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期刊的迅速增长,图书馆藏书中期刊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从学科内容方面向读者揭示和推荐馆藏期刊,必须完善分类目录。但以往我国没有成型的期刊分类表,各馆采用的期刊分类表很不统一:有的用《中图法》简本,有的用《外国报刊目录》中的分类表,有的用自行编制的期刊分类表。为便于期刊的统一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于1983年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后,于1987年2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国内外期刊分类的分类表。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是在1956年建院的同时诞生的.现有藏书十二万多册.在图书分类方面,分两个体系:即艺术书和非艺术书.对于艺术书籍的分类,我们使用的是结合我院专业情况自编的《艺术图书分类(初稿)》.非艺术书籍,1981年前采用的是《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试行草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深感原使用的《中小型表》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情况了.为了使我馆的图书分类工作逐步向标准化过渡,为将来的自动化检索打基础,于1981年春,开始对非艺术图书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由于分类法的更换,在我馆就出现了三套藏书组织和分类目录体系,这就给书库出纳人员的提书归架和读者检索书目增加了很多不便.为此,必须把原来的藏书和目录卡重新分类.  相似文献   

3.
一、此法缘起图书馆一经确定一部分类法后,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它在本馆得以实施。具体地说就是如何运用它更好地有效地提示日益增多的藏书和科学系统地组织藏书排架,即组织图书分类目录和实行图书分类排架。分类目录是从学科知识门类方面来揭示图书馆藏书内容,按照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在目录体系中,分类目录是主导目录。分类排架则是按藏书内容性质所属的学科体系在书架上的排列方法,分类排架又是各种  相似文献   

4.
网络分类目录及其分类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网络分类目录提供浏览方式的信息查询途径,具有直观、信息质量高等优点。网络分类目录采用的分类法有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法和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包括杜威十进制法、国际十进制法、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图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实际方面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事,就是统一一切藏有普通书籍的图书馆的分类法。为读者的利益,为培养图书馆的干部,为各图书馆的集中统计,以及编目的集中化(在中央印制目录卡片),全要求这样的统一”。杰斯林科也说:“缺少统一的分类法是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必须消灭所有图书馆中存在着的不一致,并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统一分类法能使藏书,目录和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我国图书馆学界的主题法还没有普遍应用,因而图书分类法在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分类的组织、专题目录的编制、图书的排架,都是以分类法为根据的。作为类分图书资料的工具——图书分类法一旦修订,势必影响到图书的排架和分类目录组织,影响到图书流通和参考咨询等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如何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的问题,谈谈体会。一、在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中我馆的若干做法分类法修订中,有关变动类目图书的改编,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如何进行这项改编工作呢? 我馆的做法是: (一)统一领导,提高认识,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7.
档案分类表惯称档案分类法,如《中国档案分类法》等它是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组织档案分类目录、开展档案分类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一部较完善的档案分类表,除应具备“编制说明”、“主表”、“辅助表”等部分之外,还应配以必要的“类目索引”或“相关索引”。然而,纵观目前已编写完成的绝大多数档案分类表,这项工作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就编制这种索引的必要性、原则及方法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仅供有关部门及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分类与网站分类目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献信息分类方法对网络信息分类有很大的影响,但文献信息分类不是网络检索系统的最佳分类方法的选择;网络信息分类是以实用性为分类标准,文献信息分类是以其知识属性和文体形式为分类标准;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在类分网络信息时存在概念表达等方面的局限;分面组配分类法可能是一种较适合网络信息分类的方法。网站分类目录是应用分类的方法对巨大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揭示的有效手段;网站分类目录存在着多样的方式并与《中图法》对信息分类的标准不同;网站分类目录在其目录设置上都结合网络分布式互动性的特点采用多重列类的方法组织信息;建议网站在类目的立类、分类人员、概念表达上注重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9.
事实告诉我们:纯分面的分类法和纯体系的分类法都难以承担对文献进行分类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的双重职能,因此,文献分类法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组配分类法向体系分类法靠拢,体系分类法向组配分类法靠拢。那么,怎样实现体系分类法向体系组配分类系统过渡而组配分类法向组配体系分类系统过渡呢?  相似文献   

10.
机读目录环境下的书次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书次号是排检同类图书的顺序号码。它使同类图书个别化,次第化,是图书分类的延续。在手检目录里,书次号是组织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类号完全相同的款目,采用不同的书次号组织目录,就可得到不同的排检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关于书次号的编制方法共有7类25种之多。由于书次号的种类繁多,而且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所以,尽管分类法逐渐趋向统一,但各馆所采用的书次号仍然不尽相同,分类目录很难得到统一,书次号的标准化和统一问题作为文献工作标准化的重要一环,一度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成为可能,标准化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实现网络化最基本的要求)摆到了议事日程,于是,用作排检同类图书的书次号的标准化和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2.
著者号,或称之为书次号,是索书号的组成部分,被用来确定各类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即解决同类书的排列问题,同时也解决目录卡片的排列次序问题。著者号是组织图书的分类排架和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书库管理、流通阅览和目录组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著者号随着分类法的发展一起发展,国内外皆然。从图书馆实践可以得到证明:每当出现一个新的分类法,每当一个图书馆改用新分类法时随着就提出著者号的问题。近几年图书馆界讨论著者号问题,就是随着采用新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一九八四年二月间,我们对牡丹江市区十个厂矿的工会图书馆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一、现状1、领导体制:由厂工会的文体委员或文化宫(俱乐部)主任兼管。2、图书登记:基本采用总括和个别登记帐。3、图书分类法:采用《中图法》(简本)进行图书分类.4、目录设置:全有读者分类目录,八家有公务分类目录(兼作典藏卡)和书名目录。5、服务设施:全有借书处,九家有阅览室,其中四家为图书阅览与游艺共用一室。  相似文献   

14.
统一图书分类检索体系是图书馆工作中的新问题,其内容有:1.分类法在体系结构、编排方法、号码配备等方面的统一;2.分类法的类目名称、专业术语的统一;3.分类法增、删改和管理要统一;4.分类法的使用方法、规则要统一;5.分类法应统一用于图书、期刊、资料等。总之,全国各图书馆和图书馆的各业务部门(包括图书、资料、期刊等),要使用同一部  相似文献   

15.
樊瑜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15-118
针对各个学科领域期刊分布的发展特点,结合分类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编制原则,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具体修订措施,包括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增加类目设置和类目注释、规范类目名称和注释、删除重复的类目、完善形式复分表和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16.
音乐院校图书馆在类分音乐图书时,究竟应采用何种分类体系,依据何种分类法,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音乐院校的数量比“文革”前明显增加,这些音乐院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图书、乐谱、磁带、唱片等多种类型文献。而长期以来,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均采用“自拟法”,这就难免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图书分类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主题目录”、“分类目录”的利弊和取舍问题上,众说纭纭、不外乎三种主张:1.从分类目录过渡到主题目录。2.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同时存在,或者编制“分类目录主题索引”。3.大部分馆主张使用分类目录,完善分类法。对主题目录的采用,取等待(条件具备)的态度。我认为: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也可将二者合一。为此,结合我馆期刊组开展的“中文林业期刊文献专题检索”业务,谈一谈“分类主题目录”——一种将“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合一的目录。在我馆“中文林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之间产生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许多综合性科学,边缘性科学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不断涌现,如何正确将期刊归入恰当的类目,是期刊分类中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委会,已经编写了《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征求意见二稿)》,(下简称:“期刊二稿”)。这对我国期刊分类法的统一规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中文期刊分类工作的实践,谈几点浅见。一、充分发挥“组配编号法”的优越性类号组配是分面分类法的标记原理,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称《中刊表》的出版,它使期刊的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简单化。而将它与《中图法》相比,它具有号码简单,直观性较好,分类速度快等优点。就我室专业期刊分类中的使用情况看,《中刊表》仍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修订,现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众所周知,一部新分类法的实行,将面临着繁重的重新分类工作,而分类法同其它事物一样,总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重新分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书刊分类中,要有一个长久的规划,应尽量保持分类法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在我们资料室最近装钉西文期刊的整理中,校图书馆要求:从1988年后,原有按《中图法》分类的期刊均改用《中刊表》分类,这样,以往用《中图法》分类的期刊分类码与《中刊表》分类码相差甚大现比较如下(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图书分类法,是每个图书馆进行图书分类的唯一依据,对每个大中型图书馆来说,图书分类法中的详表,是类分每种图书的实际依据。我国有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每个图书馆在性质任务、读者对象和藏书重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图书分类法,作为各类型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通用的工具,是基本适用的。但是,由于各馆的具体情况不同,仅仅依靠一部图书分类法,而没有结合本馆实际制订的图书分类业务工作条例,要很好地完成图书分类工作无疑是有一定困难的。还应该看到,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