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 ,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教育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主体共同体主义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活动 ;课程设置上呈现“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行为(目的)是由一组主体(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对另一组主体(很少情况下是一个人)实施的,前者称为教师,后者称为学生。”教师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不过,这里所说的教师的教学主体性是“隐性的”和“情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而非给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间的互动关系机制是个体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策源地,任何撇开具体的实践、社会和不断改造着的外部世界来谈论个体主体性及其生成问题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从宏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方式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维度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的知识增进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整合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能力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虚拟交往中的主体性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对“物”的依赖,在今天突出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尤其在网络虚拟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严重的困境。在大学生虚拟交往中,虚拟交往主体的符号化和语言即身份以及大学生主体性由“自我”走进“自失”走向“自觉”,使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以下困境:主体性成为“中介”的俘虏;个人与他者交往理性的缺失;个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摆脱困境的根本在于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即认识自我的自觉、现实交往的自觉和交往理性的自觉,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李斌 《中国德育》2004,(9):25-27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是否能建构一种尊重人的主体发展性和主体生成性的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很值得反思,并在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的主体性的理论视野反思当下的基础教育,我们看到,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正在走失,学生处于“无自我的主体”状态。要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实际就是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和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要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尊重学生的自由思想的权力与话语权力;要建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要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主体与主体性教育散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体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主体教育不仅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而且已经成为当代一种影响广泛的教育思潮。本文提出了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活动生成说”、“社会生成说”和“教育生成说”、“形式主体与实质主体说”和“外在主体与内在主体说”等新观点;并在批判性反思现实教育主体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方式(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9.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现代启蒙工具理性批判理论陷入了困境。只有立足于“实践”这一交往关系产生的坚实基础,根据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建立在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之上,从主体哲学走向主体间哲学,由工具理性批判走向交往理性,由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哲学,才能超越现代人们长期墨守着的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才能使批判理论走出困境。因为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行为理论,才能超越先验理性和超验理性的证明模式,摆脱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窘况,从而为现代性理想的兑现提供合理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典人文教育注重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然而,“群体”道德湮灭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性。近现代教育科学主义遏制人在教育中的个性,人本主义片面张扬个人主体性,忽视教育的社会价值。鉴于此,当前的主体性教育应关怀个人和“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既具有“个人”活力又富有“类”关怀精神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忽略了对象的客体性维度,人的主体性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要走出这一主体性困境,必须呼唤社会实践中精神文化实践和伦理实践的审美性和道德性维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通过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沟通,达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体性教育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路径,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有主体性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合法性的内外逻辑决定了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存在着体制内主体性与体制外主体性两个维度。作为党领导下在大学内部贯彻外在于大学的国家政策方针理念的管理者与执行者,中国大学校长亲历了当代中国大学体制在政治权力体系规约之下从异构到同构以及大学校长只有体制外主体性而缺乏体制内主体性的全过程。而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根源在于体制内主体性高于体制外主体性,反之则阻碍其卓越发展。在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校长主体性构筑实践中应促使国家主导型文化向社会主导型文化转移、促使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转移、制定《大学校长法》对其主体性明确定位、在大学校长职业内部强化职业意识教育等,以促进体制外主体性向体制内主体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讨论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的主体性,亦如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构成.没有他者的参与,其主体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自身外在性的他者才能辨认出主体的踪迹。  相似文献   

16.
《天路历程》是漫长的18世纪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者约翰·班扬在这部宗教寓言中将基于个人主体性的信仰选择视为个人宗教身份及社会权威建构的驱动力,并在"救赎""名利场"这两个命题中揭示了权力与权威个人主体化的过程。班扬认为,个人救赎是基于个人认知,自主选择的信仰之路,并在神意指引下,独自面对各种考验,直至灵性的成长;同时,个人救赎是在与他者,以及社会这类"名利场"的互动中得到验证,并以推动属灵社会的建构为目标。班扬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参与新兴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深度契合,对社会精神建构有着深远影响。《天路历程》在文本传播与社会影响这两个层面揭示了个人主体性之于文学公共领域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游戏”思想在东西方都曾引起研究的强烈关注,而康德和庄子作为提出这种思想的东西方的第一人,理论既有极大的差别又不无一致性,康德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期望人自由拯救自已,而庄子则取消人的主体性,从而希望通过顺应“道”而由“道”来来拯救人。但是,二都体现了各自对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并付诸教学实践。研究小组拟以实验研究法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及教学实践,并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对发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体性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首先解决吃穿住用行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由于事物存在与交往的普遍性、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条件性,单独的因素终不能构成其存在的始基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源泉。存在者,即决定者。无论是自然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还是社会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都不能机械的以单级因素来决定。社会的发展尤其如此,幻想以对经济路径的依赖、主体性的张扬来自发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是机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社会领域的误用。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覆盖了其整个活动领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践踏师生和谐关系、侵犯学习者主体性的"过度教育",它是人类操控自然欲望在教育领域的"移情"式体现。"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教授行为的过度、理论知识强调的过度、学习动机外化的过度以及成人化观念的过度。"过度教育"容易导致学习者纯粹性认知片面发展,主体完整性丧失;内在主体性抽空,社会工具性畸形;独立品格萎缩,依赖品格形成;本源兴趣销蚀,质疑精神钝化。实现"过度教育"的回归,教育者就要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关注学习者在实践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以适度的教促成学的自然效果,生成学习者自我的主体感,达成学习者的自然需求、能力与意义,使教育真正成就人的自然性与本真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