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子新明星     
汪彦平  陈功 《网球》2008,(4):24-25
你梦想过吗,在每场比赛中、每一分中、每一次击球中,你的拍弦都永远精准对位,从不跑线?在打网球时,跑线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当拍与球之间猛烈撞击时,拍弦因瞬间受力太大,会产生扭曲和滑动,这种现象俗称"跑线"。跑线后,由于拍弦排列变得不整齐,不仅会影响球拍的甜区范围,而且在大力挥拍时,击球的质量也会因受力不匀而  相似文献   

2.
不少球友都听说过这样一种理论——网球触拍时,60%的能量来源于弦床,30%的能量来源于网球,而只有剩下的10%才来源于击球球员和拍框。可见,球弦的好处有时甚至大过人为因素——当然,我们是针对打法趋于定型的中高级球友而言。趁各路网球器材专家齐聚中网之时,我们向专家请教了正确选择球弦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14,(2):52-53
理论上,球拍弦床的有效击球面积弦构成?方形拍头的甜区比传统的圆形拍头的有效面积增加了10%。换言之,即使错过了甜区,用方形球拍击球也能获得良好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4.
正手杂问     
像这样握拍对吗?利用身体回转击球,是怎么回事?球友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Q1:正手击球应该采用哪种握拍方式,有正误之分吗?A:当前,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是主流的握拍方式,之所以成为主流握拍方式.是因为随着球拍的进化发展,球手们更希望充分利用身体回转击球的结果。正手击球时,为了打出具有攻击力  相似文献   

5.
一点通     
盯准球,再发球对于初中级球友来说,发球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左臂负责抛球,右臂向后引拍,挥击(以右手握拍为例),协调好两臂的动作关系,盯准球,在恰当的击球高度用球拍甜点"撞击"球,这其中是有窍门可循的。建议你在练习时放下球拍,以2只球作为道具。右手握一只球,举起手臂,左手握另一只球,像平常一样做向上抛球的动作。这样,向上抛球时,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抛球手臂上。从抛球开始,两眼要始终不离  相似文献   

6.
《网球天地》2010,(2):95-95
总是听到球友说.“嘿.弦打断了!”我好羡慕啊,因为我虽然有十多年的球龄了.但就是从来没有打断过一根球弦.很是郁闷.有时候干脆就直接到店里去更换了。可是.像我这样的球友.到底根据什么来决定更换拍弦才合适呢?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打球时难免球拍框出现一些受伤以致断裂情况。拍框出现裂纹或断裂,如继续使用往往使球拍伤情逐渐加重,以致彻底断裂不能使用。 当球拍出现这种情况,请广大球友大可不必担心!我几年来就修复了十来把这样的球拍。经我修复的球拍,使用了好几年仍然坚固如初。修复的办法很简单,按此办法修复球拍可以说人人会修! 球拍出现裂痕以致球拍折弯,只要不是断成两段,都可修复。尤其是碳纤维球拍更好修复。大家知道,拍框是空心的,一旦出现裂纹甚至折弯一般不会立即断成两段。这时可将网弦立即剪断(不剪断拆下的弦也不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在选购球拍时煞费苦心,可是挑选拍弦时却草草了事。在他们看来,网球拍的材质和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击球的威力,殊不知,这种认识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落伍,能够真正带来击球速度和旋转变化的,应该属于细长但却坚韧的拍弦。  相似文献   

9.
你可能已经有了一只好球拍,现在你需要知道的是该往拍子上装些什么,这里讲的都是关于拍弦的事情。拍弦到底有多重要呢?好,它是所有羽毛球装备中,惟一应该接触到球的部分。事实上,一把好拍子如果弦上的不好,效果还不如一把差拍子上了副好弦。  相似文献   

10.
杨静 《网球天地》2009,(12):98-99
很多球友在购买球拍时,也许最关注的是拍面、拍框的性能。要知道,拍柄上也暗藏玄机,拍柄合适与否,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这把球拍是不是你的最佳之选。换言之,如果你足够了解拍柄知识,对选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专家信箱     
如何提高球速 大力甚至是用尽全身的力量去击球,但是球速仍然慢,这种情况普遍地出现在业余球手身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力量不足,而是因为他们用死力去击球。但你可曾留意到:有时候,你或你的朋友在漫不经心的情况下随意一击,产生过令你们惊喜的球速呢?仔细想想那一拍是怎样打的。 大家要知道,球速来自球拍拍头的速度,这是不可改变的,你必须设法让拍头有速度才可产生球速。要制造球速光靠上臂带动球拍还远远不够,像职业球手,他们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力,还会通过膝、  相似文献   

12.
我和我的枪     
十二年前,我还在读大学时,班上有副木质的“航空牌”网球拍。打了几次,觉得挺有意思,但由于大家抢着用一副拍子难以过瘾,我就咬咬牙花17.5元为自己买了一支。当时打网球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这种拍子。此外,北京市场上有一款高档拍——英国产的登禄普(DUNLOP)木制球拍,要50元,据说拍框里夹着一条窄窄的“碳素”。 过了不久,市面上开始出现一种金属制的铝合金球拍,试了试球友的新“枪”,手感很直接,“砰”地一记就把球打了回去,不像木头球拍那样手感木木的,买!100块左右的“登禄普、帕仙奴、大鬼”是十年前网球场上最为时髦的球拍。当时只知道球拍握把有粗细之分,哪里晓得什么拍面大小、球拍重量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近别快攻时代,为了使击球更灵活,中国式”圆形直拍的拍面都设计得比较小(现在市场上粘好海绵胶皮的成品拍大都是这种球拍)。随着弧圈技术的发展,打法更加凶狠,因此,直拍的击球重心有向远变化的趋势。过去,我国生产的横拍拍面要大于直拍,如今,直拍的拍面明显加大、加长,特别是用于打弧圈球的球拍。为了提高中台的进攻威力,其拍面形状要比传统近台快攻的球拍长一些(大多数专业运动员的球拍都是这种拍面形状)。 还有一种是发展了攻击力的圆形直拍。这种拍面与传统的拍面形状有所不同。它的双肩略窄,拍头略宽,形成的击…  相似文献   

14.
九阳真经     
《网球》2010,(6):103-103
未完成随挥的好处 当你初学网球时,教练一定会叮嘱你尽量把随挥做完。其实击球中最为重要的,是球拍接触球的一瞬间以及球拍向目标落点推送的环节。拿正手来说,握拍方式和挥拍动作的惯性.决定了你的球拍是结束在左肩上方还是左臂侧方,因此结束动作并非在每一次击球后都必须完成。虽然并不提倡击球动作只完成一半,或是更少,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把随挥动作做完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球技一点通     
短握球拍最近在我带的成人初级网球培训班上有位身体非常单薄的女士,尽管她选用了一支最轻巧的球拍,可还是控制不住挥拍,击球动作彻底走样。于是,我让她尽量往上握球拍,将手放在握把靠近拍颈的位置。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她立刻就感到挥拍变得轻松如意了。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短握球拍的击球练习后,等她的击球动作定型再要求她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06,(4)
解决之道:当你由低到高的挥拍时,你用球拍上方的拍框(而不是球线)去击球。也许一开始你会感到困难,但是这种夸张的做法,更容易让你体会到垂直向上刷球的感觉。接着,你再试着用领先的球拍上部边缘球线去击球,记得,这次是用球线击球。这时,你的击球就会充满旋转。如此练习多次,把注意力放在旋转上,而不是击球的落点上。即使是职业球星也可能使用这样的上旋挥拍方式,比如:纳达尔,在防守时,常常由于击球点靠后的缘故,他的正手大上旋随挥能将球拍甩到自己的脑后。  相似文献   

17.
专家信箱     
钛拍是否好用?有球友从湖南打电话来向我咨询,怎样才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用的球拍,并询问是否可以考虑钛金属的球拍。一直以来,我对钛琼拍部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要我给它评价的话,首先要让我自己从“Wilson”中国代理人的身份跳出来,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说话。现时几个大牌子都同时生产钛拍,并强调钛拍的好处是重量经、力量好,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大家要却遭钛(titanium)的分子量是碳(carbon)的4倍;加进钛后球拍应该重了,但如何使球拍加了钛后反而轻呢?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整支拍的重量降低,例如,减少层数和玻璃纤维,再把球拍的弹性系…  相似文献   

18.
自制减震器     
对许多球友来说,很想为自己的球拍装配一个减震器,以增进球拍的击球性能,改善击球的手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减震器价格较贵,有的造型虽美但设计不尽合理,装在球拍上很容易掉落。本人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现介绍一种自制减震器的方法,球友们不妨试试。选用一只鞋底夹层为海绵的旧运动鞋(像李宁牌跑步运动鞋),拆去鞋帮,清除鞋底两面的泥垢,用利刀横向切去磨损较重的前掌和后掌,留下鞋底的中间部分即可,见图1。这部分鞋底的厚度和弹性都比较适中,是抗震吸震的极好材料。把鞋底横向切成若干根宽度为8-10毫米的长条,再把长条切成…  相似文献   

19.
专家信箱     
答:初学网球者持拍手打泡是常见的事,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由于握力较差,击球时经常打不正球,使拍把柄转动增加与手掌的摩擦,初学者在击球的时又不会用力握紧球拍,因此转动和滑动是很难避免的,手打泡由此产生。另一原因可能球拍质量低劣,球拍的把柄不合格(呈圆形...  相似文献   

20.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3,(5):126-127
早就听说韩国球员以体能充沛著称,直至请到李钟镐教练给球技宝典训练营的球友上课,才真正了解到韩国教练的职业精神。针对球友存在问题较多的正手击球,李钟镐建议大家使用半西方式握拍和开放式站位。“半西方式握拍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握拍方式,对付高球和低球都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