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学生对逃课的态度漠然.选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本科层次的要求不适应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三方面的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笔者对东北电力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分别按学生性别、年级、课程类别等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和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提出了建议,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艳红 《华章》2008,(15):84-85
大学生逃课几乎是每一个高校都存在的现象,要解决逃课问题,根本在于要使学生对课堂"动心",促使其有心、用心、热心去上课.以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以心理"转化"为基点来探讨如何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从而有效地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以有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提出更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表现为以下特征;学生逃课以"不去,也不点到"为主要手段;专业课旷课学生少,选修课和公共课旷课学生多;女生的逃课不再是"羞答答"的行为;城镇学生逃课率高于农村学生;党员逃课率相对较低。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教师上课不能给学生思维与学术的启迪和熏陶,教学管理缺陷,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对逃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同学间相互监督不够。降低学生逃课的主要对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执行考勤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自我控制力;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逃课的危害性,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赤峰学院大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隐性逃课的现状、隐性逃课的特点、大学生对隐性逃课影响的认识、产生隐性逃课的主客观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隐性逃课的可行性方案.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提升学校和任课教师及全体学生对于隐性逃课的重视程度,改善我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逃课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本文从学生、学校两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逃课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逃课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逃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方法陈旧、职业道德缺失,学生自身管理意识较差等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考评制度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压力过大的状态下,而得不到缓解,就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曾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学中有55%的同学偶尔逃课,有18%的同学经常逃课,证明当前大学生逃课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分析导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倦怠.由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急需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是众人皆知、习以为常的现象,许多学者也分别从逃课的主体--学生入手,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本文分别从逃课现状、逃课原因及一些见解和看法等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解读,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逃课按方式不同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按目的和动机不同可分为"理性逃课"和"惰性逃课"。本文从博弈论、学生剩余、帕累托最优、X-低效率角度分别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逃课会造成其福利损失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应对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地方院校学生为对象,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隐性逃课很普遍,且逃课方式多样性与交替性并存,不同年级隐性逃课差异性大,隐性逃课与课程类型和学习兴趣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逃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媛 《教育与职业》2015,(8):108-110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大学扩招以及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学生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质量.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管理方法、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方式以及学生自我的约束能力等.只有立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逃课现象日趋严重,各个高校均有发生。本文从大学生逃课的概念开始阐述,主要介绍了大学生逃课的现状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大学生逃课所产生的利弊损失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9.
应珂  余斌 《学周刊C版》2014,(3):14-15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不认真上课反而经常逃课成为国内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逃课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因此,大学生逃课现象已经成为每个高校教学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