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语言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的根本之处在于它的模糊性。汉语言的模糊美感在音、形、意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时无刻不在品味遗憾,而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磨蚀的成因主要来自英汉语法结构差异和意境营造失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磨蚀了诗歌翻译的模糊美感,翻译的模糊美,是汉英两种文化共同的需要,接受美学应更加注重高译者的语言功底,以保证诗歌翻译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包含的模糊美感在从源语言转向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多有磨蚀。本文试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分析模糊语言的模糊美感在翻译过程中的磨蚀成因,探讨可以使用什么翻译策略对模糊美感进行合理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4.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英语和汉语在模糊性上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模糊美的磨蚀是不可避免的。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本文试用以下四种方法对模糊美的磨蚀进行补偿,即,以实译实,以虚译虚,以虚推实,去虚还实,将磨蚀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它实质上也是思维模式的转化,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思维模式对语言转换的阻力很大,使得汉语美感难以忠实地再现到译文中,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译,汉语美感偶可挽留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本文主要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从中西思维模式的视角来来探讨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和保真。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8,(1):39-43
模糊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不确定性。如果语言翻译过分追求准确性有时会使文学作品丧失美感,尤其是在诗词翻译中,而追求模糊可以达到美的再现。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词的模糊美、意境的模糊美和音形的模糊美这三方面对《声声慢》的英译本进行研究,来探讨宋词英译的模糊美再现,促进中国诗词文化的外传,在此基础上给文学作品翻译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唐诗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但由于汉英语言体系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译过程中,唐诗典故的美感多有磨蚀,成为语际转换的难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唐诗典故英译过程中美感的磨蚀,可采用以下四类语际审美再现策略:一是非代偿式转换,即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二是部分代偿式转换,即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三是动态模仿,即综合性模仿;四是代偿式转换,即重建式改写模式。在中英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译者应通过审美再现策略减少唐诗典故英译过程中美感的磨蚀,在译文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美,以恰当的翻译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9.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模糊性的典型体现,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有助于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以"一点"、"颇"为例,从模糊限制语作为范畴化表达的角度探讨文学文本中汉语模糊限制语的英译问题因而有其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某一模糊限制语的英译表达并非固定不变,而须考虑语境等因素,从而决定采用直译或意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广告中经常使用模糊修辞手段使语言具有模糊性,为广告宣传产品信息、争取顾客、扩大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的模糊修辞的表现力,在汉语广告英译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模糊译模糊,模糊词类的转译、保留模糊修辞格和套译法,再现汉语广告的模糊性,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模糊是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章从模糊美学角度试析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周方珠教授的译文,着重从语言结构、音韵、意象、意境等方面来探讨元曲及其译文模糊美的再现。周教授通过"留白"的翻译手法,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为元曲的可译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模糊在古典诗词中的体现主要有词语模糊、数量模糊、语法模糊等."三美论"是模糊英译的指导思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词的模糊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的模糊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语言有朦胧、神秘之美学意境,模糊关之语言特征是清晰与模糊相依、具体与抽象互渗、相对与绝对转换,主要表现形式有含蓄、简要、委婉和幽默。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词汇也广泛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综合分析法律英语中的法律术语、普通词汇转化为法律词汇、古语、外来语、缩略语、情态动词等词汇的模糊性及其语用意义,并探索了法律词汇的语意对等、功效对等和模糊消除等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蕴含了诗歌艺术的模糊美,构成了诗歌艺术的审美诗性。虚实相生的互渗性、诗情诗意的不确定性和余味曲包的深隐性,构成了诗歌模糊美的诗性表征。揭示这种模糊美的诗性蕴含,可以为探析诗歌的审美品性找到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理论的"期待视野"理论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的模糊性.翻译的模糊性,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特征的需要,是翻译美学的需要.接受美学应用于模糊翻译中应注意培养英汉语言美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翻译中,并成为制约翻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结合实例对汉英翻译中的模糊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汉英模糊翻译的原则,不仅能够丰富模糊翻译研究,而且还能够对模糊翻译的处理方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汉诗中的数字大多具有模糊涵义,这些数字对诗歌意象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汉诗中数字的模糊语义来阐明汉诗的审美价值,并对模糊数字提出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