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献[1-9]专门对覆杯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文献  相似文献   

2.
覆杯演示实验是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一个传统实验。这个实验不难做成,也很吸引学生,但是总有少数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吸引)住了?”因而使实验的说服力受到一些削弱。为了消除学生的怀疑心理,同时使实验现象更加生动,特对覆杯实验进行了一些研究改进,以作为对原实验的补充。一、如图1所示,在杯内加放一个玻璃彩珠。演示时手拿杯底轻微摇动,则彩珠在杯内沿杯口内壁旋转,并时而撞击杯壁发出叮嘡声响,生动有趣。实验充分说明纸片不是被水粘住的,因为上面不但有水,还有一定重量的玻璃彩珠,如果不是有大气压强把纸片托住,水粘纸片的力量是不会有那么大的。在课堂设置上,可以先预演一遍杯口粘不住上面放有彩珠的纸片(如不  相似文献   

3.
大气压强是大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对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许多学生往往不易理解 ,通过小实验巧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 .这些小实验有些可在课堂上完成 ,有些可在课外完成 ,器材简单 ,操作方便 ,效果较好 .图 1实验一 如图 1所示 ,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 ,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 ,放开手后 ,硬纸片立即下落 .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 ,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 ,放开手后 ,纸片不下落 ,水也不流出 ,这表明大气有压强 .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纸片不下落 .实验二 如图 2所示 ,取一注射器 ,把针筒倒夹…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三.包围地球的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海洋的底层.2.空气由于受到.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3.、叫做大气压强,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越,大气压强越5.小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他在杯中装满水(图l-l),再盖上纸片(图l-2),然后将杯倒置过来(图l-3),结果水和硬纸片(选填“掉下”或“没掉下”),这是由于杯子里的水和硬纸片受到外界向上的的作用.占.且个标准大气压强跟.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约跟.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大气的压强”一节,安排了“水杯盛满水用纸片将杯日盖严倒置水不流出”的演示实验,用以说明大气压强产生托力,托住纸片使水不流出。此实验可就地取材又富有兴味。但往往因纸片封盖不严,而致杯内进入空气,使水倾杯而出。为了做好这实验,我将此实验装置在杯口、杯底做了一点改进(见图1—5),现介绍如下: 推车内胎,8—10厘米即可,找一个杯口直径比所选车胎直径稍大的杯子(如玻璃杯塑料杯或瓶类均可)。将内胎直径张大,如  相似文献   

6.
覆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气压强作用的假设 历来的教材中,覆杯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都被用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取一个玻璃杯,往杯子里面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玻璃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竟然不落下来。是什么力量把硬纸片和水托住了呢?仅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吗?如果仅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那么硬纸片上最多可以挂多重的物体呢?  相似文献   

7.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大气压强”一节中,用传统的覆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1所示。但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有许多学生认为纸片是被水沾  相似文献   

8.
覆杯实验通过硬纸片托住倒置的杯中的水,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它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演示实验之一.图1是2012年人教版8年级下册物理教科书中的实验图片,在图片配文中提出问题:"什么力使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教科书中讲述到,如果把悬空倒置的塑料管的上端跟大气相通,使水上、下大气压强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这就是物理教师们经常用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因为实验器材取用方便,操作容易,而且效果明显,所以此实验成为初中物理课堂上一个传统而重要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教科书里“大气的压强”的课文中一直沿用“将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 ,水和硬纸片也不会掉下来”的小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课文中还同时安排了另外两个小实验 )。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效果明显 ,在课堂演示中往往被教师选中。但值得提出的是 ,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常常提出质疑 :认为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不是大气压的作用 ,而是被杯子“吸”住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再作解释 ,说 :如果用手向下轻敲纸片 (边说边做 ) ,水和纸片立即会掉下来。杯中的水重不是比轻敲纸片的力要大得多吗 ?开始水为什么没有将纸片压掉呢 ?可见是大…  相似文献   

10.
"覆杯实验"是中学物理中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典型实验,其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直观。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会强调杯口必须平整。为探寻杯口缺陷对覆杯实验的影响,本实验借助透明矿泉水瓶分别在满瓶水与半瓶水的场景中,通过对比瓶口缺陷与瓶口完好的实验效果,从而得出结论:在满瓶水与半瓶水的场景中,瓶口存在缺陷时实验仍能成功,且大气压强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1"覆杯实验"的改进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62页图11-3介绍了"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演示实验时,教师必须注意杯中的水要装满,纸片要硬,操作要缓慢等,尽管如此,实验的成功率往往不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罟讲行了改讲.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教科书里"大气的压强"的课文中一直沿用"将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和硬纸片也不会掉下来"的小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课文中还同时安排了另外两个小实验).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效果明显,在课堂演示中往往被教师选中.但值得提出的是,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常常提出质疑:认为硬纸片不会掉下来,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而是被杯子"吸"住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再作解释,说:如果用手向下轻敲纸片(边说边做),水和纸片立即会掉下来.杯中的水重不是比轻敲纸片的力要大得多吗?开始水为什么没有将纸片压掉呢?可见是大气压将纸片向上托住的.这时仍有学生辩白:轻敲纸片时,纸片与杯口密合不好,杯子"吸"不住硬纸片了.可见学生依然没能走出"是纸片被杯子吸住"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小实验两则     
一盆水、一个玻璃杯、一块手帕麟盆翔黝杯子里的手帕设有被打湿主要与空气有关。其实,阵了手帕外,杯子里还充满了我们看不兄的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时,空气压力会阻止水面往杯中上升,所以手帕就不会被水打湿了。一盐水、两个玻唱杯、一张硬纸片(大丁一杯口薛盆翔黝纸片  相似文献   

14.
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拾萃自制大气压强演示仪韦家帅大气压强存在演示实验,按照传统的方法拿来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一块厚纸片把杯盖严,然后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再把手松开,而厚纸并不掉下来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但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常有学生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62页图11-3介绍了“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演示实验时,教师必须注意杯中的水要装满,纸片要硬,操作要缓慢等,尽管如此,实验的成功率往往不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  相似文献   

17.
纸片盖住满杯水,倒置后盖不掉下,水不流出,这个演示实验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几乎每个教师都做过。由于实验很有吸引力,成功率又高,解释也不难,可算是一个既受欢迎,又极为简单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大气压力方向的实验中,教材采用的方法是:在一个装满水的杯上盖一张厚一点的纸(杯中不要气泡),把杯子倒过来,纸不会掉,杯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有压力.然后把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纸仍然不会掉,杯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从而说明大气压力的方向是来自四面八方.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实验不容易做成功,既使成功了,学生也误认为是水把纸粘住或吸住的结果,很难想到是大气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提出问题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2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专点大气压强例1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1990年,湖南省)[分析与*】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地球对空气也有吸引作用,因此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就是大气田强.这就是说,大气压强是由大气的重力产生的.第二间可根据作用在托里拆利管内、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来讨论.托里拆利管内水银面上方没有空气,因此就没有空气压强作用在水银面上,而管外的水银面上的大气压的压力就支持着管里的水银柱,可知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