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幽默讽刺的审美效果都是笑,创作用意上却有细微的区别,标志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独立的唐人小说多幽默讽刺之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讽刺对象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形成一幅“群丑图”。唐人小说讽刺虽仍属草创,却粗具规模,取得了相当成就,奠定了唐人小说“特绝之作”、“一代之奇”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长河里,曾升起过两颗璀璨的“新星”:一是三十年代被鲁迅誉为左翼文坛“新人”的张天翼;一是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了读者,震惊了象他一样正在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的钱钟书。他们均继承了鲁迅以来的新文学讽刺传统,批判剑锋直指病态社会、病态人生,以及国民性中种种丑陋的“根性”,为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讽刺艺术上,辛辣、犀利、幽默多具毁灭性的嘲弄,是他们讽刺艺术的共同特征。然而,他们通然不同的艺术个性,又成为中国现代讽刺文学艺苑里两朵…  相似文献   

3.
冷眼冷笔、冷嘲冷讽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点。张爱玲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上海冷漠虚伪的家庭人际关系,讽刺了人的种种愚昧、虚荣、冷漠和自私。也讽刺了其他种种可笑的事物。鲁迅的讽刺艺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讽刺艺术属于“有我之境”的讽刺艺术,而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是“无我之境”的冷眼旁观、冷言冷语,然而,在冷静的剖析与无情的讽刺背后隐藏的却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张爱玲对芸芸众生有着一副菩萨般慈悲的心肠。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虽非非“足称讽刺之书”,然其中确有不少成功的讽刺之作或语涉讽刺的内容。在讽刺手法上,蒲松龄借鉴了前人的讽刺艺术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劝善惩恶,往往收到了发聋震聩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讽刺艺术个性的构成,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鲁迅小说讽刺艺术中几个突出方面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展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成熟和完美,体现其“于平淡中见深刻”的讽刺个性特点,从而确证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在中国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桂杏 《现代语文》2006,(11):27-28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学史上不朽的讽刺学巨。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其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好作品。并且说,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的小说“乃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采用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以现实中的人为小说的原型,讽刺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科举制度了。鲁迅曾指出,此书的“机锋所向,尤在士林”,是以“士林”作为“指镝时弊”的解剖中心。其次指出在“士林”中“故难制艺以及制艺出身亦激烈”(《中国小说发展史略》),批判八股制艺甚为激烈。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的《围城》运用了大量的“讽刺的比喻”(或称为“讽刺性比喻”)。这种“讽刺的比喻”具有“贬低性”、“双向性”等特征,其中多与女性有关。《围城》中的比喻和讽刺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典范,这种“讽刺的比喻”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在女性观上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8.
讽刺(satire)是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本文介绍了在英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的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出现的讽刺手法,浅析了乔叟采用讽刺手法的目的及其本人表现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0,(5):58-58
同学们好!欢迎做客“小拇指”漫画,这期将带你走近讽刺漫画。漫画的表现空间是广阔的,针砭时弊是漫画最能发挥作用,吸引读者的,所以看了讽刺漫画让人觉得解气、痛快,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讽刺漫画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作为讽刺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1920年,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时曾说,“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诚然,作为中国现代反封建的斗士,讽刺一直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他对付一切丑恶事(人)物的辛辣、锐利的武器。所以曾有学把鲁迅小说的总体特征总结为“讽刺的写实”。那么,鲁迅的小说是如何进行讽刺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夏芳 《考试周刊》2009,(25):20-21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屹立于我国讽刺小说的前列。在艺术上,它们有着许多异中见“同”之处。其一。从描写对象上说,两部都写“儒林”或“士林”。其二,从表现方式上说,它们部采取了讽刺的手法,是讽刺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12.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对象是社会,动机是善意的。关于“讽刺”,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过对“讽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死魂灵》与《儒林外史》同是讽刺艺术的典范之作,“含泪的笑”是这两部作品共同的讽刺风格。但是由于作家的个性、气质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运用的讽刺手法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现代讽刺喜剧滥觞于明戏时代,但其真正的诞生却是在“五四”新化运动中,在此后的十年间,它完成了讽刺喜剧化的历史任务,并在寓言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早期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讽刺挖苦使不得谭奔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半句寒。”多年来,我探索了有关对中学生的一些教育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其中一条是:讽刺挖苦的方法使不得。有一次上课,我正讲解我认为很重要的“多重复句”但学生不重视,不专心听课,更...  相似文献   

16.
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高中课《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突出了其“怿”,通过这人的奇谈怪行,对其进行讽刺与嘲弄,暴露了他的保守与反动。  相似文献   

17.
《变色龙》中的“四”所谓“四”,是指作品进行讽刺的四个角度:一、小说题目的讽刺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它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止其他动物对自己的侵害。作者用这种动物为题来借喻讽刺小说里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于变色。在断案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从《呐喊》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看作者的讽刺手法张生荣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讽刺大师。他的作品内容博大精深,文笔泼辣犀利,堪称一代文学巨擘,讽刺手段不仅大量地反映在他的杂文和散文诗里面,而且“漫画式的形象勾...  相似文献   

19.
漫画12则     
《科技文萃》2001,(4):191-192
TS,无题黄其贡 TS,——报告丞相,人间也闹水荒,只给大王找到这种水! 江有生 TS,背井离乡 (乌克兰)奥列格 (《讽刺与幽默》) TS,无题 (以色列)波瑞根 TS,超级大脑 (澳大利亚)路易斯 TS,丫头的日记陈景凯 TS,“盲人”摸象司海英 (《讽刺与幽默》) TS,三不要 一年老令君大书县治之前,曰“三不要”,注之曰:“一不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次早视之,每行下添二字:“不要钱”曰“嫌少”,“不要管”曰“嫌小”,“不要命”曰 “嫌老”。——《筠廓偶笔》 (《群言》) TS,家人的关怀赵良 (《中国老年报》) TS,夫妻之间 TS,“牵手”左川 TS,(德)亨利·比特勒尔 TS,(《讽刺与幽默》)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讽刺?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在这里,鲁迅(除了强调讽刺的“真实”外)所强调的“精炼”、“夸张”的笔墨和“艺术的地——写出”,实际上就是强调讽刺的艺术。讽刺惟其讲究艺术,才“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才能造成笑声——愤怒的冷笑、辛辣的嘲笑、轻蔑的嗤笑、善意的讪笑;通过笑声,才能将讽刺之火喷向反动阶级,喷向丑恶、腐朽的社会,喷向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发挥其“匕首”“投枪”的战斗作用。鲁迅写杂文,最善于根据议论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灵巧地运用讽刺,往往三言两语,就使敌人哭笑不得,而让人民哄笑不已,形成一种谈笑风生而又威风凛凛的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