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学派、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实在论学派等四个学派思想的概述,论述了西方科学哲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逻辑经验主义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周福祥一、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观逻辑经验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流派,同所有其他学派一样,首先必须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逻辑经验主义为科学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要回答哲...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哲学上,本世纪60年代形成的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曾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轰动,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从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转向历史主义,似乎历史主义才是能够解释科学的本质及其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在对历史主义学派的评价及研究中以往都是把该学派看作是由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经过批判理性主义学派这一“中介”的否定、批判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中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无论是古典经验主义的朴素观察论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察中立说 ,N· R·汉森提出的“观察渗透理论”,还是历史主义学派提出的“理论决定观察”,以及新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夏皮尔主张“观察与理论双向渗透”的观点 ,都缺乏辩证的哲学思考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 ,才能正确理解和科学说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6.
逻辑经验主义根据科学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力图实现科学在方法、语言、定律、社会建制和文化实践上的统一.虽然逻辑经验主义的统一科学纲领因为自身的理论局限和历史条件制约,最终没有完成它允诺的使命,但是,该统一科学纲领不仅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交流,而且切实推进了同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发展.逻辑经验主义深刻影响了当代的统一科学运动,为新时代科学与人文的合作与交融留下了重要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7.
波普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科学哲学,并对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做出理性主义的回答。在波普看来,科学哲学、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论和认识论都是一回事、认识论或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等同于科学方法论,而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或者叫做猜想与反驳。  相似文献   

8.
对于社会科学解释,主要有自然主义、反自然主义和多元论三种观点。三者对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无本质区别、社会科学问题可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等问题作出了不同回答。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这三种哲学立场的争论源于对逻辑经验主义统一科学观的评价。逻辑经验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哲学之维,探讨科学问题的经验主义模型。科学问题的经验主义模型表明,一个恰当的科学问题应具有逻辑和概念要求、具有概念深度、具有不能被移到背景中的约束条件,问题解答应满足可操作性的一般逻辑要求,以丰富对科学问题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具有的学术背景、所处的时代以及占有的无形资源决定了他们的科学哲学立场。科学哲学家在批判与超越这些立场的过程中,演绎了60年来科学哲学的发展轨迹。传统科学哲学既面临着由逻辑二分法产生的内在困境,也受到许多后现代主义者的外在挑战。除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仍然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之外,当代科学哲学在整体上出现了六个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哲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方法论前提的设定和方法论原则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的科学发展模式,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其中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被认为是比较全面、比较符合历史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模式的更替体现科学发展的本质,也是科学发展模式研究目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塞拉斯把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常识的"映像和"科学的"映像。他认为,前者是关于人类自己的概念,是一种前科学的、未受批判的、朴素的人类世界观,它定义了已有的哲学反思的一个端点;后者是一种经过反思、批判和逻辑加工形成的框架,是用假定感觉不到的客体和事件来说明能感觉到的客体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哲学研究的目标正是向着把这两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映像统一起来的方向发展的。这种观点促进了对整个哲学史的批判与反思,为科学实在论的辩护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意义。但是,他把人类概念思维的社会的、伦理的和价值的维度留给常识映像,把认知与说明维度留给科学映像的做法,有可能会加深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分离;他对理论实体的本体论地位的论证方式有可能陷入"理论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STEM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育理念,包含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教育、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教育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循证教育三重意蕴。然而,当前STEM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使其陷入了功利化倾向与复制式扩张的困境之中,需要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深度反思以指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考察视域内,STEM教育是一种从沉思科学到干预科学的介入性科学实践,是一种从科学作品到科学过程的地方性科学实践。未来STEM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准确把握“开放式终结”的意涵并全面理解“实验室生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不仅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奋斗终身,而且积极倡导科学,提出了丰富而系统的科学思想。一方面孙中山积极倡导学习西方科学,强调科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完成鸿篇巨著——《实业计划》,为科学思想的实践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孙中山科学思想中蕴涵的中国社会必须通过发展科学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真知灼见,不仅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且为我们今天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哲学关注的认识论为切人点,以倡导科学认识的社会性取代传统认识论,将科学的认识过程纳入具体的社会与境中,提出科学认识是在社会运行中展开和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科学认识的社会性层面考察科学知识如何在社会与境中建构、科学知识如何进行社会转译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倡导的科学认识的社会特性如何超越认知个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国内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主要着眼于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科学观方面,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事实上,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不仅实现了科学观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哲学观的更新,即以实践的科学哲学取代表象的科学哲学。实现从科学实践哲学到实践的科学哲学的转变,不仅是从理论上完整把握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哲学本土化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实践性理解是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基于境况性认知规范的科学理解新进路。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对科学的认识离不开科学实践得以发生的实践境况,即实践境况对科学的理解具有规范涵义,科学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理解。科学作为一种实践现象和科学理解规范的实践境况内在性,是科学的实践性理解的存在论前提;科学的实践性理解要求融贯自然主义哲学立场和以实践因果性作为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从横向上,钱学森将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分为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三个层次,科学技术认识的基础是前科学;从纵向上,他从"科学是随着矛盾的产生而发展"的观点出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新学科。还将文学艺术、军事科学技术、行为科学技术、地理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技术等纳入到科学技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王乐 《天中学刊》2007,22(4):54-56
后现代科学哲学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外部科技背景,也有其内部必然性。从其产生的科技背景和历史必然性看,后现代科学哲学就是在后现代语境中产生的一种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它不是后现代性的简单重复,而是后现代主义符合科学哲学自身发展要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在科学之外,为科学划定界限;(2)逻辑之知具有先天性和必然性,科学之知具有后天性和偶然性;(3)自然律的形式桥接了逻辑形式和自然律的内容,保证了科学知识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前期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科学观,可以为进一步思考科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