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文对《从表现功能看"了"的隐现动因》中所提及的"为什么"与"了2"以及"刚"与"了2"很难共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分析了存现文中"有"与"了"的共现问题,发现当"有"表达的是静态存在义时,很难与"了"共现;但是表达的是动态出现义时,可以和"了"共现。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中,常遇到恒成立问题.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将恒成立降格为成立,或者衍射为所有数成立,或者忽视恒成立的条件,误用等价转化,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将"恒成立"问题"正本清源",现特将几种常见错误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快速、快捷、快餐、快览、快递、快车、快报……"快"几乎成了现代化的象征,"快"也几乎成了现代生活的流行色.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已经不习惯传统的"慢生活"了.  相似文献   

4.
"一眨眼"是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具有短时义、虚拟夸张义、出乎意料义等语义特征.在时体特征上,"一眨眼"既可以用于现在完成体,也可用于将来完成体;只能跟"了"共现,不能跟"着""过"共现;主要跟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共现."一眨眼"在民国时期词汇化为副词,句法环境的改变、认知隐喻以及语义融合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学会了采用"草根分类法"来甄别纷繁复杂的诸多社会现象,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形象而亲切地把校本层面的课程范畴统誉为"草根课程".  相似文献   

6.
朱元生 《初中生》2007,(14):23-25
在解二次根式问题时,常因概念不清、方法不当、忽视隐含条件而误入"陷阱",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现就几类常见错误,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的主要呼声.从广泛意义上来看,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有其自身的科学性,但就某些对象和范围来说,又应当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文章利用日常的中职英语教学平台,曾对教学对象"主体性"进行探讨,现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意思是才过去了多少时间,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如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清周亮工<书冯幼将画竹卷后>:"曾儿何时,诸君子皆化为异物,而予与幼将亦皆颓然老矣."  相似文献   

9.
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改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生动的情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种置于特定情景中的数学问题,融入了新课标中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这一新颖、新奇的内容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问题解决"时,几乎所向披靡,没有任何的困难,优等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所谓的"平庸"学生也学得有滋有味,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知识的新理念,"问题解决"时那一幕幕师生互动,学生争先恐后踊跃表述的教学场面令我时时回味.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叉荣辱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现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根本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列举问题表现,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即我们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将强化大学生的"荣辱现"教育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6课.在本课教学中共设计了5个教学活动,这5个教学活动共涉及了3个实验,即活动一、活动二和活动三.通过亲自教学实践,我对这3个实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案例]张齐华"认识分数"教学片段   师出示"多美滋"广告:东东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可这时又来了四个人,刚把问题解决了,又来了第九个孩子.(最后将画面定格为四幅图片)   镜头一:四个孩子准备分享一块蛋糕.   ……  相似文献   

14.
黄斌 《许昌学院学报》2001,20(2):113-114
通过"换元"试验"、"一题多解"等方法,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中何时使用加法原理、何时使用乘法原理、怎样进行分类、何时需要分类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和妈妈去乘822路公交车.刚到车站,我看见站牌上写着:开往"晋元路".我大声说道:"妈妈,我们要去普元路吗?" 妈妈听了笑呵呵地对我说:"看清楚了,是晋元路,不是普元路.‘晋'字上面没有两点."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时起,音乐、美术、体育在不少中学被习惯地称之为"小三科".三科之前加上一个"小"字,不仅意味着这三门学科的分量,也注定了这三科老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下午上班,刚走进学校大门,便有两名女生哭哭啼啼地来找我告状.原来是班上的"淘气包"王东、周萌萌和李昕用玩具喷水壶,将几名女生的头发和衣服喷湿了.闻听此言,我顿起雷霆之怒,快步直奔教室,马上没收了三个喷水壶,并将三个"淘气包"押入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懒"妈妈     
妈妈可真懒! 吃饭前,菜刚端上桌,妈妈便喊开了:"彤彤,端饭."饭还没吃两口,妈妈又说:"彤彤,我要喝茶."刚吃过饭,妈妈又唠叨起来:"彤彤,地上脏了,快扫地吧!"她自己却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电视.我小声地埋怨道:"妈妈,你怎么这么懒?"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得意地说:"懒妈妈才能生出勤快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有些量并不是非求不可,我们称之谓"非必求"成分.解题时,若能从整体角度思考绕过"非必求"成分,从而对问题作出整体解答,则可使问题的解题过程简捷明快.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甲、乙、丙3人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难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试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几道题?  相似文献   

20.
高分考生落选,这种现象在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都屡见不鲜。优秀的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某些高分考生志愿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高考航程中危险的"暗礁"。笔者在多年的高考招生录取检查工作中,接触了大量高分考生志愿案例,现结合一些个案解析,提出几点关于高分考生志愿填报技巧的意见,希望能为刚扬起高三征程风帆的2008届考生们早提一个"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