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已经成为出版业生态系统演进的技术新样态与发展新动力,认识其本质及特征是新常态下科学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出版业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体系、要素生态位与运行规律,大数据驱动出版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激活生态要素,我国的因应政策应包括大数据集成、开放、扶持、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玲 《出版参考》2021,(11):36-40,65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出版业守正创新,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涌现出大批精品力作.本文根据2016-2020年度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从规模总量、类别结构、图书类型及特征几方面对这些精品力作进行分析,并就畅销书向常销书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7年的编辑出版业呈持续发展态势,媒介融合是总体趋势,大数据和VR等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编辑出版方式,"互联网+"的新思维推动传统出版业和编辑人才的转型,实体书店的发展为全民阅读持续推广提供了设施基础,IP的改编和再创造仍然是热门话题。学术出版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和惩戒愈加规范,传承和弘扬编辑的工匠精神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下鼓励出版业"走出去",传播国内的优秀出版物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文化自觉的演变中,张元济、高梦旦、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出版人作为"少数人"的代表,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转型既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也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在转型中分化出来的两大主流——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近代文化自觉中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出版业在改制转型中,继"造大船"、建集团之后,近来又有一种现象令人颇为瞩目:那就是大社兼并小社,国营找民营联营。不少出版社,力图扩张规模,实现"做大做强",有的也获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形势需要和出版改革的重要成果,自然应予肯定。但凡事  相似文献   

7.
王艳 《出版广角》2018,(11):22-25
出版智库的出现和建设,能够直接惠及出版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面向,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出版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因此,出版智库具备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依据.今后,出版智库要努力成为人才流动的"旋转门"、定制知识服务的"项目库" 、建立成果转化的"大平台",从而推动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外一些主流媒体近年来的诸多实践和探索,体现了较为鲜明的集成服务思想,通过各种转型举措激活生产要素、更新服务方式,这正是集成服务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与发行国家,美国图书市场的总体规模是中国的两倍以上,美国教育出版市场的总体成熟度与创新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当前中国的教育出版业正处在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全球领先的美国教育出版业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特点、典型案例与趋势的初步分析,为中国教育出版界的数字化转型思考与行动提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面临转型郑州赵同志在《编辑之友》(1995.4)撰文认为,出版业转型,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体制转型。这是出版业转型的前提,或者说是出版业转型最直接、最具体、最实际的表现。其二,是文化转型。这是出版业转型的核心,或者说是内在的本质要求。其三,...  相似文献   

11.
刘永坚  吴婷  白立华  施其明 《传媒》2021,(9):78-80,8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变革,加强新型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出版业数据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立足"新基建"的时代背景,分别从政治、经济、技术和服务导向探讨了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出版新基建"为契机,构建符合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新准则,以期为推动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业是市场竞争比较成熟的行业,出版品种、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长.出版业发展特点整体上表现为:利好政策催生各类优秀出版物、资本与金融促进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引导转型、"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力.出版上市公司表现出出版主业稳定增长、内容生产环节略显薄弱,出版市场日益成熟、进入非暴利时代,出版业数字转型带来新增长点等三大特点.出版业未来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内容依然为王、平台建设成为新商业模式、手机出版成为主体.内容原创,跨界融合,出版业"带状发展",出版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等界域将会出现较大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杨悦  商建辉 《新闻界》2012,(21):63-65,69
我国出版业实物外贸逆差在"十一五"期间呈持续状,以出版业贸易数据为基础,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从市场规模、商品结构、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出版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竞争力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市场规模影响起着次要作用,商品结构效应为负,但比重较低。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提升我国出版业竞争力的同时,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出版业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出版业该如何发展,是出版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文章阐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意义,总结出版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术困惑、实践困惑和产业困境,探索绿色造纸、绿色印刷和出版业转型升级方向,并从国家战略、出版产业、出版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出版业绿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侯鹏 《出版参考》2015,(13):11-14
英国出版业历史悠久,国际竞争力强.按销售额计算,英国出版业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五位,出口居全球之首,也是英国最大的创意行业.然而近些年来,一方面英国传统出版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所萎缩;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推动着出版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数字化出版模式在英国的出版业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推动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完善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和凝聚高端复合型人才,加快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提高新闻出版业自主创新能力。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背景、意义、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版业在国际上的被关注度逐渐提升。然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出版业与西方文化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营销渠道不畅是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一大障碍,通过渠道协同使我国出版物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是扩大我国出版物"走出去"规模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金更达  傅强 《出版参考》2013,(31):15-16
尽管我国出版业已然清醒地认识到顺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内有观念、资金、人才、技术等的限制,外有IT、传媒、运营商等竞争者的围堵,自我转型之路异常艰辛,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贡献率不足5%。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十二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总局)将"加快科技与出版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列入2013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12项工作要点之一,并遴选出首批25家在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实施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关键五年.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时期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如何实现出版业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