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抽象词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各种文体,如新闻体、公文体、小说体等,已经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抽象词意义和用法有不少特殊之处,成为读者在英语学习、英译汉和英美报刊阅读过程中的极大障碍.舍通俗、求时髦,舍具体、求抽象,这是现代英语(特别是英美报刊)在抽象词使用方面的几个鲜明特点.这些用词特点决定了研究现代英美报刊中抽象词的语义特征和学习抽象词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选择和使用词汇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关键之一。一般认为,行文时应尽量使用意思具体的词,少用意思抽象的词;尽量多用常用词,避免冷僻、罕用词,不同的情景应该选择适合于该情景的词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词可分为抽象词和形象词。抽象词表达抽象意义,形象词表达形象意义。词的形象意义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大脑。当人们听到某一形象的词语,词语便唤起存在于大脑中的表象。这种被唤回的表象就是词语的形象义。形象义在词典中是不能注释的。它在人的精神生活、文学创作中起着巨大作用。词无形象意义,人的精神生活就会萎缩,文学创作、科学幻想等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化中都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颜色词除了表示色彩以外,还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中西化中的颜色词的客观色彩表达意义基本相同,但抽象的感情色彩表示意义相差较大。通过对比中西化中颜色词的使用,了解它们的异同,有利于英语学习正确使用英语,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5.
一、聋童在掌握语言前能否进行抽象思维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在言语中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有特定的对象,而且词又具有概括性。因此,人们可以借助于词进行抽象思维。但是,没有言语的聋童能否进行抽象思维呢?弗思对聋童作过这样一个测试:分类———把所有可以归到一起的东西放在一起;顺序排列———按大小和重量排序。测试后,他发现聋童能完成这些思维任务,尤其是年幼的聋童更能胜任。因而他坚决主张,无需强有力的语言输入,聋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也是可能的。其他研究者(施莱桑格、梅多和西尔弗曼)发现,掌握一些语言的聋童在…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语言的选词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华 《学语文》2007,(2):31-33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随着概括能力的发展,再掌握抽象的词”。因此儿童文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选词上具有与成人文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运用大量的音响词、色彩词、口语词,同时在词性的选择上,多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实体词。下面将结合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具体作品来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对该现象进行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阐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修饰人类感官的形容词(感官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感官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1)感官词的词义使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感官,而是会跨越几个感官;(2)感官词的意义除了描述生理现象,也能引申到心理现象,由具体映射到抽象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抽象”和“具体”这两个词经常在不同的意义上被使用。在第一种意义上,人们把我们在感性阶段所取得的认识称为感性具体认识;把我们在理性阶段或者说思维阶段的认识称为抽象思维认识。第二种意义上的“抽象”和“具体”,是仅仅在理性认识这个较小的范围内说的。这就是说我们把理性思维阶段再区分为两个小阶段,分别称为抽象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雕塑、绘画等各个造型艺术领域,抽象美起着普遍的、巨大的和深远的作用.抽象一词虽然源于西方,但在中国抽象的绘画和观察方式早已出现.  相似文献   

10.
说“多少”     
“多”和“少”本常作形容词使用,经过虚化增加了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多少”因经常成对使用而凝结成词以后,也经过虚化而增加了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在语义发展上,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由具体而抽象、由实而虚过程。  相似文献   

11.
It用法小结     
It这个词在英语中使用频率极高,它既可以用作代词,指代具体的或抽象的东西,也可以用作引词(也叫先行词)代替后面的短语或从句。现将其用法作个小结。一、代词It1、代替上文提到过的或将会发生的事物,例如:China'sfirstman-madeearth...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改革中,课堂氛围也尤为重要,很多教学思 想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其目标之一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 境,促进学生的学习。数学科目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 抽象的科目,更加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保证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针对课堂教学就提出“鲜活”一词,本 文就围绕这一词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化学名词是学习化学的必要工具,是化学知识传播的基础,而语料库在当今社会的研究与运用也日趋成熟、普遍。教师可基于《化学名词(第二版)》等专业词典,运用AntConc等语料库软件,自建小规模高中化学教科书语料库,构建《高中化学名词词表》,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教科书语境下化学名词的正名与异名及其定义与词频。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正名与异名的使用语境以提高科学交流的准确性,整合化学名词定义以增进对化学名词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以提高理解抽象化学名词的能力,从而增强构建知识的主动性,达成更有深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邬春琴 《现代语文》2009,(6):100-101
王尚文先生曾说过:“词之为物,有它或不可须臾或失的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口头为声音,是听觉对象;书面为文字,是视觉对象。词的声音和形体,跟蝉声和桌子的形体不同,他们都表示一定的意义,而意义总是抽象的概括的。词作为一种符号是物质的形式与抽象的意义的结合体,因而有别于一般的听觉对象、视觉对象。言语由词按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因而言语必然是具体可感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许萌 《现代语文》2010,(7):110-113
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借用语料库对英汉动词“gain/获得”的词块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造成“gain/获得”词块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认知缘由。研究发现:“gain/获得”词块均表现出[±连续性]、[+抽象性]、[+心理现实性]的特征;“gain”词块大多对动词进行抽象,结构多变,语义呈隐形义和错综义,“获得”词块大多对宾语进行抽象,结构统一,语义呈显性义和积极义;“gain”词块的概念整合层级较高,而“获得”词块的概念整合层级较低。  相似文献   

16.
后置词是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多变、语意抽象、功能复杂的一种虚词,它依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之后,并用一定的格位形式组成名词——后置词结构,表达在句中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归纳维吾尔语后置词的来源、定义、分类以及语法特征的同时,也对后置词研究发展提出一点拙见,希望能为后置词的学习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后置词是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多变、语意抽象、功能复杂的一种虚词,它依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之后,并用一定的格位形式组成名词---后置词结构,表达在句中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归纳维吾尔语后置词的来源、定义、分类以及语法特征的同时,也对后置词研究发展提出一点拙见,希望能为后置词的学习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个案研究——以knowledge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词语搭配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正式提出来加以探讨的是Firth。他认为搭配是指词与词的结伴使用:是一种意义方式;习惯性词语搭配的各伙伴相互期待和相互预见以及类联接是高于词语搭配的抽象。文章以knowledge的搭配为例,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揭示其搭配规律,对英语词汇教学、翻译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做”和“作”,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作过这样的比较:“做”和“作”,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等;抽象一点的,特别是成语里,书面色彩较浓一点的,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等。(见《现代汉语八百词》P.629) 由此可见:“做”,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作”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抽象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实质是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可通过词性转换、成分转换、增词或减词、词语抽象和具体的转化、表现法的转换和引申译法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