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3日"红网"报道,湖南省地质中学老师将"男生扶女生腰"动作加进校园舞。而这一做法却因引发争议被取消,恢复教育部"原版"的敬礼动作。"男生扶女生腰"居然是老师心目中的一大"创新",如此观点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创新的效果却令人"伤心"——男女生们不好意思起来,有的女生甚至羞红了脸。面对学生们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3.
袁懿慧 《考试周刊》2013,(63):54-54
<正>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为它的范围广,选材自由灵活,只要与话题沾边即可,所以,相对于命题作文和一般材料作文要容易写些,考生的作文也大都像模像样。然而,面对数以万计的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还得有一招绝活儿,那就是创新。下面我来谈谈创新的一些方法。一、紧扣话题,巧拟妙题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谈话的中心"写作。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学生自拟标题,而且往往所给话题具  相似文献   

4.
古代教育史大体上可以称之为语文教育史,而古代语文教育家中,李贽则占据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地位。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她的开放性,而李贽的内在风骨也是其开放性。正因如此,现代语文教育和李贽的语文教学思想有很多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5.
陈敏 《中国教师》2013,(22):49-50
在作文教学中,想要学生学会写作,就要弄清作文的"源头活水",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通过写作规律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从学生出发,旨在探寻作文写作的奥秘。作文要有活力,就得有"源头"。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笔者从三方面探讨寻找作文源头活水的策略。一、关注生活重积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  相似文献   

6.
做饭,首先要有“米”,如果没有“米”,再巧的人也煮不成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先得有“米”,否则任你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优美的作文来。作文中的“米”就是写作的材料,可以这样说,写作材料是作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文贵创新,自古皆然。清代郑板桥强调写诗作文要"标新领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文章最忌百家衣" (陆游语 ),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谁不厌烦 ?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作文创新的能力是指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以新颖别致的材料,创造出新形象、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的能力。通过该能力的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个性,提高语文素质。  作文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立意创…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战乱纷争的年代,同时也是精神自由解放的年代。多种观念的兴起和交汇形成的思想大潮让男性作家经受着时代变迁带来的冲击,同样他们笔下的女性也经历着思想波澜的颠覆。伴随着生命意识的觉醒,女性以一种反传统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们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赋作绝唱。  相似文献   

9.
鉴赏家、书法家张葱玉(张珩)曾预言:张大千伪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张大千仿南宋人梁楷的《双猿图》瞒过了鉴定大家吴湖帆,吴将其仿品断为自家祖  相似文献   

10.
杨再喜博士的新著《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视角新颖,材料翔实,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也颇受启发。本人读后,感触最深的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熠熠生辉,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接受,其思想成就则隐而不彰,几乎被文学成就所淹没。其实,柳宗元“是代表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一般的介绍也往往是思想家(或哲学家)与文学家相提并论。而我认为:柳宗元思想成就的价值甚或超过了文学成就,特别是其民本思想所达到的高峰,雄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数千年,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江西省的高考中,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居然诞生了四个状元:文科"龙凤胎",理科"双黄蛋"。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文科"龙凤胎":周碧瑶(临川二中)、陈瑒(鹰潭一中),以662分的成绩获得了江西省文史类第一名。理科"双黄蛋":张旭琛(师大附中)、杜京良(安远一中),以693分的成绩获得了江西省理工类第一名。  相似文献   

12.
提倡高中作文"真写作"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真写作"首先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学生审美鉴赏的基础。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寻找内心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写作"还要求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得有个性、有创新。这就对学生语言构建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汲取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给养,会使"真写作"作文的思想内涵提升到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3年江苏高考"蝴蝶与蜡烛"这种新材料作文的出现,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终于实现了"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材料作文取代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这可以算得上是材料作文的一次成功逆袭,那么为什么会称呼这种形式为"新"材料作文,给人前世有缘今生有约之感呢?比较"前世",它到底新在何处?展望"今生",它又将走向何方呢?一、比较"前世",新在何处材料作文曾独步天下,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1999年全国卷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备受关注,也饱受诟病。由于作文教学过程残缺不全,方法缺少创新,鼓吹"速成",教唆"山寨",故学生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唤醒学生的"成品意识",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就作文梦想。  相似文献   

15.
《史记》所写人物涉及面之广、之全 ,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司马迁能够突破感情好恶 ,实事求是地写出历史人物的正、反两面 ,也是极不简单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作为北宋、南宋的跨代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是中国书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枝奇葩.笔者不考证研究宋徽宗如何开创了"瘦金体",而是考证研究他所历经的靖康之变前后的"以书画取人",设立"翰林书画院"专司宫廷画,以及北宋、南宋画风的迥然不同,从中可以发现宋徽宗的"瘦金体"所展现的"审美取向"对南宋偏安"临安"以后的南宋画风影响深远.撇开政治的背景,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宋徽宗赵佶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奇才之一,他的"瘦金体"传世极少,但是对南宋的书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李渔的小说因思想艺术方面的缺陷而饱受后人诟病,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其在小说领域内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所带来的创新,虽没有系统的理论总结,但李渔用他的创作向我们展示了他所坚持的理念,其在小说方面的创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渔在文艺观、人生态度所具备的异于常理的特质体现在小说创作中则形成了其标新立异的反传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刘锋 《留学生》2013,(4):18-19
这是一位朴实的老人,一生从未离开教育行业,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全部贡献于心爱的教育事业。他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似乎算不上惊天动地,但在那个年代,恰恰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无古人,是因为前面从来没有人做过:后无来者,是因为他都做了,后人无须再做。他是一座伟岸的“桥“,搭起了东西方教育互通互学之路,也搭起了中国上海教育走向国际化之路。他为中国窥探世界,打开了一扇教育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如今,明星们越来越需要"偶像"这个词来包装了。偶像剧、偶像明星、偶像歌手……"偶像级"人物的特点是:长得要超凡脱俗;性格要特立独行;身材要前无古人;说出来的话更要后无来者;眼睛也要像闪光灯,送出的"秋波"无人能"抵"。有了这些美丽的外表,明星们想不成偶像也难呀!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