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实践中,比喻格的运用十分广泛,中外修辞学界都很重视对比喻手法的研究。宋代陈骙的《文则》里说:“文之作也,可无喻乎?”他“博采经传,约而论之”,总结出十种“取喻之法”。“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修辞学传入中国,现代修辞学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汉语修辞学,比喻格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但几十年来,对辞格的研究似乎仅局限于类属的划分、例句的分析,而各种辞格不同的修辞原理却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对比喻格的修辞原理做一个概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现在研究<诗经>比喻的人常常把<诗经>采用的其他修辞手法归纳为比喻,这是不妥当的.比喻是发展变化的,<诗经>中非用比喻的情况,经过发展变化可能会具有比喻意义,但不能把这种发展变化后具有的比喻用法简单地归纳为<诗经>用比喻的情况.现以<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为例,阐述<诗经>中的非比喻用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惯用语是一种具有比喻意义的惯用的定型词组.本文以<惯用语例释>和<熟语大全--惯用语集锦>为语料库,阐述汉语惯用语语义的重要特点--"表意的双层性",即字面义和比喻义;并进一步探究隐喻在惯用语双层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同时也是产生词义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比喻产生的词义我们称之为比喻义.比喻义是词语的比喻用法的固定化.词典在处理词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比喻义.比喻义的处理是否得当也关系到词典质量的高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对词语比喻义的处理方式上,本着客观的原则,依据词语的词义,灵活的释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成就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欧阳修<归田录>疑问句研究的意义 欧阳修的<归田录>作为一篇重要的笔记文,反映了宋代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选择<归田录>中的疑问句作为研究对象,对完善汉语语法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辞格造词辨正——与任学良先生"修辞学造词法"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良先生的<汉语造词法>提出了"修辞学造词法"并举出比喻借代式等8式,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疏漏之处,特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段业辉教授一直从事汉语本体的研究,先后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语义研究>、<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应用汉语导论>等著作,在汉语的句法结构、语义指向、汉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较有深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副词重叠、语义指向等的论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建初先生大著<〈释名〉考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考论>),是关于<释名>的最全面最深入的研究成果,也是近年来汉语语源学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著作.该书主要从语源学的角度对汉代刘熙<释名>进行了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初版)和<汉语修辞学>(修订版)的对比研究,阐述修订版<汉语修辞学>新特点,分析王希杰先生修辞学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中古时期的一部重要语料.其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很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水经注>中具有被动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分析,并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比较研究<水经注>被动句的语法特点,从而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被动句的使用状况,这对于系统研究汉语被动句式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汉语辞格中古老的人家族。《诗经》中“赋、比、兴”的“比”,就是比喻家族的远祖。随着汉语的发展,比喻的子孙繁衍成林。宋代的陈骙,在《文则》中把比喻分成十类: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但划分嫌杂乱且有重复。到了近代,陈望道先生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开始注重于比喻的结构。在前人的基础上,濮侃在《辞格比较》(下称《比较》)一书中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引喻、反喻、曲喻、较喻、潜喻九种。划分之详细,阐  相似文献   

14.
<搜神记>的口语色彩较浓,反映了当时生动活泼的用语状况,探讨<搜神记>中的语法现象对汉语史,尤其是中古汉语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判定标准,然后对<搜神记>的动结式述补结构进行分类描写,最后指出书中的相似结构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5.
张会光 《现代语文》2006,(5):111-111
<现代语文>读写与考试版05年1月刊"语文小百科"栏目中的<普遍用错的"空穴来风">一文,从"空穴来风"的出处(宋玉的<风赋>),白居易诗中的准确运用(朽木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等方面,确定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有了洞穴才会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并且据此判定"‘孙白'挂帅纯属空穴来风,张海涛将继续执掌女足","田亮进军娱乐圈并非空穴来风"等句子对"空穴来风"的运用全错了.  相似文献   

16.
说"惟"与"唯"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犬类成语在所有动物成语中约占1/3,而此前时其鲜有专题研究.从<汉语成语大词典>析得犬类成语86条,分结构类型、比喻意义、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展开剖析.从结构类型看,主要有并列结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三种;从比喻意义看,可用以比喻地位低贱、品行不良和处境险恶;从文化内涵看,暗含汉民族等级观念并显现功利心态.  相似文献   

18.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依赖于各种词典,包括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对<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释义方法予以比较研究,以期待对汉语词典的编纂和提高留学生对汉语词典的使用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边小玲 《现代语文》2008,(2):120-122
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反映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规范词典,为适应语言变化发展的情况,也需要不断修订.基于此,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后正式出版发行.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许多来源于方言的词语,第5版又作了新的调整和改动.本文主要考察以下内容: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词方面都作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反映了什么语言事实,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