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推行经典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国学经典灿若星河。它们都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是历经了时间空间淘洗的语文教育精品,有很强的陶冶情操、熏陶美感、砥砺思想、提升品格的积极作用,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它浸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统节日经典诗词曲,是这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青少年一代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无比崇拜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若星河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圣哲前贤的大慧大智,哲思睿语,浓缩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先人的精粹思想,熏陶感染了五千年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做人。我们学校推行在电教手段辅助下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包括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43):40-41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我校《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课外阅读过级册》序言中谈到:"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自己的人格。"我们以课标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适当增补经典的古诗词曲、三字经等,共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175首,经典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2012年暑假期间,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为期二十天的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让孩子们不要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等,潜心诵读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8.
【典子的话】《三字经》等文化经典,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它们同无数博物馆里或者还埋在地下的文物一样,作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凭据,价值连城;同时这些文化经典作为精神财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讨论给学生读的文化经典能不能删,我们首先要承认文化典籍的双重价值——一重历史的价值,一重文化教育的价值。作为文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文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我们学习这些作品,熟读成诵,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文化修养。若我们在写作中适时引用它们,就会使文章血肉丰满,涵蕴丰富!  相似文献   

10.
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没有传统的文明不称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称其为文化。因此,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诗经》到《论语》,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内容博大精深,意蕴隽永绵长,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  相似文献   

12.
庄子思想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学者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庄子进行了新的阐释。在热爱自由、入世态度等方面来考察,都可以发现鲁迅对庄子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1,(5):92-10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经五千余年的淘洗沉淀,酝酿琢磨,形成了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经典。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汉语言文化中的“经典”一词是中国文化一特有术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具中国文化特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人们常用英语词classic与汉语词“经典”互译。但汉语言文化中的“经典”和classic毕竟分属两个差异巨大的文化系统,它们的含义会没有区别?二者真能完全对等?故本文的目的便是要借助各种渠道,详细考察二者的内涵与实质,辨析二者的异同,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15.
刘昕 《教学与管理》2011,(11):38-40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本民族文学的阅读与继承,一切文化的继承只有从根部营养方能历数百代乃至千代而不衰。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和教育家大力提倡儿童经典阅读的初衷,也是历史的有力证明。我们看到许多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许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经典阅读,许多家长也十分认可并着力配合,但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是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的许多传播思想尤其是说服思想颇有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说服的作用、影响说服的主要因素等是概括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说服思想的主要内容。探寻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文化的魅力,对正确地理解传播文化的历史继承,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明珍 《教育》2014,(30):3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古典诗文已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小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中山狼故事,以其独有的哲理思想和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因而廓清其来龙去脉,把握其文化属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我国中山狼故事置于世界民间故事的流程中加以研究,在比较中既探讨了该故事的共性,又分析了该故事的民族个性,并得出其文化之源。在大量的文本分析中,着重解剖了中山狼型故事交流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辉煌载体。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经典以她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造就了多少为国为民创下丰功伟业的华夏精英,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永不衰竭。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两个“纳入”意味着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有更多的机会诵读到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人的生理和心理,一生都在发展,但少年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大。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经典的陶冶,得到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滋养,潜移默化,就会产生如孔子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良好效果。这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祖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浓缩在一部部经典著作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我从记事起就开始看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将影响我一生,使我受用不尽。《狼来了》这个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放羊的小孩虽然过着悠闲的生活,但却不甘寂寞,在感到无聊时,多次以“狼来了”的呼叫戏弄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