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6,(7):79-79
据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令,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新华社受权于5月29日全文播发这个《条例》。(人民日报5月31日第十六版全文刊登——编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10日经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今,决定公布该条例并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5月29日,国务院全文发布条例的最终文本。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细则如下: 第一条 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29日由国务院全文发布并于7月1日实行。论文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和特点,并在结合分析有关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应采取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数字     
信息网络传播权受保护5月18日,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条例》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制取代立项制5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第52号总局令《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自2006年6月22日起施行。《规定》确…  相似文献   

6.
业界聚焦     
国务院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会议认为,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  相似文献   

7.
秦珂 《档案时空》2006,(10):20-22
尽管国际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起源于近十年前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但是当2001年10月我国《著作权法》赋予该项权利法律地位的时候,档案界对其仍然感到非常的陌生。然而。今天我们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在2006年5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国务院第468号令颁布之前,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10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正式颁布,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以数字图书馆为背景,结合该《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内涵和合理使用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7日至8月10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对《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以下称《声明》)进行通讯表决并获得通过[1],于8月20日正式公布。2006年5月10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以下称《条例》)经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务例》的出台过程.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围绕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采取的行动和提出的建议,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的主要内容,提出图书馆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网络时代的迫切要求。这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和与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优秀作品、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经过初步学习《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现提出7点建议,供有关立法部门参考和广大著作权人思考。1.建议删去条例草案第四条第五款。将图书、期刊等作品,赋予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读馆内收藏的已发表的作品。这扩大了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客观会侵犯著作权人及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期刊的汇编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加入著作权人权利范围。《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并自2002年1月1日施行。2005年4月30日,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签发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并于5月30日起实施。《办法》的及时出台,为行政执法、打击网络侵权、维护网络世界中的知识产权秩序带来了希望。但《办法》主题都是围绕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并未涉及互联网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例如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制度和条文在图书馆等公益性机构适用的分析,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存在与实践不相适应的立法缺陷,特别提出了对国家享有版权的作品和  相似文献   

14.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15.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后所引发的争论,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所做的修改,分析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并指出了其对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两部法规对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层次分析的同时,对档案信息网络传播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图书馆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九条的法定许可规则传播信息可能存在的相关著作权问题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群 《图书馆》2008,3(2):53-55
本文从一起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关的信息侵权案谈起,探讨应该如何认识信息网络传播权,分析其概念及性质认定。对即将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数字图书馆运行中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下,应合理地规避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现行著作权实体法、澳大利亚现行著作权实体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基础,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的角度,将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并深入分析这种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