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2003年~2012年广西财政科技支出与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带动全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支出水平高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财政科技支出比较低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为此,提出了应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我国政府财政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2007)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研发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影响.为实现自主创新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应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研发投入经验,稳定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并优化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创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研发投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影响较小;东部地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受企业研发投入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受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山东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发现金融危机下政府科技投入出现回落。通过定量分析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金融危机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的"杠杆效应"更加显著,那么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R&D投入模式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志芳 《科技广场》2013,(5):211-213
科技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代表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值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科技支出情况进行预测,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从宏观层次上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政策工具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然后得出结论:在这三个政策工具当中,政府直接资助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而政府实验室和大学研究则对其产生较强的外溢效应。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我国政府应该改变现状。通过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政府的直接资助起到应有的杠杆作用;独立科研机构和大学应该摆脱受短期利益支配的现状,减少过多的商业化研究,更多地注重长期性的公共研究。  相似文献   

7.
运用弹性分析方法测量了我国9个民族聚集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指标对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弹性系数不稳定,部分地区呈现巨幅震荡态势;弹性系数为负的情况频繁出现。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体制不稳定、不合理。但是2000—2008年间,各民族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上出现了"先离散再集中"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其科技投入随经济指标有序变动。提高民族地方政府的科技意识、加强民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建设、拓宽民族地区科技融资渠道以及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健全民族地区财政科技投入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8-1374
运用我国28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在RD决定方程的静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中,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都是显著存在的。然而,在专利决定方程中政府RD补贴的激励效应却是不显著的,RD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正面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政策启示在于:政府除了继续加大对企业RD补贴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RD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资助方式。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有着直接而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经验,对我们启示良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切实保证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制定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税收政策要着眼于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重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重大自主创新产品财政补贴制度,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结合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创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然而长期内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其中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资本是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较小;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存在地区差异,东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受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资本的影响较大,中部地区受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科技金融投入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运用Malmquist TFP指数对广东地区的科技金融投入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如下结论:珠三角地区随着科技金融投入增加,其科技创新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珠三角对科技金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处于技术有效状态,科技金融投入逐渐达到规模经济最优;粤东西北地区由于科技金融投入不足,导致其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与珠三角差距在拉大。本文认为,广东省政府在今后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时应注意平衡地区差距,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R&D投入、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规制、政府R&D投入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度量二者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对研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使用超对数SFA模型,测算出30个省级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再采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对二者最优强度区间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且二者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门槛性。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门槛值0.617时,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0.798;当政府R&D投入强度高于门槛值0.109时,影响系数为0.194,政府R&D投入对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持续增强。只有当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处于合理区间时,环境规制政策才能引致政府R&D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进而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行为,产生创新补偿效应,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湛  张良  罗鄂湘 《科研管理》2019,40(10):14-24
摘要:将科技创新政策归纳为六种类型,建立三阶段通径模型,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能力及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影响存在异质性,财政政策、外部规范性政策只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金融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中间转化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对创新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中间转化能力、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助促进企业R&D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华 《科研管理》2005,26(4):68-71
本文从科技活动的溢出效应出发,分析科技资助政策的合理性。通过对直接科技拨款促进企业R&D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互补和挤出关系分析研究,从整体上确认科技资助政策在促进企业R&D投入、提高企业R&D能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作出了自主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的承诺,并不表示不能继续利用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我们可以学习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深入研究GPA规则,加强经济、科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GPA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自主创新,保护本国政府采购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科学装置的公共性、投资与回报之间的超长期关系,探寻以大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道路,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发展趋势。通过从国家主导的大科学俱乐部、大科学组织跨国采购的集聚效应以及大科学技术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大科学商业论坛的制度经验做出探析,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政策启示:(1)探索建立大科学俱乐部制度,促进我国地方政府跨边界合作共建大科学组织;(2)探索建立我国的大科学产业政策,以公共创新采购促进产业组织技术能力提升;(3)探索建立中国大科学市场制度。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支持、政府与企业投入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省市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比较了金融机构贷款、政府与企业投入对创新的效率。研究发现,从全国看,政府科技投入的创新效率最高,而且每年都在稳步提高;企业科技投入的创新效率次之,处于小幅稳定波动状态;金融机构贷款的创新效率最低,看不出增长的趋势,但波动在缩小。从地区看,政府科技投入效率和企业科技投入效率东部比中西部优势明显,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效率已经赶上了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政府投入效率和企业投入效率也超过了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刘兰剑  李洄旭 《科研管理》2019,40(10):96-105
政府资助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政府资助下的绩效是否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建立回归函数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资助方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直接资助对我国内陆企业的创新产出未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的关系不显著;私营企业等的创新产出对税收优惠表现出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利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20.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由国家创新内化而来的具体活动,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理论剖析发现风险投资通过资金救济、裙带支持以及风险分担等手段可极大地推动区域技术创新,通过我国1998-2017年数据对风险投资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Johansen检验发现:风险投资、政府科技投入以及区域技术创新三者存在协整关系,且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性,通过VAR模型得出最优滞后期;通过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发现风险管理资本总额对专利申请授权量产生正向的影响,但贡献率不及政府科技投入,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