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珺 《新闻世界》2014,(12):155-156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2.
韩振亮 《新闻传播》2009,(8):101-101
影视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学研究中影视手段的应用方式以及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影视的手段在人类文化研究中的功能、性质、应用规律,以及人类学影片的特征、分类和制作方法的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影片在表现形式上是对文本人类学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3.
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电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一种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仪式",在构筑"认同的空间",提供"认同的力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拜祖大典"、"中国记忆"、"香港回归"等媒介仪式的考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5.
文艺活动是人类的文化存在方式之一。大凡人类的文化存在,今天被统统纳入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因此,作为研究人类文艺活动的文艺学,与人类学存在互阐互释的意义关系,而文艺学和人类学天然的学科亲缘和共同的学科目标决定了这两门学科具有互补互证的内在可能性。中国学术界开始思索文学艺术与人类学关系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先秦文学领域,不少学者尝试着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诗经》、  相似文献   

6.
影视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方式,对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科学综合观照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人类学因使用了影视的手段而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使影视人类学成为了人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类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的革命。从文化功能上看,人类学影视片具有记录保存文化、阐释文化意蕴、传播交流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等诸多前人发明电影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抑或是为了给单调乏味的人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我们无从了解。而敏锐的人类学家几乎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光与影结合的技术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以及保存异文化模式方面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表现空间。 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概略回顾了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并对一些重点作品进行了分析。对人类学和纪录片这两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解释也作了一番探究。此外还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参与观察”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以及未来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知识》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教授(Clifford Geertz)的一部论文集。由于其在文化理论和文化阐释领域的卓越贡献,格尔茨被视为解释人类学或象征人类学的奠基者,然而他的影响显然已经超越了人类学本身而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格尔茨的影响也先后辐射至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文学等领域,尤其是受该书影响而创作的一本同名小说《地方性知识》,还入围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之评选。  相似文献   

9.
陈刚 《现代传播》2002,(3):49-51
人类学纪录片属纪录片中特殊的一类 ,其特殊的品质 ,使其有别于一般的纪录片 ,人类学纪录片的性质、特征、方法都不是完全能用一般的影视理论所能阐述得清楚的。本篇中我们将探讨它与其本体———人类学和纪录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现代传播》2001,(4):99-102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内容和主题的深化、表现手法的更新之际,人类学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那么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又有几种类型?请参阅本文.  相似文献   

11.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徐艳 《新闻知识》2007,(11):70-71
著名的思想家泰勒把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定义为"文化和文明就其人类学意义上看是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换言之,文化就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诸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那么,电视文化是什么呢?由于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是用来传播视听觉符号的,因而,我们可以将有电视传播的符号内容统称为电视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文化应该属于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人类学与纪录片是两个本体,而在一部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中,文化属性与影像的本体属性同等重要.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监制,历时两年摄制的《第三极》是一部大受好评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基于受众本位的视角,以5390条影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1软件工具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第三极》的成功得益于参与关系的建立、生态文明的传播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联动,但也存在人类学方法论缺失的问题.为了使相关文化人类学纪录片能进一步发展,建议基于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出发,深描研究对象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社群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纪录片"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科学性是人类学纪录片概念及学科能够确立的前提条件,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主题包括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图书馆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族志”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人类学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一个独特的视角。文化人类学中许多研究方法都可以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学所运用,尤其是“民族志”。“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有优有劣,鉴于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也应从自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灵活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现象:国际获奖作品多为文化人类学纪录片 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繁荣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优秀纪录片在国际上的频频获奖为此提供了充足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越采越受到旅游观光客的追捧,但是很多民俗旅游开发中都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展示.使得整个旅游过程乏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效益很难提高,本文以“锦里民俗休闲街”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促使我们大多数民俗为主题的旅游提高竞争力以及品味,同时对我们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成志的博物馆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志先生(1902-1991)是中国现代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他在推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博物馆建设和理论研究。其博物馆思想既有保存、展示民族文化,实现民众教育的现实考虑;又有建立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实验室"的学术理论关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历史的演进,十九世纪末以来的人类学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文字记录、图画、照片到摄像的嬗变。摄像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结果直接促成了人类学新分支——影视人类学的出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得益于计算机、通信、数字广播等技术的支持,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的输送渠道,以及以电脑、电视、手机、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影视人类学影像在制作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存储方式上发生变化,而早期人类学家设想的人类学档案的建设也将在此背景支撑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