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琛琦 《现代教学》2014,(1):111-111
去年,我又接手教一年级了。这是我生完女儿后的第四次带一年级。我也从之前的“老师姐姐”,变成了“老师妈妈”。大多数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相比幼儿园里强调的“呵护”和“照顾”,“学习”成为了学生们小学生活的主题,加上周围的人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新的环境里不免会感到孤独和陌生。为了消除他们的这种不适应,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这段特殊时期,我不断尝试着从“老师妈妈”做起。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汇报课。面对不熟悉的学生要上好一堂作文示范课 ,着实让我思量了好几天。最后决定 :从写作的关键———材料入手 ,找到了“米” ,还难得倒“巧妇”吗?上课了 ,陌生的学生用紧张、极不自然的目光盯着我。我则轻松自如地说 :“同学们 ,你们听到要与陌生的老师共同学习一节课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 ,能坦诚告诉老师吗?”“很紧张!”一位胆子较大的同学喊了起来。紧接着———“感到荣幸。我认为我们班一定是最好的班级。”“我想 ,来上课的老师一定特棒 ,否则……”教室里像炸开的锅。同学们七嘴八舌的 ,…  相似文献   

3.
1.孤独、陌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孤独和陌生? 2.“我一点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许也不懂得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3.“他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我错了吗?”这句话是不是“我”肯定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2 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汇报课。面对不熟悉的学生要上好一堂作文示范课 ,着实让我思量了好几天。最后决定 :从写作的关键———材料入手 ,找到了“米” ,还难得倒“巧妇”吗 ?  上课了 ,陌生的学生用紧张、极不自然的目光盯着我。我则轻松、自如地说 :“同学们 ,你们听到将与老师共同学习一节课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 ?能坦诚告诉老师吗 ?”  “很紧张 !”一位胆子较大的同学喊了起来。紧接着———  “感到荣幸。我认为我们班一定是最好的班级。”  “我想 ,来上课的老师一定特棒 ,否则……”  教室里像炸开的锅。同…  相似文献   

5.
责任     
“杨老师,等一等。”上班途中,一位黑 而瘦、拉着一辆板车的陌生中年男子喊住 了我。“有什么事吗?”我疑惑地问。 “您是芸芸的老师吧,我想打听一下芸 芸的学习情况。”黑瘦男子边说边取下脖子 上的毛巾,使劲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芸芸?她学习挺用功的,成绩也不 错!这次期中考试考了第三名呢!”我如 实介绍道。 黑瘦男子咧开嘴嘿嘿地笑起来,一脸 诚恳地说:“谢谢杨老师,请您今后多多关 照芸芸!”  相似文献   

6.
我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几节观摩课,窦老师的教学,是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窦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启示。无穷的语言魅力,点燃求知的火种窦老师的课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课堂上发出的阵阵笑声、掌声甚至哭声,处处洋溢着真情。她的语言朴实、亲切和自然,时时传达着真情,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窦老师执教《喜鹊》一课,没有和学生见过面。学生对窦老师是陌生的,加之他们到了一百多名教师听课的陌生场所,感…  相似文献   

7.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8.
程丽华 《学语文》2011,(6):37-37
一次,去外地上一节公开课,照例是借班上课,没想到那个班学生特别活跃、热情,面对陌生的老师似乎一点也不感到拘谨。自然,那节课上得很顺畅,下课铃响时,我和他们道别,同时真诚地向学生们表达了我的谢意:“谢谢大家的配合!”回来的路上,教研员辛老师毫不客气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他们为什么配合你?你是来表演的吗?  相似文献   

9.
崔成林 《教师》2011,(27):5-7
四、深入听课 4月21日上午,我开始了蹲点听课。这节是初一语文。上语文课的是一位男老师,这是一节“随笔写作”课,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题目是“七色春天,____”,让学生“猜”今天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对于“非正式群体”这个词,以前一直很陌生。但一年前几个学生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事情是这样的: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当我正专心为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时,发现上节课被我不点名批评的几位同学自己不听讲,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马上停下来征求这几个同学的意见:“老师讲得你们听得懂吗?”“老师,我想玩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子明,那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接着,其他几个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嚷到:“对!我们要玩游戏!玩游戏!”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咱们学完今天…  相似文献   

11.
姜娟莉 《考试周刊》2014,(50):187-187
<正>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被很多人称作"第二断奶期",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分离焦虑症"。新生入园的哭闹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幼儿会出现逃离幼儿园的现象,成为每位带小班老师最棘手的问题,也成为幼儿入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音乐幼儿教师,我通过自己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体验,总结出了利用音乐教育,快速消除幼儿离开父母和进入陌生环境时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班集体,适应新环境,从情感上接纳陌生的老师、亲近陌生的伙伴。我  相似文献   

12.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13.
我在美国听了一节小学的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在我们国内的上法,一般不外乎,老师先板书“蚯蚓”,然后出示蚯蚓的图片或投影,再是介绍它身体的特征,最后讲讲它对人类的益处。美国的老师怎样上的呢?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担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上旁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同学们抓住…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教学月刊》社的“好课多磨”活动,得以欣赏各位名家的风采,不仅让我学习到“课要怎么上”,更让我知道了“课为什么要这样上”!其中,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提到“他为什么上《平均分》一课”,缘于上学期的“同一堂课”。正好,我也观摩了那次教研活动后,更巧的是,我也尝试上过了“平均分”一课。对于这节课,对于钟老师磨课心路中提到的部分内容,我有自己的想法:[片段一]钟老师:用分奖品引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有悖生活常理。钟老师分析:6枝铅笔分给一、二、三等奖得主,同样的6枝铅笔分给三个鼓励奖得主,就会出现鼓励奖的奖品比…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我收到原“校园之花”班里一学生从大学里寄来的短信,信中一段话使我长久不能忘记。信中说:“老师,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只有在上英语课时,我才感受到我也是‘校园之花’中的一朵,才找到我的自信,才看到自己的希望。谢谢您,老师,是您的课让我坚定地走完了中学里程,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并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16.
短诗二首     
点评流浪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些人用身体去流浪,有些人用心灵去流浪。诗中的“你”像狂风一样去流浪,而“我”则看不出是在流浪,那为什么最后又说“你只是/很久以前的我”呢?原来,一棵永不移动的树是一种孤独,而孤单的牵牛更是一种孤独,所以作者才在多年以后一个温馨的日子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全诗由第一节单独描写的“你”拓展至第二节“你”“我”的对比,最后又找到“孤独”这样一个共同点,让“你”“我”合一。跳跃的思维暗含有内在的情感逻辑, 而“树”和“牵牛”这组意象的运用也浑然天成,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7.
朋友,你好吗     
昨日的清晨,露水挂在叶子上,晶莹剔透,随着微风的抚摸,摇摇晃晃。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嘀咕着什么。我走在林荫小道上,不经意间发现这些,突然脑海里全都被彩笔绘成了五颜六色,原来世界这么美丽。昨天的早晨是美好的,昨天的一天是富有的,它让我懂得了很多。上午第二节课下了,老师手上拿着一大叠信件走进教室。同学们欢呼雀跃,不一会儿就将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可我例外,因为我知道那里没有我的名字,也没有我的朋友。一直以来,我不喜欢交友,只是忙于学习,认为“朋友”二字与我毫无关系。自从进了高中之后,陌生的面孔和复杂的情绪让我喘不过气…  相似文献   

18.
那个周末,我去学校接女儿,正巧遇到了女儿的语文老师。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心理,前些天她写了一篇作文,说自己像一个海盗,一直很孤独。”老师的话让我吃惊。我的女儿,那个大大咧咧、说起班里的趣事滔滔不绝、笑起来阳光灿烂的孩子,竟然也有了孤独的感觉?而且,“像海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20.
一大早,我便来到了我将学习生活三年的地方——磨头镇初级中学. 找到了我的教室.一进去,便见到了一位老师,我怯生生地向老师打招呼:“老师好.”声音低得似乎只有我自己能听见.她笑眯眯地应了我,又说:“自己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吧!”教室里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和这位老师.我是—个见了陌生人就脸红的人,见了陌生的老师,就更加不自在了.所以,我坐在了一个最靠角落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