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电影行业发展迅速,作为电影名片的电影海报,其设计理念更加尊重影片特征与内涵。国外影片片名翻译成中文片名,引进国内进行宣传,由于汉字写法与国外文字写法的差异,影片片名必须重新设计。那么在制作国外电影海报字体的时候,不但要把中文片名设计得具有图案审美眭,还要突出影片主题表达其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2.
李怡 《今传媒》2017,25(10)
电影海报是以宣传电影文化和促销电影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电影海报往往先于影片与观众见面.因此,一部电影的海报是观众对影片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载体.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海报在传达电影信息和精神的同时,设计观念也在不断地革新,表现手法、传播媒介也日趋多元化.本文旨在探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影海报如何走出传统的平面设计海报形式,以全新的面貌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书法、篆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电影海报吸收使用了书法篆刻元素,以汉字书法独有的"形"和"意"作为电影海报片名字体传播的载体,不仅使得电影海报独具设计之美,同时收到了灼灼夺目的宣传效果.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国电影也使得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电影片名佳译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新闻爱好者》2004,(10):38-39
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标题,是个符号,是包装的一部分。好的片名画龙点睛,吸引观众,耐人寻味。国外电影的译名更是肩负着帮助人们理解影片,了解异域文化的重任。下面笔者拟就一些外国电影片名的经典之译与读者一起分享。美国Fox公司于1994年摄制的惊险动作片“Speed”(中文意为“速度”),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特种武器和战术警察分队队员JackTraven被恐怖分子视为仇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装上自动兼遥控炸弹,使满载乘客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下不能减慢速度或停下来。Jack毅然上车与无辜的乘客一起同匪徒进行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译者根据影片主要内…  相似文献   

5.
包振宇  方芳 《新闻爱好者》2011,(18):116-117
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的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好的译名有助于实现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片名具有十分微妙的法律文化内涵,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片名与相关文本的互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译名。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的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好的译名有助于实现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片名具有十分微妙的法律文化内涵,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片名与相关文本的互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译名。  相似文献   

7.
去电影院看电影,可能很多人都会有和笔者一样的经历:有时完全被海报吸引去看一部电影.也许,一张制作精美的海报就能成就受众一次美好的观影经历. 电影海报的作用就是强化影片的感染力,生动准确地传达电影信息,吸引观众视线.海报多以剧中主人公的镜头或精彩画面为主图,配以简要的文字.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画面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向人们呈现着电影的气质和设计之美.经过艺术设计之后的电影名称会变得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对电影的宣传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倩 《大观周刊》2012,(7):21-21,78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由于其特殊的魅力而广受欢迎。影片名翻译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本文尝试在翻译目的论的作用下,探究英文电影片名中译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万佳 《视听》2016,(11):108-109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影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生活情趣与艺术相结合的行为艺术,只有恰当地运用视觉符号,才能使电影海报显现出独特的个性。本文从电影海报的视觉效果入手,深入分析视觉传达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研究视觉传达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彦每 《出版广角》2015,(15):92-93
电影片名翻译是人类借用语言进行意向性认知的论域转换,其对电影观众的集体意向性起着引导和规约的效果.为了达到最优传播效果,影片译名既要关照观众的审美旨趣,又要开创新鲜的视觉盛宴以满足公众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将影片的内涵及亮点通过多元化的视觉要素组合传递给大众,还能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巧妙的色彩构图技巧激发大众观看影片的兴趣.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以电影海报制作两大核心——视觉要素和色彩构图技巧剖析电影海报设计为切入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电影国际化的形势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在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情景之下,电影产品的经济属性越发地突显出来。从传媒经济学视角来看电影片名的经济功能,可以发现电影片名实现了电影与受众两者之间的沟通,电影片名对于产品的广告宣传以及产品的品牌构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相关论述。本文首先对中国电影市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继而对传媒经济学中的电影片名进行了简单探析,最后笔者对传媒经济视角下电影片名的两方面经济功能进行了总结性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14.
王含笑 《今传媒》2015,(4):79-80
2014年,张艺谋导演重新回归艺术片领域,拍摄了电影《归来》,片名意味深长,寓意深重,上映后,不仅在业界获得了好评,在群众中也反响不错,票房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就《归来》这部影片,从多个方面浅析这部艺术影片的成功之处,分析这部票房口碑皆不错的片子是如何成功的,从电影《归来》看中国艺术片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杨洁 《大观周刊》2011,(14):176-176,108
电影片名的创作是一个有潜力、魅力和生命力的修辞活动,从效能上看修辞是语言价值的一种审美追求,其修辞效果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电影的片名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段可以让受众产生审美愉悦,对电影留下深刻印象。文章主要从语音手段、词汇手段和修辞格手段三方面来探讨修辞手段在电影片名中的运用及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粉丝电影"作为一个较新的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同时也遭受不少质疑。这一现象与当下中国的文化氛围、电影产业发展、社会群体心理和媒介环境息息相关。"明星+粉丝+电影"这一运作模式成功的将粉丝通过电影这个文化产品变现,其中以《小时代》为代表的影片创造出影像狂欢,也不乏一些影片票房惨淡,这引起业内人士反思。本文着眼中国电影市场"粉丝电影"过热这一文化现象,立足传播学对"粉丝电影"进行剖析,并通过将其与传统电影和国外电影比较,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其利弊,在窥探"粉丝电影"前景的同时探索国产电影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吴尉 《档案与史学》2015,(12):58-60
上个世纪,电影广告都是通过电影院门口的海报进行宣传的.那时候,大多数电影海报是由手工绘制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偶尔也邀请一些画家参与电影海报的绘制.海报的质量可是关系着票房的大事,于是,精通绘画的美工就成了各家影院抢手的"香饽饽".在廖炯模、郭顺智、董培盛等老一辈影院美工的画笔下,大到马路上的巨幅电影海报,小到电影院里的排片表,都留下了他们手绘的温情.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义,在一个不断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信息时代,电影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广泛传播、影响力超强的大众文化,这就使得电影欣赏不断跨越国家、民族、身份、文化等限制,成为不同语种的观众所共享的跨文化现象。鉴于英语在世界的普及,英文成为电影在国际上传播的主要语言,同时.电影片名既是电影文本的浓缩和灵魂所在,也是其主题、情节、风格、叙事的标志和概括.这就给不同语种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一种挑战。该如何把握语言翻译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确保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偏离主旨,准确表达内在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略论影视剧本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外国影片和电视剧的引进越来越多。要将这些引进来的电影、电视剧介绍给中国观众,首先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外文剧本翻译成中文剧本,然后配上中文台词或打上中文字幕,最后把中文台词或中文字幕与外国影片原有的画面、音乐、效果合成到一起,制作成一个中文译制片,奉献给中国电视观众。80年代前,我国大量的文字翻译1作是小说翻译,戏剧翻译只占一小部分。80年代后,随着视听艺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剧引进数量逐年上升,剧本的翻译量也越来越大,翻译人员也越来越多。笔者在此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做剧…  相似文献   

20.
也许你还记得那一张张贴在墙头的电影海报,还记得儿时的傍晚顾不上吃饭急急忙忙搬了凳子去抢占有利位置等待电影的开演,回想那些遥远的画面让我们在繁忙之余多了一点生活的温馨。现任中国电影资料收藏联谊会会长、东营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红色收藏部主任、东营市档案局授牌“红色家庭档案馆”的当家人——李英华先生,就是一位海内外知名的电影海报收藏大家。如今,他收藏的上万张电影海报将择优面世,供社会公众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