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我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38页中一道病句修改题里的标点令人疑惑.此题是: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其中"<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间没打"、".随后,我翻阅了人教版的中学教材也是这样,可是一般报刊杂志遇到此情况时却大都打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应该不会是人教社一时的疏漏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把自己的困惑及个人见解寄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的蒯福棣老师,没想很快收到了回信,她在信中说:  相似文献   

2.
许飞 《河南教育》2007,(4):30-30
在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里有一类特殊的单元--"探究能力训练单元".<十万个为什么><猜猜猜><我们的秋游计划><自然法庭的听证会>……从这些单元别具一格的名称里,我们或许已能感受到其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4.
"欢"字代指"情人"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欢"字在<乐府诗集>中经常以代词的形式出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对它的解释均作指代"情人",但据笔者考察,这种释义是错误的,它指代的应该是"男子".  相似文献   

5.
何谓"元绪"     
五四时期,著名学者林纾曾从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提倡白话文学.他创作了一篇小说<妖梦>,恶毒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小说写一白话学堂,到处充满鬼影.校长元绪是白话文学的积极提倡者,学校门口贴着一幅对联:"<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6.
"们"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用法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用在人称、物称代词后或指人、指物的名词后表复数;一种是用在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们"的用法远不止于此.文章列出河北蔚县方言中"们"的使用情况,旨在为辞书编纂以及探讨"们"字的发展演变提供实际语言的参证.  相似文献   

7.
"九流"是指诸子百家中的九大派别,兵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流派,但未入"九流",这是因为在"九流"之说的形成过程中,乃至形成之后的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道家和儒家的打压和排斥;但是包括儒、道在内的其他各家其实都在暗地里使用兵家的知识资源;这里有中国文化尤其是封建文化中某种隐秘乃至阴暗的因素,即,许多事情被认为可以做,但不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征联节目值得一提.央视出的上联是: <游予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据央视网公布的"春晚"征集对联出句评选的结果得知,这支出句为一名何氏应征者所作,是从十余万应征句里精选出的八十条获奖作品中,最终入选为2011年"春晚"对联互动活动当场公布的五支出句之一.  相似文献   

9.
按照规定,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材实行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不属于学生个人所有,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可以免费使用,上课前统一领取,下课后统一归还.这种制度实施本身对学生是一种教育,使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在使用循环教科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没有了课本,课堂上教过的音乐、作品知识等,过一段时间很快就忘了.于是,我在这里面引入了语文课上的"采蜜本".  相似文献   

10.
在"素读"了大量的文言选本之后,我带着孩子们进入高年段的经典名著阅读期.经典名著的阅读分为精读本和略读本,五、六年级的精读本锁定四本:<三国演义><西游记><世说新语><孟子>.略读本是我开给学生的一长串书单,每一本附有简介,每学期学生挑选5本以上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1.
黄济 《中国教师》2007,(1):30-31
诸子,是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限,即先秦诸子。当时已有“百家”之说,荀子在《解蔽》篇中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在《天下》篇中说:“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里所说“百家”,盖言其多也。到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辑录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并将诸子百家总括为儒、道、墨、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十家,他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又被称为“九流”,这就是“九流、十家”称谓的来源。就其分歧而言,家中有派,如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名家中有“离坚白”与“合同异”的不…  相似文献   

12.
背影笑了 《初中生》2006,(19):20-23
人物档案: 冰鹤,本名方家鑫,男,18岁,出生于江苏宿迁市,从小生长在农村,初中时进入县城就读;酷爱文学,至今已在<中华文学选刊·少年写作精选><中国中学生报><中学语文><语文世界>等二十余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百佳小记者、第五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等称号,参加过第四届"中华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首届"光明乳业"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首届少年纳米小说大赛等竞赛,多次荣获特等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编者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事实上,自高中课改以来,每年都会有关于语文课文删改的争论.去年就曾经因为鲁迅文章的大幅减少引起了舆论争议.  相似文献   

15.
胡瑶 《早期教育》2000,(5):10-10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前的准备><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及树楠先生,1932年生,195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语会")学术委员,天津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教研室学科咨询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任多所学校专家顾问组成员,任天津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天津市模范教育工作者、优秀园丁和河北区优秀党员等称号.及先生在全国三十多种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和文学评论近五百篇,出版专著和编著二十多种,包括<作文训练教程><导学与训练><怎样学好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复习捷径><高中语文走向高考解题训练>等.  相似文献   

17.
小汪是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一名典型的理科生,专业是机械工程,但是他却特别钟情于文学.在学好自己理工科专业课的同时,小汪一头扎进校园新闻写作中,经过三年的磨练与打拼,成为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最出色的校园记者,先后有五百多篇习作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煤炭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上发表…"这让很多文科生都自愧不如.  相似文献   

18.
登封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电厂工人,自费创办"国学启蒙馆",免费教3~13岁的孩子学<大学><中庸><论语>等国学课.一年多来,弟子已超千人. 一、租房自办"国学启蒙馆"免费教孩子毛瑞钧,33岁,虽然只是登封市电厂的一个职工.但在当地被人称为"乡村孔子".  相似文献   

19.
"双关"这一辞格早在<诗经><楚辞><左传>等中就有所运用,在宋代被称为"风人诗"或"风言".在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中称其为"风言",在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称其为"风人诗".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关切,仅在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上,就发表了<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歪理歪推的智慧>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感性和智性><"潜在量"><歪理歪推>).这些文章颇见才气,读来时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