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千世界,有冷就有热,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都是对自然规则的一种破坏,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自然界如此,新闻业亦同此理。不必避讳“热”有一度,新闻界有些同志对宣传报道中的“热”有些避讳,似乎一提到“热”,就和片面性、一哄而上挂上了勾。笔者以为,没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有冷就有热,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都是对自然规则的一种破坏,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自然界如此,新闻业亦同此理。不必避讳“热”一度时间,新闻界对宣传报道中的“热”讳莫如深。有时提到“热”,就和片面性、一哄而上挂上了号。笔者以为,没有必要谈“热”色变,该热的还是要热。追寻社会的热点话题,采写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的天职。这是因为,热点新闻是新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传播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不能把采集事实与发布消息的时差中变动的事实完全表达出来。新闻报道中的这一“时间差”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埋下新闻失实的隐患。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1988年8月19日,我和本台另一位记者一起到如东县磷肥厂采访,22日将题为《不受倒爷高价诱惑,不附合同行串通涨价——如东县磷肥厂抓挖潜兑现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蔡守苏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答案不容置疑:非但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假如作一番冷静的、客观的审视。也许您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尚不成熟的初始阶段,市场运行的法规和秩...  相似文献   
5.
所谓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就是要通过批评,将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团结、鼓舞和激励人民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应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不是“渲泄”,而是解决问题。批评报道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把批评的出发点放在改进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非但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假如作一番冷静的、客观的审视,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尚不成熟的初始阶段,市场运行的法规和秩序还不健全,调节和规范经济关系的社会约束机制还未确立,诸多的新问题,使得新闻媒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舆论监督,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时,有时甚至是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舆论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科学地反映社会舆论,使之平稳协调,保持常态。然而,一些报道的大起大落,忽冷忽热,时左时右,却常常使新闻舆论导向的基调失去平衡,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尽管社会环境比较宽松,但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怕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10.
快迅值班制度,作为新闻改革的产物,已经被现今许多的新闻单位奉行着。一部小小的电话机,将编辑部的“触角”从大本营伸向四面八方,使之成为新闻单位组织指挥新闻报道的“前沿阵地”。但是,不知我们一些报社、电台或电视台的老总们是否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某些人为的因素,快讯值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