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丝丝小雨,滂沱大雨,久雨不晴等等。可是在诗人特别是古代诗人的眼里,雨却成了一首首纯情的诗。同时,雨也成就了一个个流芳千古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马立园 《中学文科》2009,(4):137-137
雨,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丝丝小雨,滂沱大雨,久雨不晴等等。可是在诗人特别是古代诗人的眼里,雨却成了一首首纯情的诗。同时,雨也成就了一个个流芳千古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说起一个重要诗人时,往往会说他是具有鲜明风格的。但当一种风格太过鲜明时,风格就会成为一种模式,这时读一百首诗就像是在读一首,审美疲劳便产生了。这时的风格已成为一种"侵扰"。一个有挑战和创造精神的诗人,他会尽量抑制本身的风格化,让词语由着自由的心性往前走,使作品呈现出既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不致遮蔽每一首诗自有的纯粹性和区别于其它的异质性。任由语言自如挥洒的方式也附予了哲思性的诗歌一种举重若轻的灵动,这就是大卫诗歌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上邪》不仅是一部具有多重意蕴的小说,它也是一首关于诗人的诗,一首阐释诗人与时代、诗人与虚无、诗人与疯癫、诗人与自杀、诗人与异性、诗人与堕落、诗人与真情、诗人与悲情、诗人与死亡的大合唱,它写出了诗及诗人与这个时代的张力,描绘了诗人的乖戾与可爱;它还揭示出,诗人可以直面死亡且不惧死亡,诗人可以用自杀来向他认为的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说"不",诗人以他的死来追问那些已被人们所遗忘的灵魂之痛。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五律是他写得很好的一种体裁,这首诗是其中著名的入神之作。其写作经过是这样:诗人身落沦陷的长安,亲眼看到安史叛军的屠杀、焚烧、抢掠种种罪行,而没有办法。他甚至于失去了为祖国的横遭蹂躏而痛哭的自由,受到了亡国的酸辛。诗人尽管焦急万分,却无可奈何地熬过了一个冬天。至德二载(公元七五七年)春天来了,作为一个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的诗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出现一个春天的局面!但是,现实使他敏感地已意识到这个春天的渺茫无期。诗人困  相似文献   

6.
享有国际盛誉的大诗人艾青,他创作的国际题材诗作达110多首,是他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这些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同世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而这些作品也达到了真、善、美的崇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正>《雨巷》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首诗发表之后就被人们称道,他也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名。也许读者会把《雨巷》当作一首没有得到爱情的伤感的爱情诗,如果按接受美学"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到读者手里才完成"的观点来说,读者完全有权利那样处理去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但这样处理不能很好把握诗人的复杂感情。如果了解作者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知道诗人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曾投身于革命洪  相似文献   

8.
处于六朝末期,梁陈交际的阴铿,是探索音韵规律、探索近体诗形式的重要诗人。因其传世作品仅有34首,史传中对他的记载也很简略,今人已无从得知他是否是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理论来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为届世诗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阴铿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水”的意象出现得颇为频繁。在其传世的三十余首诗中,有12首诗含有“江、河、溪、池”内容,这还不包括他的两首《闲居对雨》中的水之意象,近半数作品中都有水出现,其扮演的角色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水”见证了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烧伤     
如果生命之中有什么东西深刻地影响了你,帮你完成了自己对生活的描摹,那么我愿意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一种“烧伤“。这样的感受来自于苏童的一个同名短篇小说。说是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脸被烧伤了,百思不得其解,影影忽忽只记得昨夜与一个诗人朋友喝酒,那诗人朗诵了一首名为《火》的诗,他骂了诗人朋友,说诗全是狗屁,火就是火,又有什么好赞颂的呢?接下来的事,他就全不记得了。在医院里,医生问他何故将  相似文献   

10.
烧伤     
如果生命之中有什么东西深刻地影响了你,帮你完成了自己对生活的描摹,那么我愿意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一种"烧伤"。这样的感受来自于苏童的一个同名短篇小说。说是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脸被烧伤了,百思不得其解,影影忽忽只记得昨夜与一个诗人朋友喝酒,那诗人朗诵了一首名为《火》的诗,他骂了诗人朋友,说诗全是狗屁,火就是火,又有什么好赞颂的呢?接下来的事,他就全不记得了。在医院里,医生问他何故将  相似文献   

11.
叶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爱尔兰诗人,<当你老了>是他的一首关于爱情的名诗.此诗是为诗人终生爱恋的茅德·冈写的,平凡而又富于韵律的诗句充满了诗人真挚而永恒的爱情.本文旨在通过这首诗探索叶芝不平凡的爱情.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是英国十七世纪的诗人,早年享有盛名,以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秀丽的农村风景,美丽的田野,潺潺的小溪,多情的小岛,简朴的农舍,以及红花绿柳,村姑小伙,无一不牵动他无限的情愫。一首首诗的字里行间渗透了泥土的芳香。诚然,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同时也更热爱生活。“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这首情歌小唱,却是一首不朽的名诗。这首诗含意很单纯,  相似文献   

13.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唐代诗人,他的一生所写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有一首流传最广,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好诗,也正是这首诗为他赢得了不朽的诗名。这首诗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题都城南庄》:  相似文献   

14.
读完《为自己准备墓地》这首诗,我不敢相信这首诗竟然出自于一个中学生之手。我被小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深刻思想震撼了。也许是自己的偏见,我一直以为当代的中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大多都很浅薄,宇文明月的这首《为自己准备墓地》改变了我的“偏见”。震撼之余,我更多的是惊讶。年轻的作者怎么会产生这么沉重而悲观的想法,以至于“为自己/准备好墓地”。难道他真的“已厌倦这世界的虚伪/不习惯充当无知的鬼魅”?这和他的年龄是多么不相符!也许这就是小诗人的特别之处,他不同于年轻的同伴,他拥有一双看清混浊世相的眼睛,这双眼睛是如此的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是拥有众多崇拜者的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归隐,成了后世知识分子的永远牵挂,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但是,不少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行为。我却不那样认为。  相似文献   

16.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gonfellow)是美国最受爱戴的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极享盛誉的诗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朗费罗出生于美国东北缅因州波特兰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绅士,曾毕业于哈佛大学。朗费罗很早就开始写诗。他发表的第一首诗《TheBattle of Lovell′s Pone》是他十四岁时写的。他毕业于美国波顿(Bowdoin)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写了二十多首诗。以后他专程赴欧洲进修近代语。回国不久,又于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作为诗人,他不仅擅长写政治抒情诗,也是革命爱情诗的高手。下面以其三首诗词为例,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那动人心魄的革命爱情之歌吧。  相似文献   

18.
董耀章同志是近年来我省诗坛上成就突出的诗人之一。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出版了四本短诗集和一本叙事诗集。近来全国中年诗人短诗选中,选了他五首诗,发了生平介绍;当代优秀短诗选中也选了三首,发了照片、生平简介。  相似文献   

19.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于 74 5年 ,通过分析发现 ,在这首几百字的诗歌里 ,我们可以找到李白这种思想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一、诗人浪漫而率真的个性一般人认为 ,无论构思和表现手法 ,这首诗都堪称是浪漫主义杰作 ,本文不再赘述。那么 ,李白为什么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而不是其他的某一种风格的诗人呢 ?我们认为 ,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因为“哪里有本我 (Id) ,哪里就得有自我 (Ego)”(弗洛伊德 )。他的个性、言语豪放不羁 ,做事不拘礼俗 ,喜怒形于色 ,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对瞧不起的腐儒 ,讥讽其学问为“白发死章句” ,嘲笑其步态是…  相似文献   

20.
马修·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诗人。在其传世诗作《多佛海滩》中,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炼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全景图.诗人用一首小诗就概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繁华以及繁华背后的危机.并向读者预言了一个可怕的“荒原”般的人类的未来。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诗人心中的维多利亚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