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晋冀豫区新闻出版史探源(上)王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定,命令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对日作战。八路军出师山西抗日前线,大大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29师进入晋...  相似文献   

2.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认识到尽管国民党在其掌管的大后方与据着军事政治与经济上的优势,但忽视了文艺工作的力量.文艺宣传的作用与巨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周恩来根据文艺工作的特点,遵循其独特的规律,呼吁并号召广大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团结起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运动浪潮.他独特的眼光符合了那时主流的抗战文艺思潮,同时也体现出共产党的文艺工作理念和政策,使文艺工作者拧成一股绳,积极进行文艺宣传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而努力贡献.周恩来同志站在时代的高点,洞若观火,审时度势,指挥着抗战文艺事业,他积极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将文艺宣传工作与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太原成立.最初,受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领导.不久,中共与阎锡山建立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战关系.牺盟会经过组织上的重大改组后,在表面上仍由阎锡山领导,实际上的领导权已掌握在由中共北方局领导下的、由薄一波同志主持的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的手中,成为一个以民族革命大联盟方式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群众团体,推动和促进了当时山西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工作.牺盟会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36年底,党派了许多干部来到山西,充实牺盟会组织.正在北平做党的工作的赵石宾(山西榆次人)也被派往山西,在牺盟总会宣传部工作,开始筹办<牺牲救国>周报.  相似文献   

5.
袁东慧 《兰台世界》2005,(13):58-59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凭吊范筑先这位英雄.追忆起范将军那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我们仍激动不已.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军入侵的紧要关头,他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范筑先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共同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徐莉 《视听》2016,(11):138-139
《山西新民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3日,作为山西省反动政治组织——山西省新民会的机关报,该报将"和平反共复兴东亚之建国方针"作为办报宗旨,大肆进行法西斯主义反动宣传,妄图用欺骗、造谣等手段污蔑攻击中国共产党及进步力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当时山西境内一份有较大知名度的日伪报纸。文章通过对该报的社论进行全面剖析,进而清楚地揭露日军企图通过控制和利用报纸进行政治欺骗、军事宣传和奴化教育的罪恶行径,同时对于防止和平年代法西斯主义新闻政策卷土重来,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成武同志的长篇革命斗争回忆录《敌后抗战》,即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回忆录记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战八年的亲身经历,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同侧面,生动地展现了八路军在晋察冀这块燃烧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斗争生话。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时如何发动群众,开创敌后根据地,做好敌军工作和城市工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整风,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8.
金代刻书业的分布范围比较广,遍布今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刻书业较为发达的有河北、山西、山东三处.这三处在书籍种类、刻书系统和刊刻质量上形成了各自较为鲜明的特点.体现了地区间的差异性.本文力图在总结这些差异性的同时,从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中央抽调一批长征前在中央苏区工作过的干部回到南方参加新四军整编和中共组织建设,邓振询因党性修养高、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而入选.皖南事变前后,苏南抗日根据地所处的环境十分艰难,邓振询担任苏皖区党委、江南区党委负责人三年多,全面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紧密结合苏南斗争的实际,把握党委工作的全局,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赵兰 《档案天地》2012,(7):15-19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下,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最早在华北敌后创建的一块面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其范围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微博客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10年中国微博客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创新、变革与融合是这年中国微博客研究的重要主题。由于微博客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典型的融合性新媒体形态,所以微博客研究成为这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为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其新媒体理论拓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概览文献的基础上,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总结发现,2009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下述九个方面: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图书馆定位及战略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服务、阅读文化与阅读推广、图书馆危机管理与灾后反思,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图书馆学学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下述九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数字阅读与移动图书馆研究、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实证研究、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研究以及文华图专与文华精神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具体论述了民国图书回溯编目在全国图书馆书目体系和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如何提高民国图书回溯编目数据质量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期刊论文摘要结构要素缺失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林 《编辑学报》2011,23(1):30-32
为探解当前农业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结构要素缺失的问题,选择了19种农业类学术期刊作为统计源刊,对这些期刊近期登载的论文摘要结构要素缺失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业期刊中确实存在论文摘要结构要素缺失问题。结构要素缺失降低了读者通过摘要获得的论文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应引起期刊编辑的重视。在相当一部分目的和结论要素缺失的摘要中,其要素信息并不缺乏,只是形式上缺失而已,这种情况可以看作为省略。  相似文献   

16.
韩国收藏中国古籍的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韩国收藏中国古籍的现状、所藏古籍的文献价值以及其整理与利用等问题,旨在为海内外学者提供具体信息,并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我国医学期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青 《编辑学报》2001,13(5):272-274
对《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555种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载文量、总被引频次的统计进行排序,分析我国医学期刊发展的不足,提出新世纪应如何更好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曼  徐春燕  施学忠 《编辑学报》2019,31(2):159-161
诊断试验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试验方法。ROC曲线是评价诊断试验价值的常用分析方法。目前医学研究中ROC曲线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ROC曲线的医学论文也越来越多。文章对已发表的医学文献中ROC曲线应用方面,如有无必要绘制ROC曲线、ROC曲线形态是否错误、ROC曲线结果报告和解读等常常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举例,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学术原创缺失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原创研究应该体现在哲学世界观层次、个体化消化层次或能否有独到见解。要跨越西学和中学之间的鸿沟,形成科学基础上的中国图书馆学流派;了解国际上学术研究动向,积极探讨中国图书馆学术文化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重建图书馆学术生态系统。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20.
谈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部门承担着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和提供档案资源利用服务的职能,要履行好这两大职能,就必须先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做好档案保管中的保密工作,却是重中之重。档案的保管,指根据档案的成分和制成材料,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和减少档案的人力或自然损坏的工作。档案保管得好,就为整个档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此,笔就档案保管中的保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