预应力管桩目前已非常流行,但在使用中如何更好地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明确的问题,如果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那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建设质量、投资及工期带来极大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建筑静压桩基础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