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涛 《江西教育》2007,(7):13-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会唱的就跟着唱,不会唱的就跟着哼。(师播放《好汉歌》的录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课。 【导入设计】 1.观看课件,进入情境。师: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注意认真地看,仔细地听。 (课件播放动画图:雨后的清晨,一轮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五课。 【导入设计一】 (用CAI课件播放泰山上的挑山工肩负重荷奋力登攀的情形,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观察、想象、体验。) 师: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1.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 【教学片段】师: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了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美国有一家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这本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全球的年度新闻人物。当选年度新闻人物的大多是对人类有卓绝贡献的人或是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师:介绍一位小朋友叫小淘气,他喜欢写数学日记。(课件出示这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生读:清晨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的牙刷开始刷牙,吃了饭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八册第二十七课。 【导入设计】 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课。 【导入设计】 1.今天是语文课,可是老师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2.出示钟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 【导入设计一】 1.播放《可爱的太阳》的录音带,师生齐唱,感受太阳的温暖。2.师:你们看,太阳公公散发出了光芒,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还会洒到哪里?(生答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石淑芳 《考试周刊》2012,(42):40-41
【教学目标】(1)明确戏剧常识,了解曹禺及《雷雨》全剧故事梗概。(2)概括情节,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理解戏剧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3)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悟人性的复杂性。(4)鉴赏戏剧人物语言。【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印发材料,课前预习,课堂点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同上文(略)。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十四课。 【导入设计】 上课开始,教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老师手上有一封信,是写给我们一年级全体同学的。想知道是谁写给你们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万敏 《江西教育》2007,(7):18-18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鸟?(生口答) 师:为了保护小鸟不受风吹雨淋,一(1)班小朋友给它们做好了两个大鸟窝,请你帮小鸟安排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导入设计】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他叫明明,今天他又遇上烦心事了,(师画苦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学生表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江西教育》2007,(7):11-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导入设计一】 1.出示句子,并引导学生读一读。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案例内容】新课标苏教版第四册《比较大小》想想做做第五题【教学实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估一估、猜一猜的游戏。(课件出示:第5题,三杯黄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一】 师: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礼物。先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蝴蝶纷飞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活动1】激趣导入: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略)。 【活动2】情景体验:眼睛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