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1):39-41,60
纳兰性德的词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模式,这种创作模式具体表现在情感模式上是极度生存重负下主体自我的心理泻导,表现在时空处理模式上是以梦和回忆为契机,以主体心理时空为参照,表现在意象群模式上是渗入了主体的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2.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很多经验和感受是作家在写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融入了个人的审美体会,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其中的奥妙难以化成简单的教条来传授?然而,教学虽“不能使人巧”,却“能与人规矩”,“怎样写散文”是可教可学的。本文从散文写作实践出发,重点解析散文的构思、赋形、选技,探寻散文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其人其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异秉".第一是他生世、性格的"异秉",和"水"的关系密切;第二是他小说观念的"异秉","小说是回忆";第三是他把语言推到极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他的"高邮故事"集中体现了他小说的"异秉",寄托其"与众不同"的美学情感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套包含不同语体的语言体系,既个人的"活用语言知识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形选择不同的语体进行交际。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说话人从自己庞大的活用语言知识库中选用某种语体而不选用其他语体,是有其内在的心理动机的。语体的选择一方面表明了说话人对相应语言社团的文化心理认同,另一方面也预设了听话人的反应,它是语言交际技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英语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阅读,二是阅读材料必须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英文资料。阅读的经验对英文写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写作可巩固阅读所获得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写作专注于人性中非常态的行为心理,以及扭曲异化的原始罪恶。冷酷与霹力是其小说的挂心语码,然而看似冷漠的叙事方式掩饰不住作牢内心狂热的生命体验与关怀。《世事如烟》作为其80年代的代表作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派技法,颇能体现余华早期的创作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作为一位从40年代走过来的老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语言论转向"背景下,表现出极强语言自觉性.他提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深刻命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丈学语言观.汪曾祺的语言观有着较深广的中西方文化渊源,探析这个源流,才能更深入的透视老作家文学语言观的深刻内涵,从而真正敞开其作品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The writing activities involved in research are not fully articulated in discussions of academic work. In this context, academics say they have to disengage from other tasks in order to write, which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place of writing in academic work. A study designed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disengagement showed that it involved acts of engagement with writing. Reconceptualizing disengagement from other tasks as engagement with writing repositions writing as part of academic work. This is critical for new and emerging researchers: it provides concepts to underpin practices that will enable them regularly to writ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model for physical, social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with writing and explores how it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s and those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research capac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文紫湘先生是近年来于潇湘文坛上较具活力的一位新秀,其富有张力的语言和那灵性十足的诗句奠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方式,他浮游于传统的章法之外,企图进行一种探索性的写作。从而,在他的写作实践中常常打破了传统的审美定势,使话语由熟稔而陌生,由陌生而跳荡。  相似文献   

10.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近来由周兴陆发现并整理刊发,这对于《诗经》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从其创作动机,体例,说诗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可对《诗说》做较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折射出吴敬梓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1.
王一桃是香港文坛享有盛誉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坚定不移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创作原则,且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一审美创作原则的精髓概括为"示人以真,导人以善,给人以美".他强调诗是真善美最完美的结晶,认为诗人笔下只有流露出生活的真,心灵的善,艺术的美,其诗才具有活生生的生命,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沈从文的早期创作中,缺失性体验具有整体性影响。缺失性体验不仅是沈从文最初走上创作道路的深层心理驱动因素,而且潜在地规约着沈从文对于题材的选择、创作格局的形成和艺术风格的建构。另一方面,沈从文的早期创作基本上是以自我抒写为中心而展开的,自我形象成为其早期创作的主体形象,这也与沈从文的缺失性体验直接相关。从缺失性体验这一特定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沈从文的早期创作,不仅可以发现沈从文步入文坛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把握其创作独特性的一些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罗斌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12-113
何其芳解放区时期的文学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着明显的分期和裂痕,这种断层似的的文学转变现象,在当时特定的话语语境下既典型又独特,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关注。试图通过对何其芳文学创作阶段的重新界定,从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其转变的困顿过程和艺术呈现,进而探讨其文学转变和自我抒情委顿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乔吉是元代文人中"沉屈下僚,志不得伸"的典型。在传统理想与现实生活中艰难跋涉的他,将其有志难酬的感愤、枉作笑谈的凄凉与家道中落的悲酸交织着宣泄在怀古散曲中,本文着重探讨乔吉散曲中的兴怀之吟与共鸣之悲。  相似文献   

16.
在姜夔词中,到处可见他对虚与实这两种手法的交错运用。实的一面是姜夔词情感和意境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的场景物象和人物踪迹,是可以分析把握的实体。虚的一面是词的气韵,贯穿于词作之中,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趣及所触发的艺术联想,它能够被感知,却难以清晰地描摹出来。姜夔将虚与实这两种艺术手法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和处理,并使二者高度融合,形成了"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姜夔词中,到处可见他对虚与实这两种手法的交错运用。实的一面是姜夔词情感和意境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的场景物象和人物踪迹。是可以分析把握的实体。虚的一面是词的气韵,贯穿于词作之中,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趣及所触发的艺术联想。它能够被感知。却难以清晰地描摹出来。姜夔将虚与实这两种艺术手法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和处理。并使二者高度融合。形成了“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鲁迅的艺术实践来看,他是运用现代主义手法的好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一面研究颇多,亦无争议。但从鲁迅的艺术(包括美术、戏剧、诗等)主张来看,他却是坚定的反现代主义者,这一面却鲜有梳理。这一“实践”与“主张”分裂的根源在于他将艺术当作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主义看法所致,因为在战斗的时代里,艺术虽然未必反映真实,但至少与写实是孪生的。只有使人“懂”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写实才能使人“懂”,这就决定了他的反现代主义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与文学编辑共同构成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他的编辑工作与文学创作统一于他的崇高理想;编创结合的思路使他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编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关注青年是他编创工作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李德裕是中国古代具有“政文一体”特征的一个典型。李德裕政治性应用文融骈入散,是骈体应用文的一大创新;论说文持论精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文章是李德裕政治生命的产物、见证和组成,由作者兼资文武、英伟不凡的人格胸襟所形成的“雄奇俊伟”“英雄本色”是其散文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