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古代药很多以数字为头的熟语,比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这些熟语后来还逐渐成为一种常识,我扪也会经常用到或在书中看到。有的我们可能了解,有的我们可能只能会其意。  相似文献   

2.
关于熟语的定义和种类,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熟语是那些由于人们经常地使用(由说到写)而约定俗成的形象化或概括性语言,现代汉语中的谚语、格言、歇后语,属于熟语范畴①。有的认为熟语是一些含义丰富,人人理解的现成话,能够使语简言奇,增加表达的效果,按照各个熟语...  相似文献   

3.
笔者发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的学生不知道报纸杂志中出现的熟语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确理解教师讲课用到的熟语,影响了听课效果。现在语文高考对熟语也有考查,许多学生因为判断和理解不当,不能得分,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判断和应用熟语呢?  相似文献   

4.
<正> 运用熟语可以简练,形象地说明事物,表达思想,使语言用的丰富多彩,生动有力。因此,在交际中人们经常使用它。然而,运用熟语时一定要准确、恰当,不能画蛇添足,牵强附会,使人难以理解。 尤其是有些学生由于对俄语熟语理解的不够全面、准确,则往往在具体运用时出现很多问题和错误,本文仅就俄语熟语的语法特点、修辞色彩以及与汉语成语的对比三个方面,谈谈俄语熟语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熟语的语法特点 从语法特点的角度看,有的熟语保留着单词的变化体系,有的则成了固定不变的形式。前者如:(不怀好意),(结婚五十周年);后者如:(光天化日之下)。这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使固定词组的不可分解性更为加强。 熟语的语法构造不同,有的相当于词组,有的则相当于句子。前者如:(哈哈镜);后者如:(隔墙有耳)等。  相似文献   

5.
熟语承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熟语的翻译历来被看成是翻译的一大难事。在翻译过程中,异化或归化熟语中的文化信息都可能引起争议。通过对《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以平等对话的态度,对熟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描写,并辅以语境的帮助,开展文化间的互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文化的传播,达成异质文化的共生和交融。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常常能读到这样一些词语,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弄堂里扛木头——直来直去”、“吃定心丸”。这些词语,有的幽默俏皮,有的形象生动,有的简洁含蓄,有的通俗有趣,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它们都属于熟语。  相似文献   

7.
刘应秋《一砚斋集》所用典故数量众多,来源广泛。它们有的取材于经、史、子、集,有的直接取材于熟语成语,有的源于诗文名著,形成了独特的典故类群。分析《一砚斋集》典故取材的来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其用典技巧和用典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考查”正确使用熟语”这个考点的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可能是辨析正误,可能是选用熟语。“常见易错”是考查范围,其中,成语是考查重点。本文的分析以成语为主,但一般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熟语。  相似文献   

9.
成语的使用是高考常考的内容。2004年《考试大纲》将成语改为熟语.范围扩大了。出题人会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查.题目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呢?盘点一下2004年高考熟语,或许能够使我们在准备2005年高考时作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人的健康差距往往出现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有的人还健步如飞,而有的人可能已经步履蹒跚,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可能躺在床上甚至可能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一、望文生义 熟语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动物熟语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个部分。从修辞上看,汉语动物熟语常通过隐喻构成,而动物熟语自身也常被作为隐喻使用。从认知上看,汉语动物熟语中"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动物熟语具有修辞性和认知性,既美化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又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小说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太岁头上动土”这句熟语。如《水浒》第二回史进对陈达喝道:“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这句熟语用来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自取祸殃。“太岁”是何物,为什么如此厉害?有下面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产物。汉语和德语中都存在大量与动物有关的熟语。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汉德熟语中的动物形象有着相近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狗、鼠、杜鹃鸟这三种在中德熟语中出现频率都较高的动物的象征意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德国熟语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两个民族之间的熟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由于汉维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熟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以维汉熟语为研究对象,了解汉维熟语之间的差异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浩如烟海的熟语中与"酒"有关的熟语比比皆是,妇孺皆知,形成了一类别具一格的、成系统的"酒"文化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熟语又是语言的精品,通过对"酒"熟语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古今社会政治、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心态和价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又受文化的影响。熟语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对语言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句,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表意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为人们所广泛使用。熟语常具鲜明的形象,浓重的地方色彩,故可以作为语言文化的代表。本文由熟语中分析中英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审美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深我们会对两种文化的民族特征的了解,这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中更准确的把握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8.
为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化与现代化统一的综合创新之路,我们开展了《多媒体熟语识字》课题研究。我们的研究,力图通过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探索一条“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的识字教学之路,使儿童在两年时间内比较轻松地掌握新的小学语文大纲规定的 3000个常用汉字。   一、 多媒体熟语识字研究概述   1.关于多媒体熟语识字   所谓“熟语”,是指六七岁的孩子们在口语交际中熟悉的话,即听了能懂,大部分会说会用的词语和句子…  相似文献   

19.
郭洛 《中国考试》2006,(4):17-19
根据近年完形填空题的特点,要正确解答完形填空题,我们应当遵循下列三项原则: A.上下求索——寻信息有的空格的提示信息可能在前面已经出现;有的空格的提示信息很可能在后文才会出现;有的空格的提示  相似文献   

20.
关中方言民间熟语丰富多彩,所言描摹深刻,趣味浓郁,语句通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间风土人情更是耐人寻味。当下,许多文学及影视作品纷纷选择关中方言民间熟语作为表达方式,并以其本真、鲜活的个性特征和极强的表现力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普遍欢迎.由此也为我们展现出关中方言民间熟语独特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