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毫无疑问,人又是新闻传播的中心和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版后的第一套频率“中国之声”新创节目《人物春秋》,是专门报道各类人物的节目。作为遵循传播规律、新闻规律的产物,《人物春秋》自开播以来,以独有风格,在第一套频率中彰显个性特征,为“中国之声”增添亮色,受到许多业内人士和听众的赞许。  相似文献   

2.
江荣  范凯 《新闻前哨》2008,(12):96-97
《走进企业》,是天门市电视台开办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开播半年来,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彩的节目内容.得到了当地观众的认可。笔者结合《走进企业》节目的实践,谈谈人物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新闻纵横》节目开播半年多的体会胡占凡,邓斌中央台《新闻纵横》节目很年轻,1994年10月1日开播,至个才8个多月。半年多来,中央台早七点晚七点的《新闻纵横》节目,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吸引了一批听众,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通过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我们对如...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一年元旦,中央台对台湾广播开办《空中之友》节日,一年多后,从一九八二年十月起,对台湾广播的所有节目都改为主持人形式,这是自对台广播开播以来二十多年的一次重大改革。我先后主持过《国是论坛》、《人物春秋》两个节目,其前身是《对台湾军政人员广播》,对象为台湾军政公教以及工商  相似文献   

5.
陈彦宏 《传媒》2016,(10):68-70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很快便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深受观众喜爱。进入新世纪,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持续时间较长且颇负盛名的当属《鲁豫有约》。该节目自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成为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典型代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鲁豫有约》之所以能够一直被观众所喜爱,就是因其很好地把握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相似文献   

6.
李昕  蒋蔓菁 《中国广播》2005,(11):67-69
《青青草有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一档夜间情感类节目,听众群主要是身在“珠三角”地区的年青“打工族”。节目自2002年10月28日开播至今已三年的时间,从开播第一天起,节目收到的来信、来电、传真及电子邮件就络绎不绝,节目于2003年10月开设的网上论坛也十分火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青草有约》成为越来越多听众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主持人小草以其清新、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拥有众多忠实、热心的听众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7.
广播和电视的人物访谈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高端访问》栏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春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式,其人际传播的特点有传播者间的对称信息流动,传播者的光辉效应以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等;其大众传播的价值有新闻、宣传、人文、科学价值等。文章认为,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人际传播中存在不足,节目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相似文献   

8.
于志红 《中国广播》2002,(10):50-51
《新闻直播室》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午间播出新闻的直播节目。1998年8月1日开播以来,编辑和主持人共同努力,遵循新闻规律,不断探索节目最佳运作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赢得了听众普遍好评和认可。在河南台组织的听众调查中,《新闻直播室》收听率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9.
阜新蒙古语广播电台2004年2月1日起,对节目进行了调整,开设了《连心桥》直播综合栏目,《连心桥》栏目开播一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深受广大听众的好评。据粗略统计,一年多来,打进《连心桥》栏目直播间的电话近二万多次、播放歌曲超过一万首,听众送锦旗九面,赞扬《连心桥》节目的诗歌近两年40多首、信件200多封、电话近几百次,参与此节目的听众除阜新地区外,还有内蒙古、新疆、温州、北京等地区,遥远的日本国听众也参与此节目,听众多达百万人。《连心桥》栏目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一、《连心桥》栏…  相似文献   

10.
《田园晚风》节目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创始于1994年12月26日。开播10 年来,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广泛的亲和力深受听众欢迎。从白山黑水到西南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 听众群辐射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听众遍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播与电视之中的人物访谈节目日益收到听众和观众的关注,比如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以及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等都备受观众喜爱。那么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一类节目具有怎样的特点?目前存在怎样的问题和不足呢?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1985年1月1日央视《经济生活》开播,1997年5月5日央视二套形成以经济节目为特色的格局后,中国的经济(财经)类电视节目逐步走到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今天。然而,在所有的财经类节目中,除了以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快捷的财经资讯服务外,几乎都以谈话的形式构建财经专栏和深度报道节目,这其中又以通过嘉宾访谈、记者对话、名家专访等畅谈成功人士酸甜苦辣的财经人物访谈居多。这类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对制作的要求与其它专题、纪录片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将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人物访谈节目《商界名流》为例,谈谈财经人物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收听广播的老年听众比例将大幅上升,如何为老年听众提供多方位的咨询服务节目,是广播人的重要职责。浙江电台城市之声在早间5:30~6:30开设的《康大夫热线》节目,就是一档以中老年听众,尤其是老年听众为主要对象的养生保健咨询服务类节目。它以正确的理念传播养生保健知识,借全面的网络后盾为听众提供导医服务,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并把服务延伸到节目以外,让听众直接参与互动。该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受到中老年听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黄桃利 《新闻窗》2010,(1):65-66
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红帆船》1995年开播至今已15周年。15年来,每天17时至17时30分,节目主持人可可姐姐、《红帆船》“船长”准时与收音机前的小听众相约,一起驾驶着《红帆船》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15年来,许许多多与可可姐姐一起主持过《红帆船》的小嘉宾和小听众从小学走进中学、走进大学、走进社会……不变的是,《红帆船》依然伴随着收音机前的小听众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I0018-I00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FM89杭州新闻广播在西湖画舫上联台举行《直播中国——走进人间天堂杭州》获得圆满成功,节目播出后,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听众通过短信平台,参与节目,对杭州进行高度评价,全国听众参与人数突破了《直播中国》节目开播以来的最高记录。11月4日,  相似文献   

16.
黄妍 《中国广播》2006,(6):77-77
《财富人生》栏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在2003年12月1日开播的一档晚间时段的人物访谈节目,每天20:00~21:00播出。 《财富人生》节目通过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各类人物人生奋斗经历的展现,凸显不同人物各自鲜明的个性,表现不同人物对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独特的理解,展现当代人面对人生积极健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秦风热线》节目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一套)于2004年7月推出的一档舆论监督类新闻热线直播节目。播出时间是每天早上7:30-8:00。《秦风热线》开播一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节目运行平稳,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全省各地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评价《秦风热线》节目  相似文献   

18.
沈重光 《视听界》2000,(2):15-16
《宜兴人》是以“教授之乡”为背景的大型百集系列人物专题节目。从1997年6月1日开播并作为宜兴电视台的固定栏目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如今,《宜兴人》已成为宜兴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深受观众喜爱,并且受到国内一些不同类型电视台的关注,拍摄的人物专题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20多集。它的创办与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宜兴市广播电视局、台两级领导及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创作  相似文献   

19.
《今晚八点半》节目在今年元旦正式出台跟广大听众见面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节目,它以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等各类节目的欣赏要求和满足听众了解文艺知识、文艺动态的要求,热情为听众服务为宗旨,在文艺工作者和听众之间,编辑和听众之间,听众和听众之间搭起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的桥梁,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为己任。从播出以后西方面的反映看,这个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节目开播半年,听众来信突破6万封,  相似文献   

20.
张婴 《视听纵横》2002,(5):83-84
我是浙江电视台社教部《帮助》栏目的一名编导,从《帮助》栏目开播之日起就一直和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困难群众打交道,以前曾做过农村栏目——《田野的风》,主要也是侧重于人物类的节目。我觉得在这类节目中,人物采访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其实在一般的电视节目中,都离不开人物采访,尤其是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节目中,更要进行大量的人物采访。因为从知情人物或新闻人物那里获取的新闻材料最直接,最具体。但是我们平时也会发现有些人物采访空洞、套话,缺乏深度,似乎说不说都没什么太大关系。这样的人物采访不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到底怎么样的人物采访才能吸引人呢?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能揭示人物内心真实情感和想法的采访,以及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采访是最有魅力的。在形式上,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