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神话,《泰囧》的成功既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深刻地暴露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
陈康 《新闻世界》2013,(8):209-210
近两年,中国许多中小成本电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微博营销这一新兴的电影营销方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所发内容为分析文本,研究电影微博营销的规律,以期为电影在微博上进行更好的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何磊 《新闻世界》2013,(8):263-264
电影《泰囧》是2012年中国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其中的原因值得研究。本文对《泰囧》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中得出一些启示,期望能给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5年9月25日全国公映的《港囧》刚上映便席卷整个国产票房市场.作为徐峥创造的“囧途系列”第三部,《港囧》在延续公路喜剧类型片套路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奏,全片更像是对香港这座城市的影像建构与空间表达.导演刻意营造的港式情结与岁月积淀下引发的集体“怀旧”热潮成为票房制胜的法宝.但值得注意的是,怀旧影像狂欢下的实质却是消费主义的隐形书写.  相似文献   

5.
人在囧途     
没有囧遇的生活肯定不是人的生活,只是大伙都死要面子,藏着掖着。其实我认为把它们说出来也没什么关系。我有一次到外地出差,工作之余拜访了几位当地文友。他们很客气,  相似文献   

6.
商丽娜  赵娜 《新闻世界》2013,(3):154-155
2012岁末由徐峥率领的“三傻”组合联手呈上的爆笑喜剧《人在囿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从首映开始票房一路飙升。在上映的短短一个月里,以12亿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国产影片的新纪录,在观影人数上以3600多万的观影人次超过《变形金刚3》和《阿凡达》,刷新了国产影片新纪录。本文试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它的票房奇迹。  相似文献   

7.
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囧”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囧",本是一个生僻的汉字,为何网民对它推崇备至,喜爱有加?甚至成为了标榜个性的90后以及开展网络营销的商家竞相追捧的对象?语言文字作为最大的象征符号系统的这一特征,为以"囧"流行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研究引入了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索绪尔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出发,对"囧"流行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解读,并对网络流行语等网络文化所产生的争论进行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此番岁末年初的电影跨年贺岁档依旧热闹非凡,一部名字叫囧、专讲囧故事的系列电影《泰囧》走得别提有多顺溜.上映期间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仅次于《阿凡达》保持的中国影史最高纪录13.9亿元。正所谓盛名之下必有所累。这么一部很难说有多么好的片子陡然一飞冲天,轻松超越许多同期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而成为新的国内票房冠军.也超越了不少大导演苦心经营多年的票房累积业绩.  相似文献   

9.
囧语录     
人生,甜蜜,苦涩,辛酸,温馨,感动,五味杂陈。囧是一种哲学,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囧是一种新人类的热忱和气度,囧囧演绎人间囧态,巨囧巨搞怪的事情,尽在《囧语录》。  相似文献   

10.
许静 《新闻通讯》2013,(6):14-15
由徐峥自导自演的电影《泰囧》自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来,连续突破多个华语片纪录。最终票房达12.6亿,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一部总成本不到3000万的影片何以创造如此票房神话?拨开层层雾纱,《泰囿》成功的背后其实是一场胜利的营销战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寓言性,在本雅明、杰姆逊等理论家对寓言理论进行多角度论证后,寓言性在各个研究领域都十分重要.在电影的创作中,寓言性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文本叙事、人物塑造、主题的寓言性,观众可以凭借寓言性的阐释发掘电影背后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本文以电影的寓言性为重点,选取分析徐峥的三部"囧途"系列的找寻寓言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再囧途之泰囧》(下称《人再囧途》)公映仅仅68天,创造了12.6亿元华语电影票房的神话。然而在辉煌的背后,《人再囧途》片方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下称"光线影业")等却为身负的官司黯然神伤。《人在囧途》片方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华旗公司")以著作权侵权、不正当竞争为由,[1]一纸诉状将《人再囧途》片方告上了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在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影叙事学和休闲学理论,从叙事元素、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三个角度探析该电影的休闲叙事策略,从基层的感性娱乐,中层的审美意境,顶层的诗意生活三方面提取休闲叙事成功因子,以期为同类型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旭 《东南传播》2013,(7):90-91
《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的三人组合徐峥、王宝强、黄渤在岁末给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喜剧的盛宴,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内地票房的奇迹,引起了观众、电影界以及影评界的热议。缘何一部小成本喜剧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响与收益,其"囧"又会使谁冷静思考。作者将对这部"正常"的喜剧电影的"不正常"发烧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部意料之内的笑料故事,一个想象之外的超高票房,《泰囧》的票房大赢背后,不是中国喜剧电影的胜利,反而或是世俗喜剧的顶点徐峥胖了,像任何一个中年男人那样鼓起肚子。摄影师拍照时,他拉了拉自己灰白色不甚讲究的毛衣,露出轻微的窘迫。睡眠不够,压力又大,他整个儿人有点儿浮肿。12个亿的票房收入,给他带来的折磨远胜于享受。斯文,说话分寸感强,思虑周全——就是这样一个上海男人,把上百个笑点,一个一个埋进他导演的第一部喜剧电影《泰囧》,不论高级或低级,原创还是抄袭,  相似文献   

16.
"囧",这个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念的古汉字,如今却在网络世界大放异彩,成为众多新生代网民的新宠.网络论坛出现了名为"一日一囧"的"囧视频"短片,百度贴吧里专门为这个字建立了囧贴吧,截至目前,贴吧中关于"囧"字的跟帖有lO600个,网络上可以点击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末,国产喜剧片《泰囧》以12亿的票房创造了华语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后现代消费时代电影受众的心理和需求,阐述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该电影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迎在囧途     
<正>就在上个月,一部贺岁大片《泰》终于让忙碌了一年的我们好好放松了一下,交织着欢笑声的潮起潮落,迎接农历新年的时刻正离我们越来越近。迎新年这一颇有仪式感的东西,总会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里思考良多。一个"迎"字包含了多少我们在风雨后的倔强与坚持,一个"迎"字又道出了多少我们身在途的理解与领悟,一个"迎"字给了我们期望、祝福,给了我们信心、力量,给了我们许多许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必须去网络上寻找,这不,据说现在90后的网民们拍着小手,说在他们之前出生的人都通通落伍了,因为他们都不认识“囧”。这可不是笑谈,不信去“百度”或“google”搜索一下,如今以“囧”标志的网络语言,用“铺天盖地”形容,决非夸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拔眉毛为什么会打喷嚏?当被问及这些冷僻的囧问题时,相信大部分人在无法作答的同时更对答案充满好奇,而近日由接力出版社引进自美国的百万级畅销书"生活健康囧问题"系列则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将我们生活周遭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