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外汇储备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提高国际信贷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各国进一步提高了对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视程度.鉴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加之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汇率一时成了众矢之的.本文从美国对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在调节贸易差额平衡作用的弱化.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2年日本动议人民币升值以来,随着欧洲和美国相关利益集团的加入,这一轮的来自外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超过两年,人民币又一次在升值的压力中跨入新一年。在新近完成的 2005 年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中,国家信息中心认为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继续存在,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汇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升值压力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应采取积极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维护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稳定对国内和国际都具有积极性.当前中国应当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然而汇率稳定不是人民币汇率的终极目标。近期人民币汇率制度应当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逐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为将来实行浮动汇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固定盯住汇率安排已不合适宜,汇率制度改革成为必然。回顾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对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国际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涉及面广泛。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讨论内容加以梳理综述。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变动和汇率制度改革、外商直接投资(FDI)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等。一、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几年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因此,理论界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是围绕央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展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6.
浅析人民币升值之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安雄 《华章》2008,(16):7-7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各层面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从长期来看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已成事实的背景下,我国更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后续措施,来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损失,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1998年人民币应贬值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近期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人民币汇率高估会抑制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发展。我国要澄清事实真相,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抵消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因劳动力优势而成为世界加工厂,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本文从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选择、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转向盯住汇率具有合理性;不仅在中国,在金砖四’国的其他三个国家,国际收支都不是汇率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和谐发展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思想基础,更加灵活、上下波动将是人民币汇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焦点是人民币的合理估价,而人民币合理估价的形成取决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及相应机制。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基于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正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和现实已证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只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其实现形式人民币汇率机制,渐露不足,需要调整。因此,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针对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和贸易顺差的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社会纷纷向我国施压.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坚定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立场.对该问题如何理解和看待,直接关系到我国外汇政策的落实与未来走向.因此,从近期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既利于中国,亦利于世界;从远期看,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既是深化改革的要求,亦为扩大开放所需;就当前而言,为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还要密切关注国内货币信贷激增的态势,搞好金融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自身弱点及高校在实验教学环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沈阳大学信息学院的实际,提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指出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大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方式,要调整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增加实验学时;同时要强化毕业设计环节,坚持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实行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和教学质量管理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学习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向是:以学习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具有自我管理意识;社会性的合作学习;与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关注学习个体间的差异;学习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没有过多的学习负荷;使用与目标相一致的评估标准,强调形成性评价的反馈;能促进学校内外以及跨学科活动间的横向连接。为适应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向,要将教师放在变革的第一线并改变教师的教育信念,提倡创新形式的教育,提高学校知识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并关注专业化的合作和实践社区。  相似文献   

13.
浅谈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必须对商务英语的教学进行改革:教学目的应更同实际需要相适应;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应用训练;教材以国外英语原版教材为主;严格考评方法,将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引进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跨化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和加以克服。学术研究必须规范化,即应恪守某些具有规律性的方面,如立论必须符合史实,应正确看待传统与创新,以时代需求为界定,应以文化和文学发展史作为论评的一个重要视角,应正确看待作家的政治倾向和感情生活,持论必须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15.
《心理卫生》网络课程中的情感互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理卫生》网络课程的教学应重视情感互动,为此,设计应遵循内容具有启发性、模式具有便捷性、过程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和开放性等原则,要遵循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注重网络课程中的群体影响效应和注重质性评价、动机激励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任何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都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普通话”课程主要承担学生八项核心能力之一——交流能力的培养任务,更需要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分析其课程目标,进行改革。具体而言,目标要明确,能力分层级,项目应设计,内容需整合,训练有主体,考核按步骤。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泉州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策略: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行为,努力创造平等、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的规划设置应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其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和谐同步进行,形成科学合理、均衡和谐、符合实际的学校布局结构;创造条件实行“集约式”办学,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结合旧城改造工程,优先扩大部分学校的校园面积,努力实现办学主要条件标准化、均衡化:加大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设备设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合理调配学校师资配备和结构,强化交流研讨和专业指导,不断提高区域内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加强教育政策宣传,坚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原则,合理调控生源入学流向。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视野中考察,汉语教学要强化母语教学意识,在众多学科教学中突出汉语特性;人本思想还有待进一步确立;要转变汉语教师角色,从领导者、执行者、监督者、教书匠转向引导者、创建者、组织者和教学专家;还要革新汉语教学行为,做好了解与生成,注重倾听与讨论,更新评价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营销4P策略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流企业要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和利用市场营销4P策略,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产品策略上要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其次要合理定价,从运输和仓储上降低成本;然后要构建物流的分销渠道;最后在促销策略上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企业形象,建立我国物流企业的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20.
汉正街地区产业功能,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超级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以高端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以金融业、商业、旅游观光及文化产业、会展及国际采购业作为发展重点,打造服务中部的世界级滨江中央服务区(CSD)。完善汉正街地区产业功能布局,打造绿色生态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加大项目融资力度;提升汉正街地区管理级别,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强化政府产业政策指导,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