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选本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批评在理论层面上有三种形态,即选本的序跋、选本的评点和选者的选文;选本批评具有两个理论特性,即直接阐述与间接领悟相结合,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相结合;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学观念的外化和载体,文学发展的总结和见证,文学流播的媒介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其结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风格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品质、心理品质、职业品质、生理品质以及个体对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等方面;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在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遵循一定的结合机制: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统成整体,共同制约;协调一致,创造性结合.  相似文献   

3.
选本活动是一种特定的文学活动方式,一种特定的文学史运作方式与文学批评方式。经典相关于选本,选本活动本身即是一个经典化、去经典化与再经典化的过程。从构成及其现实运作的意义上言之,由于选本活动是由众多的质素或环节构成的,其体现为一种整合性的动态系统,并存有着自身多元化的意向。这样,虽然选本活动的确存有着批评的质素,但却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批评形态而存在,选本批评的命名在某种意义上遮蔽了选本活动的综合性与集合性。与选本、选本批评等相关概念相比较,选本活动的概念更具有理论张力、现实针对性与方法论意义,其极大地开拓了选本研究的视野,健全了选本研究的意识观念,强化了其现实感。当下选本活动研究可在以下论域中展开,亦即其一,选本活动的理论研究;其二,选本活动的历史研究;其三,选本活动的统计学一实证研究;其四,选本活动的应用研究;其五,选本活动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1949年之前出版的鸳鸯蝴蝶派小说选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不同时期选本编选、出版及其影响的历史脉络,归纳、分析选本特点,并对其编辑、传播、接受和选本价值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学中的知识因素,为文学理论与批评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文学中客观以外的因素,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科学性造成了障碍。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科学性之特点体现在辩证意识、语境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诗学批评史来看,金代诗学的几种批评形式出现了一些重要新变。诗话相对冷落,却体现出远离宋人诗话、独立发展的倾向;论诗诗逐渐兴盛,以七绝为主流形式,元好问、王若虚的论诗绝句是论诗诗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影响深远;《中州集》等选本及其相关的诗人传记,完善了选本这一批评方式,发展了评传这一新型方式。金代诗学批评形式的这些新变推动了中国古代诗学批评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本批评是一种以选寓评或选中兼评的文学批评样式。选编者的主体意识使选本批评显现了审美主体的文学观念;科举考试的实际需要使选本成为揣摩法则的写作范本;选本的历史意识是文学史的独特书写;序、论、赞、评的批评方式使选本呈现出多元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9.
选本并不仅仅是对所选文章进行的资料汇编,同时也以实涵虚地体现着选家的文学眼光和批评取向。通过两个选本在编选过程中对同一个作家的创作所做的取舍,会更明确地观照出各自的选录标准。就《昭明文选》和《古诗归》两个选本对陶渊明诗的选取,从诗的风格、神韵、结构等方面,结合选本序和点评中涉及的选录标准,对两个选本的文学观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当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教师应当予以批评指正,甚至予以必要的惩戒,以便使学生及时转化,健康成长。有的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坚持科学方法,学生心悦诚服,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叙事探究的理念与方法,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一位东乡族女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进行了描述、诠释与反思,揭示了她对于教师职业、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研究发现,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关键事件、重要他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自主发展意识与专业追求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风格是文章家成熟的标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形成文章风格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的风格不仅体现在内容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形式方面.只有加强作者多方面的修养,才能形成独特新颖的文章风格.  相似文献   

13.
克里姆特的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试图寻找其艺术中装饰和象征元素形成的客观的社会因素和主观的审美根源,以期能窥其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知音》篇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学批评方法的早期探索与尝试。刘勰认为文学批评中的误区大都是由于主观偏见造成的,所以力求提出一套客观全面的评定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标准;然而,对文学鉴赏批评的非理性、非对象化特点的认识,又使其批评方法走向直观感悟与理性分析的融合。《知音》篇揭示了刘勰对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探索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职院校科研选题的原则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玉喜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16-17,20
科研选题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选择最佳立论角度,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做到客观需要与主观可能相结合、科学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专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高职院校的科研选题,必须从分析各种矛盾入手,从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多种假设的对立、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联系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Decisions made by applicants for teaching positions have generally been ignored by most teacher selection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acher as a decision-maker. Contents of recruitment interviews were varied via video tape to reflect the sali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objective, subjective, and critical contact theories. The reactions of teachers to these manipulations were assessed in a laboratory study. Teachers were more positive when the recruitment interview stressed nonpecuniary aspects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subjective theory) than when the recruitment interview stressed either economic incentives offered by a local school district (objective theory) or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work itself (critical contact theory).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分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分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并不随高校的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也不是高校的管理者主观因素所能决定和选择的,它受到高校的发展过程、阶段、规模、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构建高校分级财务管理体制过程中,要划清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边界”及“分权”与“集权”的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作品阅读活动实质上是读与作以本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只有把读作为主体,让其能动参与,作品才有意义。读与作的交往是作品意义理解的前提。作品意义的深度取决于本所显示的形式和内容的客观深度与读所具有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主观深度的相互作用,因而,作品意义具有无限性,理解没有绝对标准。这一阅读规律要求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构建以对话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物我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考察,《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与先唐其他物色赋的艺术结构类型大体有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和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两种。《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部分先唐物色赋以对象的空间布局来结构全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言,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的物色赋,缺乏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并不是成功的作品;而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物色赋,则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文选.赋》"物色"类所录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萧统不一般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20.
"史德"论是章学诚关于史家修养的重要理论."史德"论要求历史撰述中正确处理好史家主观与史实客观的相互关系,它是建立在史家"气平"、"情正"的基础上."史德"论的实质是要求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