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员智凯 《未来与发展》2007,28(8):33-35,32
国际组织的兴盛与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许多国际科技组织更加活跃。目前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与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不相称,特别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专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和发挥作用还不够。中国专家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大家风范,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组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也可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璀璨宝藏,长久居于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激起一朵朵浪花。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成就和卓著的历史,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伟大贡献。但中国古代科技在创造诸多成就之后,却在近代逐渐衰落,发展缓慢。该文将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诸多成果、逐渐衰落的原因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衰。  相似文献   

3.
试论创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科学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旅游和旅游科学的发展均方兴未艾,世界和中国旅游发展的迅猛与旅游科学研究滞后已构成矛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旅游研究范围狭隘,层次低下,理论匮乏与我国旅游发展的片面性、短视性、盲目性密切相关。建设我国旅游科学应从旅游的客观性质、快速发展和空间差异出发,遵循全面性、超前性、区域性原则。在我国,应建立旅游科学一级学科,建设旅游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旅游基础科学研究与教育机构,突出中国旅游科学的特色。新世纪的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经济环节、公民义务和权利、世界和平和国家统一的纽带,创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科学学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1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1911年推翻清王朝后.内战、抗日占去了近50年,真正的科学技术发展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科技政策不断改变。本文主要阐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现状。作者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比欧美晚了150年.科学技术晚了200年;近30年有些进步,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国人需要再奋斗50年;当前应该埋头苦干、韬光养晦,继续向科学先进的国家学习,学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类科学事业做一点迟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都表明,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放性是实现国际化的前提,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国际化就是把国际性融入到本土,把本土性拓展成国际,两者互为转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体。国际化已成为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国际化理念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率先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国际化就是要把国际化的过程和内涵及其目标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科技和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梦、科技梦、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中科院具有科研机构、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率先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将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科院时提出的"四个率先"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峻松 《科教文汇》2012,(4):201-2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使中国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强国的发展之路即和平崛起之路,中国和平崛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和平崛起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于我们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外协会组织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提供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联动作用,规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避免科技中介组织服务体系的行政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测算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科技金融政策、金融发展程度、科研经费强度、政府科技支持力度、科研人数和科研人员学历等因素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的组合效应。研究表明:(1)高效的科技金融发展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科技金融政策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2)推动地区实现高效科技金融发展的路径有4条,分别为政策平衡型、全面协作型、科研投入型和环境人力型,其中科技金融政策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因素。建议科技金融发展效率高的省份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弥补不足的方面,而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应根据地区发展优势因地施策,寻找符合自身科技金融高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整体论改变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路径和特征,一方面能够促进物的科学向人的科学的转型跃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个性化科学的建构和发展.因此,未来科技的人文特征将越来越显著,并将出现人类自觉选择下的限制性发展.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方法是一种成熟的整体论,能够促进未来科技与文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发挥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对智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智库观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形势,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新”“智”的三大特点,并从系统工程、总体设计部、科学传播等角度论述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更好地开展科技战略咨询的3点建议:凸显使命,提升科技战略咨询地位;强化保障,夯实科技战略咨询条件;加强传播,发挥科技战略咨询效能。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化、我国科技实力迅速腾飞的当下,国家科学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形象立体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社交媒体推特平台上有关中国科学相关议题讨论的分析发现,西方公众目前对于中国科学类相关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讨论由少量的主要科学事件主导,明显受到了西方主流新闻媒体与政治话语力量的引导与掌控,且认知偏向于负面。这种负面形象的“他塑”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被卷入政治话语与国际关系话语体系中,表征为对中国负面科技新闻的报道及阴谋论的关注。而正面积极的科学形象则更多表征为“去政治化”语境下,对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与获得国际科学奖项科学家的赞赏,以及对于中国科幻的格外关注。对此,提升中国国际科学形象需要在重视社交媒体平台这一舆论场域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外科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外籍院士制度自1994年正式建立,迄今已走过20余年历程。文章以中科院外籍院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探讨外籍院士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外籍院士的作用,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经济危机逐步消除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强大的科技予以支持,科技政策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在科技政策研究系统中科技政策执行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科技政策执行力决定着科技政策执行过程顺利的进行。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科技政策制定、科技政策执行和科技政策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1956年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规划"由57项任务构成,其中以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为最紧要项目。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这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主导作用的科技体制。在建国伊始特定的国情下,这种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法律构建,不仅是协调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平衡发展的各种制度的呼唤,而且也是与它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的诉求,其走过了一条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渐进之路。中国式“大科学”体制法律构建的确立,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十二五"期间受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支持并已晋升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优秀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十二五"期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并到岗且到岗时年龄不满35岁(含)的海外青年人才,在基金项目支持、主要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以及顶级期刊科研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国内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情况,探讨影响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加强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合著网络特征及大学团队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我国科学学和科技管理领域10本重要期刊1994-2006年间的22 459篇合著论文为载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对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合著网络的整体属性及其特征、大学团队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合作研究的特征、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和重要领军者的地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科学的理性基础。在君主专制的体制和儒道互补的思想背景下发展的中国科学技术,在秦汉时期形成自己的诸学科范式,其后经历了南北朝、北宋和晚明三次高峰期,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开始落伍。北宋以来沿着自己传统的科学近代化趋势,由于"靖康之变"、"甲申鼎革"和"虎门销烟"相继三次挫折而泯灭,最终通过移植西学而融入世界科学体系。在人类文明的广泛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国科学的传播以及它作为中华文明接受外来文明的基础之一而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科技寓科学于技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中国传统科技融入小学教育,一方面能够为教学提供“内源于生活、外寓于游戏”的课程素材,传递跨学科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帮助他们树立现代科学生态观,从而推动小学教育人文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20.
初景利  闫群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58-1365
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文章从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为科技期刊"走出去"提供灵活的出口政策与渠道、加快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大力译介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化办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我国科技期刊运营与管理8个方面,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战略与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