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命的召唤     
正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越丰富。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  相似文献   

2.
留点空白     
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就让出三分,自己多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分美好。一个肯为他人留下空白的人,自己便能舒坦安乐。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  相似文献   

3.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体现了一种“真诚”,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我希望你能注意到我的文字,其中每个字的诞生都是出于真诚,而不是被他人或者自己强迫。本人不能容忍其中任何一个字是不真诚的。”书中很少引经据典,也不哕里哕嗦,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作者与读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客观、真实、自然、理性地分析教育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最终关注的却是人:人的存在,人的健康,人的成长,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怀疑     
我们有办法使别人去信一件事,但我们却无法使自己也能同样去信什么。将他人引上信仰之道的宗教家,未必是丝毫不具怀疑心理的人。他渗透他人的力量的一半来自于他身上依然存在着的怀疑。至少,若不是如此,宗教家就不能说是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佳段选摘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很简单:也许眨一眨眼,也许一个微笑,就能温暖他人。有句古诗说得好——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爱心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有一颗爱人的心会温暖他人,同时也会温暖自己,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生活回赠我们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速,竞争普遍激烈。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并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而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在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使学生能够和他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  相似文献   

7.
一个文本就如同一个人,既有人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解读文本,如果只是粗略看看,往往只能发现其表面的、一般的现象。这就像与人交往一样,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了解,才能深深地记得他的长相,慢慢知道他的个性。这需要依靠的就是“细读”。  相似文献   

8.
并非戏言     
《师道》2009,(4):64-64
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爱。你对社会有多爱,决定你的人生成就有多高;你对亲人有多爱,决定你的家庭有多幸福。——“特殊教育第一人”陈云英像野猪一样勇往直前,像狮子一样统率一切,像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像小猫一样不受他人左右,像小狗一样与众协调,像猴子一样机动灵活,有时候还要像梅花鹿一样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9.
张文 《教师博览》2009,(9):36-38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团结互助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互助的目的,就是要把各种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力量,从而战胜困难,同心同德,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可以增强力量。我们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呢?  相似文献   

11.
正"因此,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种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摘自《国富论》)"既然我们总是深深地为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所动而不为任何与他人有关的事情所动,那么是什么东西促使高尚的人在一切场合和平常的人在许多场合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在一些武侠片中看到,有人在打斗中被对手击中某处穴位,那个人就会变得像木头一样直挺挺的,任对方摆布;而对于生命垂危之人,则略施点穴法,即可使其复苏。对此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种瞬间就能击败对方或激活他人的点穴法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3.
倾听是一种对他人情感、语言表达的反应方式和增强对他人情感、心理体验的理解手段,可以帮助人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及行为的能力。教师影响力则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能力,使学生能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就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不容忽视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理健康的标志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而非分的期望与要求,给自己确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安然处之,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己。二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认识到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三是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留点空白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  相似文献   

17.
吴国珍 《学子》2015,(1):56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句话的由来是看国内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本书名。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怎么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也就比较轻。对于学生来说,能否协调好人际关系,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系到他们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潜能能否全面开发。在集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沈悦  刘凌 《学前教育》2011,(5):45-46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理论水平能使人更好地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水平对于幼儿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书架     
《留学生》2015,(1):62
《让创意更有黏性》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译者:姜奕晖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月定价:49.00元如果想要把观点传播给他人,让创意直抵他人的内心,就应该让它具有强有力的"黏性",这样才能持久地影响他人,进而改变他人的行为。让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是——简单:精炼核心信息;意外:吸引维持注意;具体:帮人理解记忆:可信:让人愿意相信;情感:使人关心在乎;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的竞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和分裂,使人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孤立人"。孤立人对他人和社会往往持着疏离、冷漠、不信任的态度,割裂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公民共同体之间的联系纽带,最终引发公民品格和公共精神的沦落。面对现代人(包括青少年群体)公共品格的衰落,道德教育应通过公共价值和公共伦理的教育,来提升受教育者的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公共参与精神,从而促进公共品德的发展,培养具有公共德性的"公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