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燕 《教育文汇》2003,(4):44-44
德国的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中游戏、生活和学习。这种混龄编班在全德国所有幼儿园中普遍实施。德国混龄班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为0-12岁的混龄编班。目前一般以3-6岁混龄为主,每班各年龄段儿童数基本相同,在教师的配备上,基本为一个班级2名教师,包括一名幼儿教师,一名幼儿看护,有的班级还另外配备一名准实习生。  相似文献   

2.
去年3月,我们曾赴德国考察学前教育。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11所学前教育机构。这11所学前教育机构均为混龄编班。据了解,德国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是混龄编班的。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混龄编班颇有特色。不仅0~6岁学前儿童混龄编班,而且有的儿童日间照管所(一种既招收0—6岁儿童,也招收已入学的小学生的教育机构,因  相似文献   

3.
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有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述混龄教育.如mixed-age grouping、family grouping、multi-age class。美国、德国、日本、丹麦、英国等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采用混龄编班方式。他们对幼儿混龄教育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4.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除了宇宙之外,最神秘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如何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能力,一直是各国教育家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各国文化不同,幼儿教育又因地制宜,应该或多或少地对我们有所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外国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吧!德国:幼儿园混龄编班与玩具继承德国的幼儿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德国混龄班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他们最早研究的是3~6岁儿  相似文献   

5.
"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正式实施"混龄教育",是世界上学校混龄教育改革实施最早的国家。德国的幼儿园没有大、中、小班之分,全部采用混龄编班的体制。"在上个世纪初,欧洲很多的学校教育改革家,例如德国的贝特霍尔德·奥托(Berthold Otto,1859~1933),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en,1884~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就已经成功地实施过"混龄教育"。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  相似文献   

6.
本期问题:混龄编班对幼儿的发展到底有何优势? 张老师:您好!近日有家长问我:“听说混龄班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你们幼儿园为什么不开设混龄班?”我也知道混龄班对幼儿的发展有一些优势,但对幼儿进行混龄编班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涉及到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教育环境创设等许多问题,所以我园虽然也开展一些混龄活动,但一直没有混龄编班.我们也知道,混龄编班是幼儿园混龄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既然家长们有要求,我们也打算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实行混龄编班制的设想虽然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肯定,但无论从实践操作,还是从理论层面来看,都存在诸多缺陷。混龄编班制不仅违背了班级管理的全面发展原则,不利于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且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统一开展。同时,混龄编班制更易引发幼儿安全问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而必然遭到家长的共同反对,给家园合作带来严峻挑战。混龄编班制并不应成为幼儿园班级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只有适度开展混龄教育活动才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混龄编班是指将年龄相差一岁以上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学习和生活。通过混龄编班实施混龄教育,主要是为了“大带小、小促大,大小同进步”。相关研究表明,混龄班幼儿间的互动能够引发如帮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增强年长幼儿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提高年幼幼儿的社会性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在除时间知觉以外的其他抽象认知指标上,混龄班幼儿的表现显著好于同龄班,在所有的抽象认知指标上,幼儿在时间点2和时间点3上的表现均显著好于时间点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混龄编班对幼儿抽象认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校实施"混龄编班"活动课实验,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实验中,我们从零点起步,不断地探索、改进、总结,现已有了一定的收获。对这项实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谈谈混龄编班的几个特点: 一、激发兴趣,发展个性 "混龄编班"活动课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统一命令、统一内容的课堂形式,大胆创造,将不同年龄的孩子组合在一起,教学同一内容,这一形式是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特征的。 每个儿童都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表现欲望强烈,而这种混龄教学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机会。由于年龄的差距,小一点的孩子对当堂知识…  相似文献   

11.
对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学形式,即同一个年龄段(一般是一岁的年龄差)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步教育,表现为幼儿园的大、中、小班教育。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一些幼儿园的实施,混龄教学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针对混龄教学,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混龄教学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是否适合中国的幼儿园?混龄教学能否促进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教师该如何把握混龄教学?本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展混龄活动 提高幼儿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混龄活动,是指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让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的活动。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倡导的混龄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素质教育中得以引入和借鉴。本文拟从“混龄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意义”和“幼儿园混龄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混龄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意义实行“混龄编班”,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生活、学习,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幼儿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独生子女教育,幼儿的素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混龄编班是指打破幼儿年龄界限,将不同年龄层次的大、中、小班幼儿,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混合编成一个班,通过"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混龄互动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的一种编班形式.这是针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的现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发展幼儿自我意识,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增进幼儿学习效能.2000年我园开始了混龄编班教学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成效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实现了幼儿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目前混龄教育以“间断性混龄”即混龄活动的尝试为主,多数幼儿园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连续性混龄”教育的条件。因此,应完善我国幼儿园评价体系,逐渐调整幼儿园的设备建设,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混龄教育试点研究,努力提高我国师幼比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一、沿革德国首批幼儿照管所(Kinder Bewahranstalt)出现在19世纪初,当时仅仅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工人幼小子女无人看管问题,因此照管所无教育功能。而市民阶层的孩子则可以上幼儿学校(Kleinkillderschule),为上学(Lernschule)做准备。到了1840年出现了“照管与教育并举”的幼稚园(Kindergarten),  相似文献   

16.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目前混龄教育以"间断性混龄"即混龄活动的尝试为主,多数幼儿园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连续性混龄"教育的条件。因此,应完善我国幼儿园评价体系,逐渐调整幼儿园的设备建设,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混龄教育试点研究,努力提高我国师幼比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法德幼儿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和德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任务,法国和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法国和德国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和职后培训,都各具特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多方面的启示:通过相关法案,促进幼小衔接;提高师范生的待遇;幼儿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重视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通过混龄编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关怀残疾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周乙萍 《幼儿教育》2012,(10):30-31
设计意图:我园采用混龄编班模式,利用混龄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行为是我园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大小年龄幼儿在一起合作游戏。本次活动,我们根据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不同的身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动采取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混龄教育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许多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户外活动一般是由教师结合本班情况确定游戏内容,幼儿玩伴相对固定。而户外混龄区域活动能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游戏,其非同龄编班教育,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基于此,建议幼儿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混龄活动情景、坚持陪玩角色、开展分层指导等措施,有效开展幼儿混龄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