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卷第五》中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即书法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合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笔墨感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学习颜体"竖画"为例,通过了解颜真卿的人物品格,去感受颜体竖画的劲挺厚重;再通过笔墨神韵的感悟,去了解颜真卿的人文情怀。由"寄情于书"到"以书写情",让学生逐步把握颜体书法的整体风貌,达成颜体的竖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对书法的看法首先是“人格很重要”,反人格、非人格的书法不可取。这多是因为我一开始练习书法就分善恶美丑。我入门学的是颜真卿书法。颜真卿是唐代浩然正气的大将,打击安史之乱、解救唐朝,与唐代的中兴紧密相关。学颜体使我有一种凛然正气存于胸中。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书法艺中,“颜体”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畅。这种字体是经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长期摸索而创造和形成的。颜真卿少年时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但他勤奋好学,常用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诸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学习。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这位名家能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但是,拜师已好几个月了,老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写的字和历代名家的字迹给他,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摸,并要他多多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求学心切…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辅导》2010,(34):F0002-F0002,F0003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令陕西西安)人。在他年少的时候,家里贫穷,就用笔醮黄泥水在墙上练字,初学习褚遂良的书法.后师从张旭研习书法并得其笔法。庄颜真卿的书法历程中,他不断研究初唐诸家书法.汲取众多名家书法精华,创立了颜体书法。  相似文献   

5.
书法教学不同于书法教育,书法教学是手段和过程。书法教学包括书写和理论两大部分,书法教育则是陶冶性情,培养意志和书德。学书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书德和美好的情操。文学艺术讲风格。“风格就是人”。书法大师说,“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从书法方面来说,“风格”和“为人”是个人艺术修养的体现和书法教育的结果,字的雅俗,往往反映人的雅俗。因此,书法教学要达到书法教育的目标,才是成功的教学。 在书法教学中,不要忘记书法教育人的目标和作用,应该很好地学习书法大师们的高尚修养和深厚的造诣。像颜真卿的字,雄健、宽宏、厚重、端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颜的为人,学习颜体就应该培养这方面的襟怀与情操,还有二王,欧体等,各有其风格和独特的地方,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颜真卿,字清臣(709—785年),自署琅琊郡(今山东省东临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艺术、精通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曾做平原太守,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位书法大家。他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锐意革新,创造了彪炳千古的“颜体”书风。作为书法家,颜真卿为后世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他的书法作品有端庄秀美、一笔不苟的小楷,有笔力万钧、气势磅礴的大楷,有起伏跌宕、笔墨淋…  相似文献   

7.
颜真卿在书法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论述两点:一是对影响和控制书坛四百余年的“二王”书体进行了革新,自创了颜体。关于颜真卿革新成功的原因,必须看到颜氏家族自颜回以来所形成的优秀道德人格在颜体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在书法美学方面,颜真卿重举壮美大旗,其家族的优秀道德人格促进了他对壮美思想的追求,颜真卿成为书品之美与人品之美高度契合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读《颜真卿》,深有感触,不禁对颜真卿这位书法家心生仰慕之情。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的形象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有很多书法家,他们创造的书法字体以他们的姓氏命名。例如欧阳询的书法叫欧体,赵孟(?)的书法叫赵体,颜真卿的书法叫颜体,柳公权的书法叫柳体。而颇有名气的“宋体字”却不是以姓  相似文献   

10.
颜真卿书法的"篆籀气"源自其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基础,其书法的用笔与篆书相通,由此所表现出的圆劲婉通、虚和中含之美与篆籀书体特点相合。颜体书法符合造字规则,尽合字学,能够起到正字正体的规范作用,合乎文字之义理。颜书由技入道,技道两进,堪称"尽善尽美"。这便是朱长文所论颜真卿书"合篆籀之义理"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1.
7月21日 晴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日读《颜真卿》,深有感触,大为仰慕。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便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被颠覆了。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相似文献   

12.
颜真卿,盛唐时期杰出书法家,其书法博大精深,世称“颜体”。本文分析了颜真卿行书书风形成、发展,对其代表作品《祭侄文稿》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杨新锋 《天中学刊》2009,24(4):113-115
<天中山碑>可以填补颜真卿晚期书法的空缺,为研究颜体流变提供依据.从"字如其人"角度来看,<天中山碑>进一步展现了颜真卿旷达的艺术境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今天,站在"中"的角度,发掘此碑深层含义,对丰富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提高驻马店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承中圆 《江苏教育》2022,(61):57-60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教材内容选用的是颜体楷书,《左宽右窄》先通过“颜真卿生平介绍和颜体书风特点”视频导入,引导学生温习颜体的书写特点,营造颜体书写氛围。从具有“左宽右窄”特点的“牛”“工”“于”等字,引导学生领会例字“左宽右窄”的书写要点,并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此类字。教师选取“牛”字,结合《颜勤礼碑》中的“弘”字,组成“弘牛”一词,与学校的核心文化“弘牛”精神相呼应。正所谓“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通过书写小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将软笔书法教育和美德教育相融合,让学生更了解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激励他们勤勉练字、踏实做人,成长为人品和书品兼优的少年。  相似文献   

15.
现当代书法法帖教学困难重重,如何在史料缺乏和历史作假的客观条件下,以颜真卿字的真伪为例,做简单梳理,指出书法法帖的取法问题,便于法帖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我赞成大家练习钢笔字 ,因为写好钢笔字是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练好硬笔书法字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特别是职业学校学生 ,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 ,对毕业后走上各种工作岗位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对书法教学非常重视 ,笔者结合十几年的硬笔书法教学 ,谈几点体会。一、运用多种方法 ,激发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大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笔者曾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首先 ,展示名篇佳作激发兴趣。如古代颜真卿、柳公权、王羲…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习》2006,(7):90-90
这是古代书法界,对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稿》的高度评价。中唐的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有很高的成就,而行书的成就更高。他的楷书,继承中有创新,结构规范,法度谨严,形体外拓,骨力内含,世称“颜体”。  相似文献   

18.
正卢希书友的作品取法颜真卿。不难看出,作者学习颜体时间不算很长,但能抓住颜体方端匀称的主要特点。在用笔方面,作者需要仔细揣摩点画的起承转合,做到准确精到,并且也要注意点画的"弹性"。在结字方面,部分字的中宫太挤,字形也有瘦长之弊端,需要关注颜字中宫的通透开阔。此作落款比较成功,通篇和谐。  相似文献   

19.
择善而从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渊源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乃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  相似文献   

20.
风和日丽的春天,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来到了初一某班的教室。相互问好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开场白:生活中,我们都渴望美、追求美。美无处不在。有自然界的美,有行为习惯的美,有形象美,有精神美等。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隋唐时期的艺术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漂亮的书画作品。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并讲述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的故事。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是我国继王羲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见长,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你们看《玄秘塔碑》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