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新媒体的运用为开阔学生的眼界和逐步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媒体所传递信息的繁杂性、隐蔽性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观念冲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自律能力面临一定的挑战。文章结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情况,从高职高专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分析、新媒体对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及加强新媒体对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和弊,从而为不断加强学生领悟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学生作为新科技和新技术的积极受众,互联同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砚、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已在大学校园基本普及,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以至于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网络文化以其多样化传播、海量化信息、开放式互动等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既有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文化教育特征、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加强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新媒体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以期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培育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为改善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也深入到各高校,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成份。在分析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对象、施教主体、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其忠实用户。虽然新媒体在丰富中学生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但同时对中学生的诚信观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新媒体对中学生诚信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学生诚信观,以深化新媒体在诚信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结构面临着调整,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好社会的维稳工作,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下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形势下如何"投民众之所好",采取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经成为新媒体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工作之一。新媒体形式较为新颖,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但是主体传播思潮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老百姓有着消极影响。鉴于此,笔者针对目前的形势,探究了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希望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为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袁苑  李岩 《考试周刊》2008,(11):195-196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性波及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从现代性的三个隐忧出发,着重探讨其对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和道德价值观培养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手机新媒体在高校校园的普及和推广,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手机新媒体的传递速度快、传递准确和交互及时等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要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传播方式更加便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新媒体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人们带来了影响。作为新媒体应用中一支年轻而充满好奇心,对新事物充满求知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新媒体在大多数初中生中广泛应用。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初中生三观的树立和发展。新媒体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可喜的积极影响和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出发,进行探究,寻找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初中生在新媒体时代健康发展,接受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传播媒介,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为传播载体,传播速度快,内容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正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新媒体使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日常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的普及一方面提供了生活和信息上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监管欠缺,也向大学生传递了大量未经筛选的极端、消极甚至负面的价值观。认清新媒体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合理利用新媒体媒介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对于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探讨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引领问题,并提出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新媒体时代。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现状,总结了三点阻碍新媒体助力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实效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消极影响。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与弊,采用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健全机制、创新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路径,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提出应对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消极影响的四个措施:为新媒体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堂,明确了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采用新媒体道德教育的新方式以及使新媒体道德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要求重构思政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多元价值观的传播对青年学生正在形成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需要在微语境下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培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不断提升青年学生政治素养,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化对教育有着种种影响。流行文化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文化,且在一定时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它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面性影响。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在多元的流行文化下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流行文化,发挥流行文化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削弱流行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对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文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使手机为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是新媒体技术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地点之一,怎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意义,探讨实践中应该采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是学习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就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践行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