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2.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3.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又一艺术高峰,作为宋词精髓的意象的复杂和高深,加大了翻译宋词的难度,使宋词的翻译成为译界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视角出发,探讨宋词中意象的翻译,认为意象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有利于译文更好的传递宋词中的语言美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宋词里,体现宋人各种真挚情感的意象中,花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常见的意象之一。欧阳修词中花意象的选取占很大比重,营造出多种情境,表现出作者的多种情感,主要包括男女恋情、伤春惜时和思家忆乡。  相似文献   

5.
在宋词里,体现宋人各种真挚情感的意象中,花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常见的意象之一。欧阳修词中花意象的选取占很大比重,营造出多种情境,表现出作者的多种情感,主要包括男女恋情、伤春惜时和思家忆乡。  相似文献   

6.
在《诗经》时代,桃花就是女性青春、美丽容颜和婚姻幸福的象征;唐代开始,描写桃花的文学作品大量增加;宋代园艺业发达,花卉仍然是文学创作常用的题材。宋代桃花意象作品比唐代增加很多,宋词中桃花意象在常见花卉意象中位居前列。由于诗词体裁的不同以及时代、社会等因素,宋词中桃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具有不同于唐诗的特征。宋词中的桃花意象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桃花和桃花源,象征爱情和超脱的境界。宋词中桃花意象所象征的爱情往往是感伤的。南宋时期,士大夫、文人注重对情感性灵的醒悟和品味,追求隐逸、超脱的境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为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  相似文献   

7.
《全宋词》中有大量雪意象,众多宋词名家都有包含雪意象的佳作。这些雪意象内涵丰富、含义多样,为宋词的灿烂增色不少。促成雪意象在宋词中繁荣的原因既有外在的政治经济因素,更有词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8.
松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曾大量出现,然而,因松多植于山林之地,而宋词却盛行于市井歌坊;松傲岸、坚挺的特征也难以融入早期宋词偏于柔婉的特质,故在宋词中松意象是相对“薄弱”的。稼轩词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变化,它不仅丰富了松意象的涵义,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后的宋词创作,使南宋后期宋词中的松意象开始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9.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独具魅力的一种文体。李清照的词,语言清新,感情真挚,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历来为许多学者所关注。而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翻译、文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此研究将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分析李清照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花"之意象,解读诗人对于"花"的生命感悟,为宋词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宋词的发展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宋词中包涵了很多与音乐相关的意象。红牙板作为古人表演乐舞时伴奏的重要打击乐器,在宋词之中也有所体现。"红牙板"意象在宋词中所呈现的场景对于词人表达个人情感有着独特的作用,宋词婉约风格与"红牙板"意象呈现场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词人表达情感的婉约风格和词作形成的场景之间也有着相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颖 《考试周刊》2012,(52):24-25
"阑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随处可见,词人们通过"阑干"这一意象,构造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意境,引起了读者的欣赏、品味与思考。本文探究了宋词中的"阑干"意象。  相似文献   

13.
宋词“凭栏”意象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词中"凭栏"意象被广泛运用,其内涵有表现闺怨相思、怀人思乡、言志怀古等。其产生原因则是对前代词中该意象的继承以及宋代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巫山云雨"意象在唐诗与宋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相关的词汇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比唐诗有所增多.唐诗中"巫山云雨"含义丰富,用法灵活,不似宋词里全关风月,这是由于世风及诗词的不同地位所决定.唐诗宋词中的"巫山云雨"意象常与相关或相近意象一起组成意象群.  相似文献   

15.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黄春 《文教资料》2005,(26):78-79
文章通过白居易诗词中有关花意象的运用进行剖析,从白居易诗词的"花"中不仅可以解读诗人的思想、心绪、际遇,而且亦可以管窥唐代社会及人情世故等历史层面.白诗词中的花意象灵韵独具,似能解语,无法述说穷尽.  相似文献   

18.
宋词中有很多写到落花的词。落花意象以其“伤春”与“伤逝”的凄美之情触动人心,它们寄寓了词人不同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和追求。男性词人从男性角度看落花、男性词人以女性角度看落花、女性词人从女性角度看落花,使得宋词中落花意象具有不同的情感内涵。此外,宋词中落花意象还影响到当代流行歌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宋词之"言情",所言之情多是个人化的感情,往往以伤花惜春、相思怨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大量的花草意象、幽独的美人意象、执着无悔的情感追求与屈骚"香草美人"的抒情模式和"九死未悔"的情感品质相契合.深入剖析其中的内涵,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词体的文化传承和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20.
袅娜花枝含深意——论宋词中的簪花、戴花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簪花、戴花是宋代的一种宫廷礼仪,又是宋词中常用的意象之一。此意象既包含有丰富的意蕴象征,兼有礼仪、喜庆、怀人、惜时、黍离之悲、傲岸独立人格等不同的人生境界,又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是宋词众多意象中较为特殊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