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标准》研制的背景以及它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李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高中阶段的课程分为8大领域,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历史、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领域包括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个科目。全部课程采用学分计量学习历程与成绩。高中学生必须修得14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其中116分为必修学分,其余为选修学分,每个学分对应18学时的课程。信息技术科目在116个必修学分中占4个学分,学生在信息技术科目必须取得…  相似文献   

2.
汪振岩 《学苑教育》2019,(11):93-93
信息技术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看似没有数学、语文等主科重要,实际上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技术水平。"教以生为本",在信息这一科目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水平和信息意识要求。这不同于传统的信息课堂中的仅仅注重于对技能的培养,而是根据时代变化所产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以使得信息课堂更为优化,效率更高,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水平和信息意识要求着手,根据新课标要求对高中的信息课堂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和改进,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学生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而新兴的教育科目。吉林省自2001年把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纳入高中会考考试科目,这意味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管理者的办学能力、对教育者的信息素养、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将进入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作为独立科目,与通用技术一起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肯定,课程地位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确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深刻领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频繁。为提升国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国家在各个教育阶段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热门科目,教师可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出了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历经多年,现已初见成效。信息技术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无论是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还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标明确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最终目标。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更新思路、转变观念,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始终贯彻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贺斌 《广东教育》2005,(5):22-23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应该上升为高中升学统考科目逐渐成为广大教师争论的焦点之一。这种争论归根结底是源于对信息技术高考观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所谓信息技术高考观是指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试图将信息技术如同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一并纳入普通高中升学统考框架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信息技术高考观的提出昭示了信息技术教育受到空前重视,体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要增强学生信息意识要求,这破除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只关注技能培养的缺陷。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以学生信息意识为起点,加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1.
周新成 《成才之路》2014,(35):11-1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如何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为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涵义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七年多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改革——课程改革。基础教育领域最年轻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汲取了营养,正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变革。即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通过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提出了五点要求: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概括地说,“新课标。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究其实质,“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每个公民必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能力,同时在我国高中新课程试验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要求。是基本上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运用各种技术,到对学生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不少困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市场经济及人们生活中,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网络贸易的跨越时空、跨越国界,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意识势在必行。作为必修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渗透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整个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应该贯穿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信息敏锐性等信息意识教育主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主要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辅助科目的教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化素质发展,信息技术科目就是让学生培养自身技能的一门新兴科目,教师不断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教学进行探索,希望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有更加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为个人发展生涯奠定基础.本文就创客教育理念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指出: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在中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训练运用技能,而如何搞好信息课教学则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以下是我们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