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尽管社会环境比较宽松,但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怕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即谈矛盾,讲缺点,揭露阴暗面的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批评报道的数量比过去多了,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开展批评报道又往往会遇到不少阻力,采访难、发稿难、发稿后告状多的问题还时常困扰着新闻圈内的一些同志。这种情况的存在,除与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报道和一些新闻单位怕“惹麻烦”有关以外,与  相似文献   

4.
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前,一些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同志对新闻舆论和新闻改革发表了不少意见。如: 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对记者说,报纸没有批评不行,领导更需要舆论监督。他说:伸民冤,禁黠民,严法纪,我们共产党人责无旁贷。有那么一种人,他们不怕通报,就怕登报。道理很简单:凡干坏事的,总是偷偷摸摸的,你叫他晒晒太阳,把他的错误端到光天化日之下,让群众来公开评断是非,他就怕了。对批评报道采访难、发表难,见报后“打官司”难的问题,他的看法是:在批评稿件中虽然有个别失实或失  相似文献   

5.
现在,批评揭露性报道在逐渐增加,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日趋正常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闻批评难的问题还远未解决。报社主动组织批评稿件,还是采访难、审稿难、发表难。许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一些群众,对报纸很有节制的批评也难以容忍。他们有的胡搅蛮缠,拒不认错;有的到处游说,托人说情,不让批评稿发表;有的抓住一些枝节问题大做文章,攻击谩骂,甚至诬陷上告。去年佳木斯市和今年武威市的“收报事件”就是佐证。这说明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不是积极支持新闻单位开展批评,而是限制批  相似文献   

6.
新 闻批评难 ,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 ,开展新闻批评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种种理由 ,限制新闻批评的正常开展。有些新闻媒体也视新闻批评为畏途 ,或怕引火烧身 ,或恐官司缠身 ,避之惟恐不及。部分编辑记者也嫌麻烦 ,怕惹事 ,不愿拿起新闻批评的武器。被批评的单位或个人 ,更是使用各种手段 ,利用种种借口 ,阻挠对其进行新闻批评。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就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帮助我们解决这些糊涂认识 ,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新闻批评。用“三个代表”思想认识新闻批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  相似文献   

7.
现在,批评揭露性报道在逐渐增加,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日趋正常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闻批评难的问题还远未解决。报社主动组织批评稿件,还是采访难、审稿难、发表难。许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一些群众,对报纸很有节制的批评也难以容忍。他们有的胡搅蛮缠,拒不认错;有的到处游说,托人说情,不让批评稿发表;有的抓住一些枝节问题大做文章,攻击谩骂,甚至诬陷上告。去年佳木斯市和今年武威  相似文献   

8.
谈到舆论监督 ,不少同志感到难度大。有的说领导不支持 ,无法开展舆论监督 ;有的在批评报道中引发了不少纠纷甚至官司 ,因而怕搞批评报道。我们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和想法。后来 ,我们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注意批评报道的策略和方法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使批评报道较为顺利开展 ,受到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南方日报历来重视批评报道 ,也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有段时间 ,由于对批评报道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不注意讲究批评报道的方法和策略 ,出现批到哪里顶牛到哪里 ,批评报道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有的批评报道 ,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引起了领…  相似文献   

9.
批评报道(或问题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记者手中的“重武器”。但许多记者却因此而招来不少麻烦,令他们十分头疼。尤其是企业报记者,他们把批评报道看作一块热红薯,想吃,但又怕烫手。其顾虑有两点,一是怕得罪被批评单位领导,给以后的采访造成困难;二是怕影响被批评单位的正常工作。这些顾虑是有一定道理的。企业报记者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如果批评了某单位,而这个单位的领导如果不明事  相似文献   

10.
许哲平 《新闻实践》2001,(12):49-50
新闻媒体要正确地行使舆论监督,方法、策略、尺度十分重要。 (一) 有关资料表明,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新闻官司已有2000多起。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编辑顾虑重重。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的压力和阻力,也有新闻界自身的问题,包括方法问题,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舆论监督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不奇怪。从当前来看,批评报道面对的主要有“五难”:采访对象配合难,部门领导支持难,报道的分寸把握难,说情之风抵挡难,批评报道刊出之后难题多。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搞新闻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苦恼:写批评报道难,写好批评报道更难。批评一个单位,往往得罪一个单位;批评一人,往往得罪一个人。许多人在口头上表示“闻过则喜”,而事实上则是“闻过则怒”,“闻过则跳”。 那末,批评报道难是否就不搞或少搞? 我在报社群工部门工作了十多年,所涉大多是批评稿件。我个人认为,批评报道并不可怕,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和改进批评报道,以适应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自己多年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群众对新闻单位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议新闻多,上层活动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少;二是批评报道少,有不少批评不痛不痒,流于形式。舆论监督不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党委和党政领导对舆论监督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没有要求,没有任务。而同时又对新闻单位其他方面管得过死,干预过多或出面直接指挥,使新闻单位不方便行使自主权,按新闻规律办事。二是有些新闻单位片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舆论监督持消极态度,顾虑重重,怕批评报道多了出问题,出偏差,惹麻烦。有些记者愿多写表扬稿,不愿写批评报道。三是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相似文献   

13.
漯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鲁茂升在该市前些时召开的新闻工作会议上,就舆论监督问题作了发言。他说,我们的各项工作需要新闻单位的支持,新旧单位也需要各方面、各部门的支持,尤其在舆论监督这个问题上,更需要得到理解、配合和支持。前边我讲到“批评难”、“舆论监督难”的问题,光靠新闻单位还解决不了,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不少单位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及时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反映问题,对新闻单位的批评迅速纠正等等。但在一些单位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有的单位报喜不报忧,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有的被批评之后,不是认真总结教  相似文献   

14.
采写批评报道难,是记者长期的感触。难在哪里?倒不只是因为批评报道常常会给记者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责难和磨难,而是难在如何使报道起到积极、鼓舞向上的作用;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能接受批评,从而躬身自省,重新奋起,轻装前进;难在怎样使有关领导者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拆壁脚”,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从我国社会目前的状况看,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难”是不容易的,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记者工作本身来说,讲究批评艺术,把握批评分寸,摆正记者在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难易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难不难?难又不难。说它难是因为舆论监督不是表扬、不是歌颂,是批评、是监督。有些同志看到针对自己的批评报道,能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然而却有少数人,看到对自己或单位的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闻过则怒、闻过则跳。比如,河南省泌阳县县委副书记李海洲在全县...  相似文献   

16.
搞批评报道难,搞广播电视批评报道更难。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在我们的话筒前、镜头下现身说话,躬身自省;难在如何现场拍录到被批评者的丑闻丑事,用事实来教育和感动受众;难在如何使有关领导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如何搞好广播电视的批评报道进行了探索,体会到采写批评报道一定要坚持做到: “恨”字切入 “成”字归宿 有的记者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常常出于激愤,因而用字刻薄,图一时之痛快。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采取“恨”字切入,“成”字  相似文献   

17.
某地的一个错误做法被新闻单位曝光后,该地领导竟对新闻单位的报道做出规定:批评副科长以上干部,必须征求领导的意见。此“规定”一出,这个地方的干部要么拒绝采访,要么接受采访也不说话。当地的许多干部和群众说,这种规定,无异于在舆论监督中设置了一个障碍:要想批评副科长以上的干部,首先就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如果不同意,批评报道就会流产。这种做法,新闻记者不满意,群众也不满意。这种做法,实际是限制采访。党和政府对新闻报道有具体的规定,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明确的。新闻舆论要唱响主旋律,要充分发挥党和人民喉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勃勃生机,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社会生活显得多彩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不断发展壮大的事业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有的需要颂扬、提倡,有的需要完善、扶持,有的需要批评、抑制。一般说来,颂扬、提倡,人们乐而为之;完善、扶持,毕竟助人发展,人们也易于接受;而批评报道就难写了。说它难写,难就难在如何使报道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接受批评,从而躬身自省,重新奋起,轻装前进;难在怎样使有关领导者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拆墙脚”,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难”是不容易的,它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记者本身来说,除了明确报道目的,讲究批评艺术,沟通与被批评者的联系外,选好恰当的报道内容也是缓解批评报道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如今,以新闻批评为主的舆论监督比过去活跃多了。但总的来说,舆论监督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够,批评报道仍存在着采访难、刊出播放难、发挥作用难的现象。构成舆论监督难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我们认为是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在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难,驻地记者搞批评报道更难!但批评报道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回忆7年前,我们安阳市记者站有意识地在批评报道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由于路子对头,方法得当,批评报道见报后,不仅社会效果极佳,而且记者也安然无恙.1987年4月间,安阳市公共汽车公司与安阳县交通管理部门,因征收养路费问题发生争执,最后发展到你扣车、我堵车的僵持局面,城乡部分地段的客运交通一度陷入瘫痪.一位副市长出面解决,着重批评了安阳县.接着安阳市地方主要新闻单位按领导意图作了报道.副市长的批评,新闻舆论的“一边倒”,并没有使事态平息,反而使矛盾在某些方面更加激化.一时间,安阳城乡街谈巷议,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