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湖北省荆门城西的象山东麓,有座古老的学府——龙泉中学,其前身为湖北三大书院之一的龙泉书院,山青水碧,曲径通幽,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荆门的游览胜地。龙泉中学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绿如翡翠、平如明镜的文明湖是它的眼眸。这里,烟柳画桥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泉水声、鸟鸣声  相似文献   

2.
遗憾也美丽     
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之卷荆门市龙泉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前身为龙泉书院,创办于1754年,是湖北省最早的三大书院之一。校内有建于隋代的“洗心堂”,建于清代的“文明楼”;校旁有春秋时期著名道学家老菜子隐居的山庄,有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讲经台,  相似文献   

3.
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前身为龙泉书院,创办于1754年,是湖北最早的三大书院之一。校内有建于隋代的“洗心堂”,建于清代的“文明楼”;校旁有春秋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省荆门市,象山脚下,文明湖畔,有一所湖北省示范高中——龙泉中学。龙中的前身,是清乾隆时期建立的龙泉书院。在这里,历史的痕迹触手可及,除了保存完好的龙泉书院旧址,还有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亲题的碑刻、南宋理学大师陆九渊的讲经台……然而近代以来,先贤远去,辉煌渐逝。踏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今天在这里成立了。感谢各位嘉宾来参加今天的会议。我需要讲一讲,为什么要成立教育家书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我们想为教育家成长提供一些条件,搭建一个平台。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要由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位于荆门市中心城区西郊,始建于 1905年,其前身是1754年荆门州州牧舒成龙创办的龙泉书院, 被誉为荆楚大地上的历史名校。学校校园面积215亩,建筑面积 790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 科技综合楼、教学实验楼、艺术图书楼各1栋,学生公寓4栋,体育  相似文献   

7.
我长大了     
《新作文》2011,(9):4-5
开心讲故事,用心听故事,讲中学,听中乐。今天小雪姐姐就给小星星们讲一个善于小熊和熊爸爸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后期书院讲会的兴盛与阳明心学的兴起密切相关。阳明心学的兴起对明代书院讲会产生了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王阳明不仅自己兴办讲会,还大力倡导讲会,使书院讲会渐成风气。其次阳明去世后,散处各地的王门弟子后学继承阳明之志,在各地邀集同志,创建书院,兴办讲会,使书院讲会兴盛一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第三,王阳明及其弟子后学十分重视书院  相似文献   

9.
岘山之北,汉水之阳,坐落着一所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始建于1897年,历经鸿文书院、鸿文中学、岘北中学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中学历史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他们困惑的是:“中学历史课怎么越来越难教了?”“为什么课越讲越不会讲、越讲越讲不明白了?”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何在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师本身,是教师的文化素养不能适应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急需“充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F0003-F0003
湖北,是全国教育强省,每年高考成绩排名都在全国前列,有一批全国瞩目的知名高中,像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荆州中学、湖北孝感高级中学、湖北襄樊五中、湖北荆门龙泉中学等。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模式,自宋初至清末,存在千年之久。河州地处西北,书院兴起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制度与学术上的建树有限,但其在区域教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清康熙以后,河州兴起的凤林、龙泉、爱莲三大书院,对河州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0,(4):F0003-F0003
湖北是全国教育强省,每年高考成绩排名都在全国前列,有一批全国瞩目的知名高中,像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荆州中学、湖北孝感高级中学、湖北襄樊五中、湖北荆门龙泉中学等。《语文教学与研究》作为211重点高校所主办的杂志,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书院的设置梗概及书院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以便我们批判地继承书院教学中的有益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为今天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卫新  程振理 《江苏教育》2023,(19):44-47+55
古代书院文化中蕴含着明体达用、分斋育人、讲会思辨、学术润人等内涵。江苏省苏州中学将古代书院文化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融合,其路径包括书院体制的创新实践、大学课程的先修贯通、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培养、“地球学习村”的融通建设,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的稳步推进等,尤其在书院文化的传承创新、校园空间的重组建构、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和课程实施的优化整合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与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明辖境在明朝有16所书院,在清朝有29所书院,较之两宋的6所书院数量上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书院总数已从宋代的超过全省的百分之十降至不足全省的百分之十,书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有所下降。这反映了三明辖境在明清两朝是福建省文化较为落后的区域,也是福建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今天,我们仍要结合书院的传统特点挖掘书院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7,(31)
瓷韵绕九州,一剑传千古,龙泉素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的美誉,浙江省龙泉市实验小学正是龙泉的一所窗口学校。学校前身系官立剑川高等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由原金鏊书院改成,历经沧桑,几易  相似文献   

18.
笑掉大牙     
超级模仿家 讲述人:吴世濠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笑话,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讲会既是一种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又是书院固有的学术讨论、会同讲学、学术聚会等会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讲会和书院的关系是并行而又各自独立的。但实际上,由于“讲学”这一共同事业,“会讲”这一共用的讲学形式等原因,书院和讲会两者往往是连体共存,以“立书院,联讲会,相望于远近”为其生存状态。讲会和书院的结合,是王、湛及其后学寻求学术自由的明智选择,也寄托着社团书院的讲学精神,乃至政治意愿,理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区间轮会、州县府省各级联属大会是明代书院讲会最有特色的组织形式,正是在朝、在野王、湛弟子及其后学的讲会讲学,才鼓荡起明代近百年的心学思潮。  相似文献   

20.
叶根海 《教育》2012,(12):60-60
范明礼老师离开龙泉梅岭中学去温州从教已有38年了,但他的心始终与他所教过的梅岭中学的学生紧紧相连。我们74届高中(1班)毕业生每隔5年都要开一次同学会,每次都邀请范老师参加。范老师对梅岭中学情有独钟,因为梅岭中学有他16年洒下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