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摘自徐本禹日记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这位22岁的小伙子2004年志愿到贵州义务支  相似文献   

2.
新旧年交替的前夕,又一次见到了徐本禹.一如半年前的他,记者面前的徐本禹,依然是黑瘦黑瘦的,脚上还是那双蓝帮黑底的运动鞋,褪了色的牛仔裤,身着半旧的暗条纹的夹克衫,只是戴着黑边眼镜的眼中多了几分沧桑和成熟,头上也多了很多的白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界历来奖项众多,“大学生奖”、“教师奖”等等,这些奖项大都是颁发给教师或学生,独缺颁发给高校管理者,尤其是大学校长的奖项。由IET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大学校长奖”,填补了这一空白。今年已经连办两届的“IET-方正大学校长奖”在北京师范大学揭晓。此次共有12位高校管理者获此殊荣。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前校长赵鸱大、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4位高校管理者获“IET-方正大学校长奖”,每人获得10万元奖金;8位获“IET-方正大学校长提名奖”,他们分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书记于云秀、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西北大学校长孙勇、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中国矿业大学书记罗承选、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和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  相似文献   

4.
被媒体誉为"年度精神史诗"的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2009年2月5日在央视播出."感动中国"始于2002年,是央视年度重头节日,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七届.这一评选活动在全国人民心中享有较高声誉,而晚会上白岩松、敬一丹当场朗诵的颁奖词,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让我们时刻被感动包围着…………  相似文献   

5.
<正>上下五千年,"仁、义、礼、智、信"传承至今,纯朴的家风、自强不息的民族的精神,障百川而东之,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以此为根基,屹立于世界,即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也会昂首挺胸,祖国让所有中国人感动。而平凡的中国人做出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平凡的中国人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十位获奖人让我们每一位炎皇子孙动情,我们伟大的祖国也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6.
感动中国     
有一面旗帜永远火红那是五星红旗在蓝天上舞动有一种人啊永远让人感动那是因为他们为祖国增添光荣采撷十月的鲜花献给我们心中的榜样敞开嘹亮的歌喉把英雄的旋律唱响天空请接受红领巾的崇高敬礼——那是来自未来和希望的一片赤诚  相似文献   

7.
颁奖词以简洁凝练、蕴含丰富、真切动人的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选取了2006年度至2008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颁奖词,着力从词语的锤炼、修辞格的运用和句式的选择三个方面简要分析颁奖词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感动中国     
感动,让人温暖、引人向善。2007年2月26日,“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揭晓。真的勇士丁晓兵,武警部队某团政委。入伍30年,从战场上右臂被炸得连着一点皮到和平时期的284面奖牌。他验证了一个英  相似文献   

9.
我是北京机务段的一名高铁司机.我1988年参加铁路工作,1994年12月考上内燃机车司机,2007年6月,在全段3000多名司机的选拔竞争中,以优异的成绩,光荣的成为中国首批高铁司机.多少年来,我和伙伴们曾无比地羡慕国外的高速铁路,总感觉那是一个遥远的梦.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这个梦就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0.
用"感激"唤醒"感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是一次普通的作文训练,题目是"感动".记不起是哪一年了,应该是在高一年级.好像当时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个写作单元就有这样一个题目,我也觉得这个题目很适合高一学生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1.
“感动中国”材料以其新鲜、时尚、富有活力,历年受到备考师生的青睐,一些高三语文老师把它当成是临考作文素材选择的锦囊,翻来覆去强调,认认真真落实,扎扎实实巩固。一些语文高分的尖子们甚至宣称,只要掌握了“感动中国”材料,可以应付任何话题作文。话虽然偏激,但从某一角度来看,确实为一些高考满分佳作所印证。一“、感动中国”材料在2005年高考作文中的运用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决定了文章有什么样的境界与格调。而现实感、时代感强的文章,往往在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与时代,让材料充满时代色彩,从而获得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需要收获,更需要一种叫做“感动”的收获。因为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体验一次情感的升华;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经历一次心灵的旅行;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提升一次思想的实质;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荡涤一次人格的污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揭晓了《感动中国·2005年年度人物评选》最终结果,以邰丽华为代表的10名获奖人物重燃了2005年中国最令人难忘的记忆。本期焦点话题,就让我们重温其中一些感动了中国的人物。感动人物1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12年前,洪战辉的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从外面捡回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妹妹。一年后,因为痛苦和绝望妈妈离家出走,那时的洪战辉只有13岁。一边抚养年幼的妹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和自己的学业,小战辉用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有时,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喂养妹妹,他就上树…  相似文献   

14.
《生活教育》2008,(6):7-9
"我还能再救一个!""如果中国的军队进不去,那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哪个军队或救援队有那个能力能进得去!"有网友如是说。危急时刻,都会有子弟兵迎难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牵动人心,子弟兵一线抗灾,让我们看到坚忍不拔的前行,看到与死神之间进行的不屈较量。"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几个小孩子还是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当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犬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  相似文献   

15.
陆幸生 《科技文萃》2004,(8):106-111
"红旗渠",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是艰难岁月不屈不挠的精神代表,也是创新思维的伟大音符. 周恩来总理曾经这样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相似文献   

16.
感动中国     
序曲是谁让五月的旗帜红似火?是谁让五月的歌声响如潮?是谁让五月的捷报满天飞啊,是谁让五月的祖国开怀大笑?是他们——了不起的中国人,让我们的祖国充满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说"感动人"     
如果要问最好的文章是怎样的?那么,我十分明确地回答:是能够感动人的文章。文章写到能感动人,也就到顶了,没有更好的了。当然,如果细加区分,感动人本身也有等次:比较动人的,非常动人的,震撼心灵的,等等。但总的说来,都叫感动人。  相似文献   

18.
彤彤 《小学生》2013,(5):36-38
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开始深入人心。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震撼我们心灵的精神力量。在我们用心感受这一份份感动时,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颁奖词更以其大气磅礴、简洁优美的姿态为这些"感动"添加了砝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精湛的阅读素材——  相似文献   

19.
感动与原创     
感动严格置于人类的情感范畴,作为情感的普遍形式,人在日常生活语境、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时代情境中,总是莫名地体验着。它强力改变与优化着人的心灵结构,使生命心理环境独具诗性。近代以来关于人类行为动力研究成果表明,感动是推动人从事创造性活动必备的情感心理品质。写作作为人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趋向原创的实践形式,它不仅要求个体“斯物应感”,而且,感动应成为生命生态的超稳定基因。在写作人生那里,感动已被个体收束、沉潜而内化为原创的主要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20.
一、“小众学者”献身大众事业这是一位94岁高龄的艺术开拓者,一位陪伴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变化的党员教师.1937年,她凭着独特的歌喉,用悲愤的歌声唱响了武汉街头,加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1947年,她荣归故里,任教母校,用充满热血的声音鼓舞了当代青年的斗志.1995年,她身穿黑底红花旗袍,为抗战胜利50周年献礼,放歌长城.她,便是周小燕,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以“中国之莺”享誉海内外.用周教授自己的话来说:“我们这一代受过列强欺侮的过来人,祖国的地位在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这爱是执著的,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